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宓子贱①治亶父②,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

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

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又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

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宓子敬诺,乃得行其术于亶父。

(《吕氏春秋》)

【注释】 ① 宓子贱:春秋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② 亶父:古地名。 ③ 勉归:回去努力。 ④ 爱:指宠信的人。 ⑤ 言:指报告。

1.下列句中的“之”与“吾欲辱”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恐鲁君听谗人    B. 俱至亶父

C. 而时掣摇臣    D. 而令亶父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什么是“掣肘”?宓子贱在本文中为我们作了十分生动的诠释。

B. 宓子贱“得行其术于亶父”,除了宓子贱提前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外,鲁君的贤明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C. 宓子贱对鲁君进行了婉谏之后,亶父就不再是鲁君的天下了,而成了宓子贱的天下了。

D. 这则故事中的宓子贱机智聪明,既敢于向君王进谏,更巧于进谏。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从旁时摇其肘  掣:_________       ②此臣所以辞而去也    所以:_________

③必有之矣      数:_________       ④得行其术于亶父    乃: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二人,寡人几过!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 2.C 3.拉,拽……的原因数次,屡次才 4.(1)宓子贱去治理亶父,恐怕鲁君听信他人谗言,使得自己不能施行自己的主张(策略、措施等)。(2)如果没有你们两人,我几乎就犯错误了。 【解析】选自:《吕氏春秋》 作者:吕不韦 年代:战国 参考译文:宓子贱去治理亶父。担心鲁君听信他人谗言,从而使自己不能实现自己的主张。将要辞行的时候,向鲁君请求派两个亲信官员,同他一起到亶父去。亶父的官员都来参见。宓子贱让那两个同来的官员书写。他们刚要书写,宓子贱从旁边不时地摇动他们的胳膊肘。官员写得不好,宓子贱又为此大发雷霆。两个官员很为难,便告辞请求回去。宓子贱说:“你们写得很不好,你们赶快回去吧!”两位官员回朝向鲁君报告说:“没法给宓子书文书了。”鲁君说:“为什么?”两位官员回答说:“宓子让我们书写,却又不时地摇动我们的胳膊肘。书写坏了却又对我们很生气。亶父的官员都笑话宓子。这就是我们告辞离开的原因啊!” 鲁君长叹一声,感慨地说:“宓子是用这个方法来对我的不肖进行劝谏啊!我扰乱宓子,使他不能实行自己的主张。这样的事一定有过好几次了。没有你们两个人,我几乎要犯错误了!”于是派遣亲信,到亶父传令,告诉宓子说:“从今以后,亶父不再属于我所有了,而是属于你所有的了。凡是利于亶父的事情,你决定了就办吧!每五年向我汇报一次治理的大要就行了。”宓子恭敬地答应了。这才得以在亶父实行自己的主张。 1.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虚词。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虚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其次再明确每一项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B项。都是代词。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C项理解错误,这只能说明鲁君对宓子贱的信任,决心不再“掣肘”罢了。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所以:……的原因。数:数次,屡次。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术:主张(策略、措施等)。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苏联作家____________,文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英雄,他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保尔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格操守成为了青少年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者在他双目失明、脊柱硬化的极度困难条件下创作完成的,苏联政府为表彰作者的忘我劳动和卓著功绩,授予他“列宁勋章”。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作者塑造了革命和建设中产生出来的青年英雄形象,把同时代人波澜壮阔的斗争生涯和富有激情的建设蓝图描绘了出来。

C. 保尔病愈后回到了基辅,他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在烈士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是全书的中心思想。

D. 烈士墓前松林、医院、广场、墓地,这一系列环境描写营造了肃穆悲壮的气氛,象征着革命者的博大胸怀和永不衰败的革命情操。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相似,其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也,寡人反取焉。”

A. 相似  徒:只    B. 味不同     实:果实

C. 圣人非所与也  熙:同“嬉” ,开玩笑    D. 寡人反取焉   病:生病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实在太疲劳,他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B. 党和政府深入实际考察研究,决定免去农民的诸多苛捐杂税,从而合理地减轻农民的负担。

C. 有多少老人希望在太平中度过风烛残年,而旧社会侵略者的枪炮打碎了他们的希望。

D. 这件蹊跷的事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你不要再故弄玄虚,快把实情告诉我吧。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澎pài_____        ②yùn_____怒       ③祈dǎo 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