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武字少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武字少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天汉元年,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常惠等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候王,虞常等谋反匈奴,欲杀卫律。候王尝私见张胜。单于怒,欲杀汉使者,或曰:“宜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持武,驰召医。……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血与旃毛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徒武北海④上无人处,使牧羝⑤,羝乳乃得归。

                      (选自《汉书》)

【注释】汉使:指从前扣押的十多批汉朝使臣。节:古代使臣信物,以竹为杆,上饰牦牛尾。受辞:审讯④北海:今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⑤羝:公羊。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置币单于                 遗:赠送

B. 候王,虞常等谋反匈奴     会:适逢

C. 候王私见张胜             尝:曾经

D. 雪                      雨:雨水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表现了苏武怎样的精神品质?

 

1.D 2.到了匈奴以后,备办礼物赠送给单于。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到汉廷去呢! 3.表现了他不屈节、不辱命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的爱国气节。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汇用法。“天雨雪”中的“雨”是名词用作动词,下雨的意思。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既至、置、遗”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屈、辱、虽、以”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时要注意翻译的方法,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译文的基本方法“增、删、调、换、留”就能正确翻译。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做到文从字顺,个别句子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和分析人物的能力。做这类题型,要求考生必须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原文能够回答的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是用原文回答或用自己的话回答,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来分析归纳。本题“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表现不辱命的气节和爱国精神。 参考译文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都作了皇帝的侍从官。苏武逐渐被提升为汉宫栘园中管马厩的官。当时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人。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廷也扣留了人来抵押。 天汉元年,且鞮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趁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已经到了匈奴那里,备办了一些财物送给单于。单于更加倨傲,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 汉正要打发派送苏武等人以及以前扣留匈奴使者的时候,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浞野侯陷没在匈奴,以及卫律所带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中,暗中共同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正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汉的时候,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往,私下拜访张胜,说:“听说汉天子很怨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赐。”张胜许诺了他,把财物送给了虞常。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认为这是神在帮他,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诗的前两局写出“海棠树”怎样的特点?

2.作者“借花说理”目的是告诫儿辈们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细心阅读语文课本,我们时常被书中的人物感动:邓稼先为祖国事业奉献一生,闻一多沥尽心血,埋头实干,鲁迅先生为了唤醒民众弃医从文……同学友情,亲人关爱,古人情操……温情和力量就在生活的点滴里,引领成长中孤单的心。请以“_______引领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

荣誉、梦想、责任……”等词语。

(2)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名,否则扣分。

(4)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幸会,妈妈

张春

(1)我妈年轻的时候是一名会计,在食品站工作。她的本职业务顶呱呱,现在已经60多岁,对数字依然非常敏感,心算精确到个位数。

(2)我们小时候爱吃手指,把手指甲都啃坏了。她就给我和哥哥在胸前吊了一粒甘草片。因为甘草片比手指头好吃,我们就不吃手指头了。我4岁的时候,看到其他小孩子在高楼外的屋檐上追跑嬉闹,也想跟上去。妈妈没有打我骂我,而是去买了一个大西瓜,带我们站到那个楼顶上,瞅着下面没人,把西瓜扔了下去,然后说:“你们看,摔下去就是这个样子!”

(3)还有一次,在家里看电视剧《哪吒闹海》,看到哪吒自杀的时候,我一边伤心地大哭,一边去上学。走出好远,后边远远传来妈妈的声音,她边喊边跑:“哪吒没有死——被他师父救活了——不要哭了!”她起码追了200米。

(4)我不到8岁的时候,妈妈就和我说,不要让男 人和你太亲密,更不要让男人碰你。洗澡上厕所,就算是爸爸、哥哥也不能看。

(5)我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收到情书,非常忧心,试探地拿给妈妈看。妈妈仔 细地看完,然后笑眯眯地叠起来还给我, 说:“青春真好,还有人给你写这样的信。”我后来听说很多女孩子不再对妈妈说心事,就是从第一封类似的书信开始的,而我却松了一口气,好像今后没有什么事不能和妈妈说的了。

(6)但我们之间也不都是美好时光。青春叛逆期,我也跟她吵过,说:“等我长大了,还了你们的钱,我就再也不欠你们的了!”妈妈沉默良久,叹了口气,说:“我们大人有时也心情不好,你看看《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总是逗阿玛高兴,你就不能也哄哄我吗?”

(7)小时候上学,爸妈很少接送我,下雨也一样。家里的伞都是长柄的大黑伞,我个子矮,不喜欢带大黑伞,所以经常淋雨。过了十几年,我随便抱怨了一下这件事,妈妈后来几次跟我说:“那时候我怎么就那么蠢,不知道给你买一把小伞呢?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你要原谅我们啊。”又一次回家,她给我买了一把最轻便的小花伞。那时我已经30岁了。

(8)后来爸爸病倒了,她去陪护,不眠不休的40天,她竟然还胖了些。她说虽然没有怎么睡觉,但爸爸吃剩的东西,她都搅一搅全部吃掉了。情绪上受不了的时候,自己跑到厕所里哭一场。爸爸还是走了。她规定自己每天只准痛哭 一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要振作起来。她说:“要疯掉还不容易?可我疯了,我那两个孩子怎么办?”

(9)命运是猜不透的。爸爸去世仅一年,我刚上大学,却突然得了一种怪病。等她走进我的宿舍,我已经躺在床上不能动了。是她背着我,一家一家的医院去看。当时在北京看病太难了,每次排队要排四五个小时。我想,妈妈的心该被烧焦了吧?稍有闲暇,她就摸着我因为打了好多针而布满淤青的手,说:“不知道有没有哪个神仙,把你的病摘下来放在我的身上?”

(10)在北京治疗了三个月,医生都说住院没有意义了。但妈妈心不死,她照样背着我,到处寻访偏方和疗法。稍有希望,就专程撵了去。最后,她竟然自己研究医书,自己开药试针。她甚至琢磨出一套按摩手法,能准确地摸索出我任何地方的疼痛,最后对症下药。

(11)半年后,我站起来了,居然回到北京继续上学。

(12)又是几年过去了,我们家一切都好起来了。今年3月,妈妈到厦门来看我,我们去海边散步。妈妈笑着说,她以前不是很会走路,现在腿脚不如以前了,反而领悟到一些道理,变得很会走路了。她说:“要把手甩开,专心致志,不要突然变快,也不要突然变慢。要这样,一脚一脚地走,走多远,也不会累着。”

(13)我看到她平静地望着远方,脚步均匀地走着,全身显出协调而动人的姿态。我突然涌出一股热泪,一句一直想对她说却老是不知怎么说的话喷薄而出:

“幸会,妈妈!”

(原载《青年文摘》,有删节)

1.请简要赏析文章第(10)段画线句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请仔细品读第(12)段中妈妈在海边对“我”说的有关“走路”感悟的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要把手甩开, 专心致志,不要突然变快,也不要突然变慢《幸会,妈妈》阅读附答案阅读答案。要这样,一脚一脚地走,走多远,也不会累着。”

3.文中“妈妈”教女有方,请概括出你最佩服的两点,并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选择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或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全诗。请先写上题目再默写诗句。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两句填写)

(1)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2)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3)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