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赏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1.⑴“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⑵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1.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材料,写一段介绍“瓷器”的说明性文字。

要求:⑴运用下定义、分类别两种说明方法。

⑵不超过100字。

①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创造,其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②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③瓷器以高岭土、长石和石英等为原料,经混合、成形、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

④瓷器坯体洁白、细密,较薄者呈半透明状,音响清彻。

⑤瓷器以青瓷、白瓷和彩瓷为主要品种。

⑥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瓷窑有越窑、邢窑、汝窑、景德镇窑等十一处。

⑦瓷器的制作过程一般有取土、做坯、画坯、上釉、炉烧等十四道工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1)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3)_________________ ,正是河豚欲上时。

(4)_________________ ,单于夜遁逃。

(5)_________________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且壮士不死即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桃花源记》中写出百姓生活和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

一幅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huī映的现代化大扬州宏伟蓝图正次第展开。这是一座有着近2500年历史的古城。就连不可一世的时光,也为其美丽qīng倒,不敢cuī残她的容颜。琼花的丽色、瘦西湖的波光,大明寺的禅音,唐诗宋词的传说,扬州八怪的yì事,甚至盐商大宅的八卦,千年古城的每一个细碎,都存在视线里和记忆深处,为人们津津乐道。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鼎湖山听泉》这篇写景散文,按照旅游者的行踪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作者把水泉当作山的灵魂来写,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不断升华之中,透露出对人生的见解。

B. 《林中小溪》是写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原始森林景色的,他以小溪流淌过不同地势呈现出的种种情貌,以及从中呈现出的勇往直前、冲决一切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人生信念,溪流成为自我人生道路的写照。

C.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陈涉世家》节选的这一部分记叙了大泽乡起义的原因、经过、起义初期的迅猛发展和最终的结果。

D. 《飞红滴翠记黄山》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课文通过时间、空间、逻辑三条线索表现了黄山壮阔的景色,激发读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认识大自然的创造力和人类的审美感知在提升景物品格中的作用,从而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底下”“愿意”“勇敢”“曾经”都是名词。

B. “庄严肃穆”“爱国情怀”都是并列短语,“敬畏自然”“热闹极了”都是动宾短语。

C. “美国摄影师阿尔伯特在肯尼亚拍摄的照片《垃圾堆上的阅读》在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得当代热点类单幅一等奖。”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阿尔伯特拍摄照片获得一等奖”。

D.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这个复句是假设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