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往。未病终。后遂无问者。

A. 规:打算    B. 果:结果

C. 寻: 不久    D. 津:渡口

 

B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B项“果”是实现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庆节期间,农贸市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B. 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放学同行到岔路口,然后分道扬镳

C. “人间四月天,杜鹃满山野”,春夏之交,宜南山区的杜鹃花开得正盛,落英缤纷,红霞耀天。

D. 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游人如织的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拼音写出汉字。                         

①繁yǎn_______     ②lìn_______啬      ③如愿以cháng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①愿将腰下剑,_______________。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

②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     _______《惠崇春江晚景》)

___________,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___________,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_________》)

__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⑦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⑧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   司马迁《陈涉世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过马路时慢一点,可以增加安全系数;旅游时慢一点,可以细细欣赏美景;阅读时慢一点,可以精心聆听圣人贤哲的心声;做决定时慢一点,可以考虑周全,做到尽善尽美;……慢,是一种节奏,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请以“慢一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满架秋风扁豆花

丁立梅

  ①说不清是从哪天起,我回家,都要从一架扁豆花下过。

  ②扁豆栽在一户人家的院墙边。它们缠缠绕绕地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顺了院墙,爬。顺了院墙边的树,爬。顺了树枝,爬。又爬上半空中的电线上去了。电线连着路南和路北的人家,一条人行甬道的上空,就这样被扁豆们,很是诗意地搭了一个绿篷子,上有花朵,一小撮一小撮地开着。

  ③秋渐深,别的花且开且落,扁豆花却且落且开。紫色的小花瓣,像蝶翅。无数的蝶翅,在秋风里舞蹁跹。欢天喜地。

  ④花落,结荚,扁豆成形。四岁的侄儿,说出的话最是生动,他说那是绿月亮。看着,还真像,是一弯一弯镶了紫色边的绿月亮。我走过时,稍稍抬一抬手,就会够着路旁的那些绿月亮。想着若把它切碎了,清炒一下,和着大米饭蒸,清香会浸到每粒大米的骨头里——这是我小时的记忆。乡村人家不把它当稀奇,煮饭时,想起扁豆来,跑出屋子,在屋前的草垛旁,或是院墙边,随便捋上一把,洗净,搁饭锅里蒸着。饭熟,扁豆也熟了。用大碗装了,放点盐,放点味精,再拌点蒜泥,滴两滴香油,那味道,只一个字,香。

  ⑤这里的扁豆,却无人采摘,一任它挂着。扁豆的主人大概是把它当风景看的。于扁豆,是福了,它可以不受打扰地自然生长,花开花落。

  ⑥也终于见到扁豆的主人,一整洁干练的老妇人。下午四点钟左右的光景,太阳跑到楼那边去了,她家小院前,留一片阴。扁豆花却明媚着,天空也明媚着。她坐在院前的扁豆花旁,膝上摊一本书,她用手指点着书,一行一行读,朗朗有声。我看一眼扁豆花,看一眼她,觉得它们是浑然一体的。

  ⑦此后常见到老妇人,都是那个姿势,在扁豆花旁,认真地在读一页书。视力不好了,她读得极慢。人生至此,终于可以停泊在一架扁豆花旁,与时光握手言欢,从容地过了。暗暗想,真人总是不露相的,这老妇人,说不定也是一高人呢。像郑板桥,曾流落到苏北小镇安丰,居住在大悲庵里,春吃瓢儿菜,秋吃扁豆。人见着,不过一乡间普通农人,谁知他满腹诗才?秋风渐凉,他在他居住的厢房门板上,手书浅刻了一副对联“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⑧大自然的美,是永恒的。清学者查学礼也写过扁豆花:“碧水迢迢漾浅沙,几丛修竹野人家。最怜秋满疏篱外,带雨斜开扁豆花。”有人读出凄凉,有人读出寥落,我却读出欢喜。人生秋至,不关紧的,疏篱外,还有扁豆花,在斜风细雨中,满满地开着。生命不息。

1.作者笔下的扁豆花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作者说“秋渐深,别的花且开且落,扁豆花却且落且开”,这其中的“且开且落”与“且落且开”内涵上有什么异同点?

3.第七段中哪一句话与第四段中划线部分内容相对应?简述理由。

对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花,写花下的老妇人,再写郑板桥的对联、查学礼的诗,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