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只要看问题的角度对路,比赛也可以只有赢家:因为即便输了比赛,也可以发现短板,迎头赶上;即便丢了分数,也可以收获友谊;即便逊人一筹,也可以看到长进……
请以“没有输家的比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文中不得透露考生个人信息资料。
父亲的游戏
周海亮
两天前,儿子独自一人来到这个城市。现在,父亲要送他回去。
他们来到火车站,却在候车室的入口停下来。两个人盯着安检仪的小屏幕,那上面不断流动着各种箱包和编织袋的轮廓。
男人说:“看到了吗,把行李放进去,屏幕上就会照出行李里面的东西……你看看,这是一个脸盆……这应该是一床被子……这个——一双皮鞋吧。可是,他为什么可以照出里面的东西呢?”男人低下头。问他七岁的儿子。
“是X光的原因……你昨天跟俺讲过。”儿子说。
男人满足地点头:“是……是X光。只有X光,才可以把东西变透明了,俺们才可以看到它的里面。”
男人穿一件蓝色的工作服,那上面沾着点点泥水的痕迹。男人头发凌乱。目光是城里人所认定的那种卑微。看得出来他在某个建筑队打工。城市里有太多那样的男人,他们从家乡来到城市,散落到各个建筑工地。然后,用超负荷的劳动,来维系一种最低限度的期望。
男人说:“要是人钻进去,内脏就会清楚得很。这东西,就是你娘给你说的医院的X光机。”
儿子使劲点点头,表情很是兴奋。安检员不屑地撇了撇嘴。假如说一开始男人的话还有些靠谱,那么现在,他已经开始胡说八道了。
男人冲儿子笑笑:“你看好了……”
然后他就做出一个让四周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举动。他忽然扑向安检仪,蜷了身子,像一个编织袋般趴伏。安检员大喊一声:“你要干什么?”可是来不及了。传送带把男人送进安检仪,屏幕上出现了男人趴伏的瘦小轮廓。几秒钟后。男人被安检仪吐出。男人爬起来,满面红光。
安检员冲过来,朝男人吼叫:“你发什么疯?”男人尴尬地笑。他说:“俺和儿子做游戏呢。”“做游戏?”安检员怒火冲天:“你们拿安检仪来做游戏?这东西对身体有害你不知道?”
男人慌忙朝他眨眼。安检员正大喊大叫,忽略了男人求救的眼神。男人飞快地拉起他的儿子。男人说,走,俺们去等火车吧!
他们来到候车室,找两个座位坐下。男人问儿子:“你刚才看清楚了吗?”儿子说:“不是很清楚。”
男人说:“没关系。你看个梗概就行了。得了肺病的人,肺那儿会有一个很大的黑影,你看见俺有吗?”男人跟儿子比划着肺的位置。他比划得并不正确。
“是,你那儿没有黑影。”儿子认真地说。
“这就对了。”男人满足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看俺们多聪明,俺们骗那个没穿白大褂的大夫说俺们在做游戏,他竞信了。他竞没收俺们的钱。你看看,俺早说过你也可以当大夫嘛。”
“是啊,是啊。”儿子两眼泛光。
“回去,你娘问你,你陪着你爹去看X光了吗,你怎么说?”男人问。“去看过了。”儿子说。
“去哪个医院看的?”男人追问。
“去火车站医院看的。”儿子回答。“好儿子,”父亲捏了捏儿子的小脸,“俺们拉钩吧!”父亲伸出手,钩住了儿子的小指。他们仔细地钩勾,每一下都很到位。
“告诉你娘,俺的肺病早就好了,别再让她担心。也别再让她把你一个人送过来,陪俺去医院了。”男人站起来。火车马上就要来了。
“好。”儿子使劲地点头:“你的肺上没有黑影,俺和娘都知道你的病早好了。”男人笑了笑。他再一次捏了捏儿子红扑扑的小脸。
男人把儿子送上了火车,往回走。他走得很快,他还得赶回去干活,他还得在这个城市里拼命挣钱。他要把赚来的钱全部带回家,家里需要钱。他不敢去医院检查他的病。哪怕只是挂个门诊,然后照一张X光片。
男人走得很急,他轻轻地咳起来,咳出的痰里,夹着淡淡的血丝。他紧张地回头,却想起儿子已经上了火车。于是男人笑了。刚才他和儿子做的那个游戏,让他满足和幸福。
(选自《天池小小说》2016年第1期)
1.请根据小说的情节,以文中的父亲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
情节 | 主要事件 |
开端 | 告诉七岁的儿子安检仪就是X光机。 |
发展 | (1) |
高潮 | (2) |
2.联系全文内容,评价文中父亲的形象。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假如说一开始男人的话还有些靠谱,那么现在,他已经开始胡说八道了。
(2)他紧张地回头,却想起儿子已经上了火车。
4.文章以“父亲的游戏”为题有哪些好处?作者写作本文有哪些用意?
从一条村河的治理说起
戴星翼
①“人家尽枕河”是江南水乡的特征。昔日,无论是春天轻拂水面的新柳和夏夜孩童戏水的喧闹,还是秋日萧瑟的苇花和冬晨流淌的轻雾,都让人无限怀念。
②众所周知,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村河普遍受到污染,而大城市周边更是如此。近年,上海已将村级河道的治理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政府为之投入很多,但也由此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政府花钱为某村治理河道黑臭问题,疏浚了河道,清理了垃圾,村民为之“拍手称快”。但过了一段时间,水面上又漂浮起垃圾,水质又开始下降。于是,村民再次要求“有关部门管一管”。这样的循环并不少见。
③怎样才能破解这种循环?对此我们首先需要找到污染的源头。寻找这些村落的污染者并不困难,很大程度上就是村民自己。如今,大城市周边农户的主要收入来自出租房屋。不少人种上了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盖上三四层楼房,再分割成数十间租给外来人员。丰厚的收入撩拨着人们的欲望,于是违章搭建如野草般蔓延。笔者曾经看到一户人家,其住宅加上违章搭建房中居然住了300多人。此外,农村乡镇企业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后,厂房和农村工业用地的使用权落到了私人手里。对于大大小小的老板们来说,与其惨淡经营原有的企业,还不如将厂房等出租。于是这些厂房或被分割转包给更小的加工点,或改造后作为居住或办公用房。在此过程中,违章搭建的诱惑是难以抵御的。
④大量低技术小企业和务工人员蚁聚村落,但这还不是终点。住在这里的人是要消费的,于是集市、摊贩、餐饮店乃至网吧会不断涌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带来更多的人。结果,一个户籍人口只有上千人的村,实际居住者也许达到上万人甚至数万人。对于其中不少人来说,这里不是家园,而只是临时的栖身之所。再加上排水设施和垃圾收集清运工作不完善,污水横流和垃圾乱堆就成了必然后果。
⑤村河污染的根源显然是村民,但治理责任却完全由“有关部门”担了下来。我们很难将这种做法称为“治理”。所谓“治理”,最重要的就是明晰相关各方责任和利益的边界,然后在有效的规则体系中,让所有利益相关方合力应对共同的挑战。说得更直白一点,治理就是“谁家的孩子谁抱”。治理环境,政府当然有责任,但作为污染者的村民有没有责任?显然也是有的。那么,“村民家的孩子”该谁来抱?
⑥长期以来,我们已经认识到“无限政府”的危害,但不客气地说,政府的手还是越伸越长。至于百姓,当然会欢迎政府替他们承担原本应该是自己的责任。最终,真正受到损害的是社会整体利益。由此不仅会加重公共财政负担,影响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更重要的是,由于可以不负责任,还会让村民无法养成珍惜公共物品和爱护环境的习惯。
⑦由村河的案例可见,社区环境治理的关键,一方面是政府不要以为自己是千手观音,真的可以甘露普洒,解决世间一切难题,必须明确界定自己的责任边界。另一方面,要确定政府责任边界之外的责任由谁承担。政府可以是帮助者、指导者,但不可以是包揽者。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村规民约纳入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其必要性值得我们深思。
(节选自《科学画报》)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开头从令人怀念的江南水乡的特征谈起,与下文的环境污染形成鲜明的反差,从而引发读者对本文所介绍的话题的深思,突出了文章的内容。
B. 第②段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村河污染的根源在于村民只顾个人利益,缺乏珍惜公共物品和爱护环境的习惯。
C. 文章以典型的案例,很有说服力地阐明了社区环境治理的关键在于既要明确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承担的职责,又要明确政府责任边界之外的责任的承担者。
D. 本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先从循环污染的现象谈起,接着深入分析污染的根源,进而剖析“无限政府”的危害,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下列关于“无限政府”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无限政府”即想方设法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政府,所以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B. “无限政府”承担了很多原本应该由老百姓承担的责任,其实是类似于包揽者。
C. “无限政府”虽然对部分群众有利,但会加重公共财政负担,影响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
D. “无限政府”会让村民由于无需承担责任而无法养成珍惜公共物品和爱护环境的习惯。
3.根据文意,谈谈政府应该怎样治理社区环境遭到居民们反复污染这类问题。
与长子受之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子大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盖汝好学/盖大苏泛赤壁云
B. 千里从师/齐师伐我
C. 即是自不好学/是故谋闭而不兴
D. 然今遣汝者/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汝 若 到 彼 能 奋 然 勇 为 力 改 故 习 一 味 勤 谨 则 吾 犹 可 望
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朱熹让儿子离家千里从师的原因。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
(2)客此(______)
(3)及下船(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痴”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B. 作者除了写雪景,还着力去写堤、亭、舟、人,这样写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而且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生气与魅力。
C. 本文用语简练朴素,主要表达了作者特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浓浓的孤芳自赏厌世之情。
D. 本文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了作者的故园之思。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见了大江的汹涌,没见过大海的浩瀚,真是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山的巍峨,仍然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_,依旧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还是遗憾。出发吧!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有不老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