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天(节选) 朱自清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天(节选)

朱自清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儿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儿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的微笑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1.文中画线句为什么只写“风声”和“一只两只的鸟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最后一句“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说明人烟稀少,突出外在环境的寂寥,为感受家庭温馨作铺垫。 2.这句话是文眼,承接前文段落,结笔干净、蕴藉,令人回味。 【解析】 1.此题考查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了怎样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什么样情感、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说明人烟稀少,突出外在环境的寂寥,为感受家庭温馨作铺垫。 2.此题考查对文章结尾句子的理解。结尾句子的作用有:1.语义双关,以富有哲理的警句结尾,给人以人生的思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2、回应标题和上文,使文章结构严密; 或者是回答文章开始提到的悬念。3、画龙点睛,深化了文章的中心。结尾的作用多种多样,有单一的,也多种的,需要联系上下文,得出解答。这句话是文眼,将风雪与心对比,突出了这些往事因为有浓浓的亲情,而让我记忆深刻,温暖着我的心。此句承接前文段落,结笔干净、蕴藉,令人回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元曲的前三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元曲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回答问题。

(1)请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4)写出连续两句抒写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前一句是动态描写,后一句是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互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B.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既写景又点明季节,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C.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李白借助想象把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

D.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作者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D.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