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分外(fèn) 覆盖(fù) 襁褓(qiáng) 栖息(qī)
B. 田圃(pú) 莽莽(mǎng) 喧嚷(rǎng) 颤抖(chàn)
C. 风骚(sāo) 妖娆(yāo) 昏晕(yūn) 浸水(qīn)
D. 折腰(zhé) 留滞(zhì) 喑哑(yīn) 禁锢(gù)
作文小练笔
春天来了,请你写出你某次春游中所看到的景物,描写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不超过200字。
春天应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古往今来,诗人留下了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
(1)补全下列咏春的诗词名句。
①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滁州西涧》)
②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绝句》)
(2)你所在的班级要以“寻觅春天的踪迹”为题办一期手抄报,请你为这期手抄报设计两个有创意的栏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悟空为救唐僧打杀了妖怪,却被唐僧赶走。悟空去后,一只六耳猕猴变成悟空来害唐僧,悟空知道后,去找假悟空算账。后来,如来识破真相,真悟空打杀了假悟空。
B. 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他的代表作有《春》 。
C. 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垂髫”指童年,“加冠”表示男子年已20岁,“不惑”指男子40岁,“花甲”指人60岁。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吴承恩。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是一点儿一点儿化开的
迟子建
①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
②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冷月和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儿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异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的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
③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枝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④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⑤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儿一点儿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⑥春天在一点儿一点儿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
(摘自《北京日报》 ,有删改)
1.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结构文章的?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第②段对霜花的描写很精彩,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画线句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4.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写杭州西子湖畔的春天是为了与下文的北国之春作对比,以更显北国之春的美好。
B. “化开春天”之说新颖别致而贴切,写事物宛如写人物,拟人的手法使记叙生动形象而富有情趣。
C. 作者描写春天一点儿一点儿地化开,表达对春的盼望,赞美了春天强大而不可抗拒的力量。
D. 春在本文已不只是一个季节,她是芳草、碧树、飞鸟的具体形象,也是一种催人奋起的精神和力量。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选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2.选文中“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三个比喻有什么好处?
3.文中通过侧面描写描绘了春雨润物的意境。请把侧面描写春雨的句子摘抄在下面。
4.你认为选文中描写村落最妙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
5.选文运用的抒情方式是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