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顾晓蕊) 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顾晓蕊)

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哄堂大笑。

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

周末,我到他家里走访。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暗。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我问。老人叹气说:“他爹娘走了五年,很少回来。刚开始那会儿,他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了……”

校园里再见到他,他仍旧上课走神,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

几个月后,我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些伤。事情大致是这样:他的父母坐车回家,正赶上下雨,山路湿滑,车翻进了沟里。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包了些药,赶回了家。

我想去他家看看。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的。”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走到院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连滴眼泪都没流……”话未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母亲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竟成了嚎啕大哭。

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所谓的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

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后面好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1.本文的题目是《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结合全文,围绕着“眼泪”,请你概括李想的这一滴眼泪掉下来所经历的变化过程。

父母外出打工,他哭干眼泪——→挨别的孩子打,他昂着头, ___________——→父母打工回家受伤,他像没事人一样, __________——→父母决定不再外出打工,他获得了父母的温暖, __________。

2.如何理解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头疼”?请你概括出老师头疼的原因。

3.按照括号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

(1)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2)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修辞手法的角度)

4.李想以前上课走神,后来为什么会认真听讲了?

5.仔细揣摩第8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第一人称把老师“深深的挫败感”具体地描述出来。

 

1.不让眼泪落下来 不哭 终于掉下眼泪。(意近即可) 2.“头疼”的意思是烦恼、苦恼;因为李想上课不认真听课;和别人打架;性情冷漠,不愿意和老师沟通,所以老师会感到“头疼”。 (意近即可) 3.(1)运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表现了李想冷漠、倔强和对人不信任的心理。(意近即可)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将卸下心理负担的李想的欢快与轻盈描绘了出来。(意近即可) 4.外出打工的父母决定以后留在李想的身边,这让他重拾了久违的爱,又获得了生活的希望。(意近即可) 5.示例:多么冷漠的孩子啊,他究竟在想什么?我真是失致啊!一个如此需要关心的孩子,我竟一直未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对应文章相应段落找出关键句,提取其中的关键词语进行作答。①处,对应文章的第六段,文中提到“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而前文提到“其父母离家五年”,因此此处用原文词语作答应是“忧郁漠然”。②处,对应文章的第十段,文中提到“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而前文提到其父母车祸受伤,因此此处用原文词语作答应是“无动于衷”。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此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回答。根据第三至七短的内容来理解可得出答案:因为李想上课不认真听课;和别人打架;性情冷漠,不愿意和老师沟通,所以老师会感到“头疼”。 3.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词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应结合文章内容,在句子中具体分析表达效果,结合题目要求作答。①运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表现了李想冷漠、倔强和对人不信任的心理。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将卸下心理负担的李想的欢快与轻盈描绘了出来。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对应文章相应段落找出关键句,提取其中的关键词语进行作答。即:外出打工的父母决定以后留在李想的身边,这会让他重拾了久违的爱,又获得了生活的希望。 5.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句子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能力。解答时,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情境,发挥想象组织语言,依据题干要求作答。从画线句前后文可知,李想的父母回家时因车祸受了伤,李想“连滴眼泪都没流”“跟没事人一样”,显得十分冷漠。“我”作为李想的老师,听到村民的议论,为自己作为老师的失职,没有走进李想的内心,使他不再冷漠而愧疚。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结合上述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点睛:解答像第1小题这种梳理文章内容的题型时,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从前向后精读各部分文章,根据故事情节的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原文中有词语(句子)的,可首选原文中的词语(句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爱,其实很简单

①深冬的一天,我乘52路电车回学校。车厢里不算拥挤,有人蜷在座位上,有人低头摆弄着手机。我在车的后门口站着,旁边坐着一个老妇人,花白的头发、粗糙的皮肤、褪了色的军大衣,一看就是乡下来的。她把一个大大的编织袋子放在过道上,脏兮兮的,我皱皱眉头,下意识地把脚挪了挪。

②离学校还有一站,车门打开,一股强劲的冷风灌了进来,让人禁不住打个寒噤。上车的是一个小伙子,他向车厢里张望了一下,里面已经没有空座,便一边抓着扶手,一边慢慢往里移动。

③老妇人突然站了起来,招了招手:“来,小伙子,过来坐。”我不由得一怔,这老太太,竟然要给小伙子让座,真有意思!我往旁边瞄了一眼,发现周围人也纷纷投以异样的眼光,老妇人却似乎并没有注意到。也许她马上就要到站了吧,可我分明在她旁边都站老半天了,要让座也应该先让给我呀!

④小伙子慢慢挪了过来,一边道谢,一边坐下。我这才发现,他的腿脚不太灵便。这老太太,心倒是挺细的,不过这一车的人,怎么就显出她来了,真是的!我不由得撇了撇嘴。

⑤到站了,我匆匆下车。好大的风啊,我把围巾重新裹紧,正待要走,听到身后有人在喊:“姑娘,俺跟你打听一下,到省立医院还有几站?”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刚才的那个老妇人。

⑥“省立医院?”真是莫名其妙。这老太太,没到站就把座让给别人,结果还下错了车,简直是有毛病!看着她冻得哆哆嗦嗦的样子,真是既可怜又可气,“还有两站呢,你怎么现在就下来了?”

⑦老妇人似乎没有在意我冷冰冰的语气,咧嘴笑了:“呵呵,刚才那个小伙子腿脚不好,站在那儿俺心里怪不舒坦的,就给他让了座。”“你这么大岁数,要让座也轮不到你去让啊!再说,就算让座也没必要没到站就下车啊!”我越发怀疑起她的智商。

⑧“姑娘,你不知道,看他走道那么费劲,俺就想起了俺那住院的儿子,都是妈的孩子,看着心疼啊!”老妇人哧溜了一下鼻子,“俺这么一大把年纪给他让座,他在旁边坐着肯定不自在。反正这电车一会儿一趟的,俺就说到站了,就下了车。”

⑨我一下子愣住了,呼啸的寒风吹进我张大的嘴里,我却感觉到心中有一股暖流随风涌动,它冲走了我心底私欲的泥沙,融化了我心上冷漠的寒冰,催开了我心中温情的花朵。一时间,我不知说什么才好。看到她还吃力地拎着那个大编织袋子,我赶忙伸出手来想帮她一把,就在搀扶她的一刹那,突然感觉到,老人的一只袖管竟然是空的!

⑩原来,一份陌生的关爱,可以来得这么简单,简单到仅仅是出自母亲的本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别人的孩子;原来,一份陌生的关爱,可以来得这么高贵,高贵到在施爱的同时仍惺惺相惜地维护他人的尊严。这,才是爱的真谛啊。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第④段写道“我这才发现,他的腿脚不太灵便”,前文有两处动作描写对此做了暗示。请找出相关句子(用原句回答)。

3.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说说老妇人身上最让你感动的一点是什么。

4.选文第⑨段划线句 “它冲走了我心底私欲的泥沙,融化了我心上冷漠的寒冰,催开了我心中温情的花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阅读第⑩段,结合加点词“简单”和“高贵”的含义,说说你对“爱的真谛”的理解。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②之食③。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④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⑤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②止:留 ③食:吃饭  ④明日:第二天 ⑤俟:等待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日中________              (2)相而去__________

其自食其言________        (4)为信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友人惭,下车引

一年计在于春     B.而止食   C.送孟浩然广陵   D.起不食以俟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甲乙两文,分析陈元方与吴起品质上的共同点。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1)树人学校初一年级准备在中秋前夕举行一次“我最满意的作文”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参与者将自己在近期写作中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当众朗读展示。小军同学作文很好,但他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读,请你用简洁语言劝他参加这次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并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7)“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答题卡上横线内)

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mì______的秋雨啊!聆听秋雨,你会产生一mài_______悠远的情思。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yán_________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miǎo_________、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