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巨伯远看友人疾》 ,回答问题。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贼攻郡。友人语...

阅读《巨伯远看友人疾 ,回答问题。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⑤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⑥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⑦而还,一郡并⑧获全。

[注]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值:适逢,碰上。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败:毁弃。既:已经。汝:你。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并:都,全。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友人巨伯曰                        (2)不忍             

(3)吾今死矣,子可                   (4) 班军而还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3.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

 

1.(1)语:告诉 (2)委:抛弃 (3)去: 离开 (4) 遂:于是,就 2.毁弃了道义来求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所干的吗! 3.本文表现了荀巨伯道义至上,诚信第一的高贵品质 【解析】 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如“语”:告诉;“委”:抛弃。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2.试题分析: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败”“义”“岂”“行”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岂荀巨伯所行邪”反问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试题分析: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事件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通过“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的语言描写,表现了荀巨伯道义至上,诚信第一的高贵品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咏雪》回答问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

(2)撒盐空中差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查看答案

阅读《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杨万里),回答问题。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初夏的时令特点?

2.这首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①本学期向同学们推荐阅读的中国古代小说经典名著《西游记》的作者是     (朝代)的          

②选出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

A. 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B. 美猴王为求长生不死,在海上漂泊八九年后,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得法名孙悟空,学得七十二般变化和十万八千里筋斗云。

C. 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成妖怪。

D. 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星,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选择博爱,          ;选择回忆,          ;选择诚信,          ;选择坚强,          ;选择关爱,我们因几颗心同时跳动而愉悦不已……

①我们品味异样精彩的人生                 ②我们感受苦尽甘来的喜悦

③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                     ④我们畅享生命的真真切切

A. ②①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①③④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B. 在钓鱼岛撞船事件中,被日本非法扣押的詹其雄船长坚称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表现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和爱国情怀。

C. 假期里,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