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这则课外的文章,完成小题。 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

阅读这则课外的文章,完成小题。

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②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的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色。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③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和()了。桌缝里,有一二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水彩,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

④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百娇千艳,绚丽多姿。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演示着春天的进程。一到春天,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他们吹着柳笛,摇着野花到了学校,便把花插在课桌上。有的孩子,还用细线 把花枝绑在铅笔上。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

⑤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循着纵横的缝隙,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这一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昂。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来。这时候,一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子说:“老师,她也开花了!”我看,可不,她的小辫子上,簪了一枝粉红的野花。学生们又是一阵击掌大笑。

⑥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晴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春天从孩子们的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句子: 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1.文章开头描写户外初春的景色的作用是什么?

2.选出恰当的词填在下列句中括号内【备选词:萌动 涌动 蔓延 洋溢 】 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     )和(     )了。

3.从②③④小节中各找出一句具体描写花草的句子,放在一起反映出春意由淡入浓的变化。

第②小节:                                                        

第③小节:                                                        

第④小节:                                                          

4.概括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教室里插遍鲜花的描述,反映了孩子            ,赞颂了师生之间            ,进而指出了孩子就是最美的春光。

5.第②小节中,男孩“仰脸望着我,笑了”,男孩的笑的原因是什么?

 

1.与后文形成对比,突出了教室里春意盎然。 2.萌动;蔓延 3.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 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 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百娇千艳,绚丽多姿。 4.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谐美好的关系。 5.为老师跟自己一起领略春光而会意的笑。 (意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比手法的类型及其作用。开头描写户外初春的冰凉刺骨景色正好和下文“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教室里因为一株小草而带来的春意盎然的景象。 2.试题分析:答此类题需先将所给词语逐一浏览,就词义与词性做到全面掌握。总之,判断正确答案要从多角度去考虑,把语境、语法、常识、固定搭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是做好选词填空题的最佳方法。选词填空一定要观察语境,然后斟酌词义,选择后再通观一遍。此题从上文来看,应该是感受到春意的“萌动”和“蔓延”。 3.试题分析:考查根据要求提取描写的内容。第②小节有“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第③小节有“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第④小节有“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百娇千艳,绚丽多姿”。答此题要注意三点:一是描写,二是对花草的描写,三是能反映出春意由淡入浓的变化。 4.试题分析:要点概括。“反映了孩子”的什么,这一般要答情感,“赞颂了师生之间”的什么,这一般要答品质。除此之外,要理解好原文内容,注意事件所表现出的重要意义。 5.试题分析:考查情节的含意。男孩“仰脸望着我,笑了”的前文有“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所以,男孩的笑的原因是为老师跟自己一起领略春光而会意的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导读:按要求回答问题。

狗与公鸡结交为朋友,他们一同赶路。到了晚上,公鸡一跃跳到树上,在树枝上栖息,狗就在下面树洞里过夜。黎明到来时,公鸡像往常一样啼叫起来。有只狐狸听见鸡叫。想要吃鸡肉,便跑来站在树下,恭敬地请鸡下来。鸡(        ),继续打鸣。狐狸说:“多么美的嗓音啊!太悦耳动听了,我真想拥抱你。快下来,让我们一起唱支小夜曲吧。”鸡回答说:“请你去叫醒树洞里的那个看门守夜的。只要他一开门,我就可以下来。”狐狸立刻就去叫门。狗突然跳了起来,把他咬住撕碎了。

1.文中的括号里选用的成语是(        )。

A. 不加思索    B. 一本正经    C. 信以为真    D. 无动于衷

2.这故事说明的道理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本文写景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    )

A. 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    C. 事件先后    D. 景物主次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段文字选自《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

B. 作者围绕“妙”字,描述了小雪使矮松越发青黑,给蓝天镶上银边,给山穿上花衣,薄雪还会露出点粉色这四个方面的景色。

C. 文中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中的“白”指积雪,“暗黄”指的是草;而“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自然之景的美丽。

D. 本段文字作者主要描述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几幅图画:

2.有人说,第4段写花,“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此句写本段内容无关?你怎么看,说说理由。

3.用你学过的方法赏析下面的句子。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今年,株洲某网站随机抽取了540名中小学生,进行上网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请你对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写出你得出的结论。

抽样年级

起始触网年龄

平均上网时间/天

无线上网方式所占比例

小学三年级

7岁

20分钟

80.3%

小学六年级

8岁

36分钟

83.5%

初中二年级

10岁

1小时15分钟

78.6%

高中二年级

12岁

1小时48分钟

80.5%

 

 (1)                                     

  (2)                                                    

 

查看答案

(1)《天净沙秋思》中集中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悲哀地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观沧海》一诗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