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各小题。 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舒翼 ①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各小题。

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舒翼

①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②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③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④我对油菜花再熟悉不过了。我的故乡坐落在苏中平原上,属于里下河水乡,水网密集,油菜花随处可见,田间、路边、河坡上……经常能看见这种极其普通的花儿。小时候,每天放学后,爸爸骑着自行车接我回家,路边的一侧是一条小河,河坡上开满了油菜花。爸爸每次骑到这里时,就会停下来,沿着河坡往下走,采上一朵油菜花,然后递给我。回到家中,我们将采来的这朵油菜花插在装了水的瓶子里,屋子立刻就靓丽了不少。记忆里,童年的每个春天,眼前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灿烂盛开,家中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美丽装扮。

⑤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因为在我心中,大概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于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⑥即便你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油菜花,亲身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这些,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⑦这也难怪,油菜花本来就是长在乡间田头的。油菜花说到底并不是观赏性的花,而只是有着很强实用价值的农作物油菜的花。那些大面积种植的油菜,不仅可以用来食用,长出的菜籽更是极好的榨油原料。清代乾隆皇帝就有诗赞油菜花:“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所以,油菜花在本质上便是属于故乡、属于乡土的。

⑧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⑨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里下河水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淳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她)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

⑩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记得某一年去往某地,在一个镇子上采访,不经意间,经过一家屋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油菜花。置身花中,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间只剩一片灿烂的金黄。那一刻,我真的以为,自己是身在故乡。

(2017年04月2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2.结合全文,概括油菜花的特点。

3.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①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置身花中,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间只剩一片灿烂的金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1.引起下文,用“盛大的花事”引出记忆中的油菜花;用花事之盛大,风景之绚丽衬托出油菜花在“我”记忆中的重要地位。 2.①种植广泛;②颜色金黄;③并非观赏性的花,有实用价值;④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 3.将油菜花和那些需要精心栽培、呵护的花对比,表现了油菜花沾满生活的烟火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由日常生活写到生命传承,表现了油菜花与人的生活紧密相关。综合运用对偶、拟人、顶针等修辞手法,(或使用“入”“站”“跪”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与油菜花融为一体的情境,表达了“我”对油菜花无比的热爱之情。 4.故乡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回忆;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解析】 1.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段落在文章开头的作用一般是:统领全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营造氛围;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结合本文的内容来看,第一段在结构上,引起下文,用单位院子里盛开的各种美丽的花,引出记忆中故乡的油菜花;从内容上看,作者开篇写花事之盛大,是为了衬托下文的油菜花,表现它在我记忆中的地位。 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概括。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出文中对油菜花描写的句子,根据句意概括或从中筛选词语作答即可。文中的相关句子有:“油菜花随处可见”“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油菜花说到底并不是观赏性的花,而只是有着很强实用价值的农作物油菜的花”“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等,据此整理出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语法、修辞、情感、背景几方面入手。句①可以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来分析,作者运用对比,突出油菜花沾满生活的烟火气;后三句又形成排比中,来表现油菜花与人的生活紧密相关;句②主要写我当时的心理感受,可结合句子中使用的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分析,或抓住句中的动词来分析,突出我对油菜花无比的热爱之情。 点睛: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结合文中的描写与文章的主旨来分析,可以看出作者一再强调的油菜花是故乡的,喜爱油菜花,实则表现我对故乡,对童年的喜爱与美好回忆;从主旨来看,是因为油菜花与故乡的人很相似,看到油菜花,便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宇航员病了怎么办

①在各种科幻电影中,观众难得看到宇航员生病的场景。假如宇航员真的在太空中出现头疼脑热等不适,离他们最近的急诊室是在十万八千里外的地球上,他们该如何是好呢?

②现在的做法是,宇航员会在飞船里准备一个药箱,里面放上一些常用药物,比如退烧药、消炎药、止晕药等。当感觉身体不适时,宇航员会向地面的医生报告,医生会及时发出指令,告诉他该怎么吃药。

③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一种由纳米碳构成的生物胶囊也许可以帮助他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加紧研发一种生物胶囊,将其植入人体皮下后,它能在宇航员毫无察觉时迅速自动诊断其身体中的异常状况,并进行相应治疗,就好像一个随身相伴的医生。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几年内,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就可以使用到这种生物胶囊。

④生物胶囊的成本并不高,制造工艺也不复杂。只要先将纳米碳放入胶囊模具,再填入人工细胞,最后用纳米碳或是蛋白质胶水将其黏合,一颗生物胶囊就制造成功了。

⑤生物胶囊的研究者洛夫特斯博士表示,在进入太空前,宇航员只要进行一项微创手术,在大腿表皮下植入几颗生物胶囊,宇航员就拥有了对抗绝大部分疾病的能力。这种手术非常简单,只需使用普通的麻药。

⑥太空中有无数能够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最主要的就是高强度的辐射,它会摧毁宇航员的骨髓细胞并破坏其免疫系统。生物胶囊中填充的细胞可以察觉到辐射强度的上升,并自动释放药物,保护人体。胶囊内装有一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不仅可以帮助宇航员抵抗辐射,还可以帮助他们对抗其他常见太空疾病,比如感染、发烧、器官衰竭和失眠等。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有针对性地研发相应的抵抗因子。

⑦生物胶囊中细胞的纳米外壳有一定的空隙,可以允许药物通过,但保证人工细胞一直留在胶囊中。生物胶囊不是一次性用品,胶囊中的细胞可以通过自身新陈代谢维持活力,这些细胞的寿命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因此每个胶囊都可以连续使用数年之久。生物胶囊本身也没有“保质期”,它的纳米碳结构是惰性的,非常稳定且具有弹性,至今没有发现人体中有可以分解该生物胶囊的酶。生物胶囊不会造成人体的排异反应,当宇航员返回地球时,再由医生取出。

(选自《科学大众》)

1.文章从科幻电影谈起,有什么好处

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哪些优势?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试作简单分析。

4.“它的纳米碳结构是惰性的,非常稳定且具有弹性,至今没有发现人体中有可以分解该生物胶囊的酶”,这句中的“至今”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陶渊明 《桃花源记》) 

【乙】游金之明日游焦。焦山去金山下流十五里。是日风大逆,舟人扬帆就风,横折而下,倍直道六七,乃抵山。其半有关侯祠,饭焉。去祠左折,上登佳处亭 ,榴花甚吐,童子折一枝,佐饮。见山下江船乱流,僧曰:“渔鲥鱼者,斤可十八钱,买而及釜,犹鱍鱍生动也。”右折而上,至吸江亭,则亭对金山而高倍,留云山亦大于金。金山峻绝,当津渡要冲者易;焦有田可稻麦,山根多巨奇石,如乱兽卧草中,草树四垂,如衣女萝衣者,固幽僻藏胜。

(选自王叔承 《游金焦两山记》)

【注】①当津渡要冲者易:面对渡口要道却是平坦的。②女萝:地衣类植物。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⑴渔人甚_____             ⑵豁然开朗_____

游金之明日游焦_____         ⑷幽僻藏胜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溪行,忘路之远近      坡植牡丹、芍药

B. 屋舍俨                并怡自乐

C. 焦山金山下流十五里    祠左折

D. 日风大逆              以谓之“文”也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焦有田可稻麦,山根多巨奇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分别流露作者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2.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为提高全校师生食品安全防范与自我保护意识,推动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法制理念,推进食品安全公德建设,弘扬尚德守法的社会风气,增强师生的监督意识,营造浓厚的食品安全校园共治氛围,实验中学城东分校以“四个最严”为着力点,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1)请你为本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加大宣传力度,丰富活动内容,请为本次食品安全宣传设计两个具体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明以初三学习任务紧为理由,不想参加此次活动,作为好朋友,请你去劝劝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水浒》中有许多英雄身怀绝技,善盗的是鼓上蚤_______,善射的是小李广_____,善行的是神行太保_________

(2)A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A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①材料中A处人物是_________。他的性格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意外打死郑屠之后,A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你知道他在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时所发生的精彩故事吗?(写出一件事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