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企业要站在经销商的角度考虑如何打造利益共同体,牟取共赢模式。
B.沙漠科考队发现所带的淡水已剩不多,必须要精打细算才能走出沙漠。
C.在广州,一年两届的“广交会”是家喻户晓的大事,年年客商云集。
D.对如何指挥这项巨大而又复杂的工程,李总工程师早已经胸有成竹。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旁骛 狂澜 轻飞漫舞 顾名思义
B. 挑衅 恣睢 浩瀚无垠 无可置疑
C. 藉贯 愧怍 张皇失措 藏污纳垢
D. 葱茏 霹雳 引颈受戮 既物起兴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酝酿(niànɡ) 干涸(hé) 骸骨(hái) 随声附和(hé)
B.疮疤(chānɡ) 诘责(jié) 胆怯(qiè) 相形见绌(chù)
C.馈赠(kuì) 汲取(xī) 嫉妒(jí) 鳞次栉比(zhì)
D.污秽(huì) 襁褓(qiǎnɡ) 拮据(jū) 浑身解数(xiè)
按要求作文。
提示:当你头顶着炎炎烈日在沙漠中独行的时候,当你伫立在长长的书架前与智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时,当你坐在桌前操纵着电脑在网络世界里遨游的时候,当你在落后的一隅突然发现世界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候……你是否有一种渴的感觉?
请以“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根据以上提示,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班级的名称等信息。
广州市铁一中学2014学年下学期初三语文一模考答案
浮冰上的少年与狗
【丹麦】哈夫·B·卡威
饿到第三天的晚上,诺尼想到了尼玛克。在这座漂浮着的冰山上,除了他们两个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有血有肉的生灵了。
冰块裂开时,诺尼失掉了他的雪橇、食物和皮大衣,甚至失去了他的小刀。冰山上只留下他和他那忠实的雪橇犬——尼玛克。现在,他们两个卧在冰上,睁大眼睛注视着对方——双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诺尼对尼玛克的爱是真真实实的——就像这又饿又冷的夜晚和他伤腿上的阵痛一样真实。但是,村里的人在食物短缺的时候,不就毫不迟疑地杀犬充饥吗?
“尼玛克饿久了也要寻觅食物的。我们当中的一个很快就要被另一个吃掉。”诺尼想。空手他可杀不死尼玛克,这畜生身强体壮,现在又比他有劲,所以,他需要武器。
诺尼脱去手套,解下了伤腿的绷带。在几个星期以前,他摔伤了腿,用两块小铁片和绷带捆扎固定。他跪在冰上磨着铁片,尽量不去想磨铁片干什么。铁片的边缘磨薄了,天亮时分,小刀磨好了。诺尼从冰块中拔出小刀,用拇指轻轻试着刀锋。太阳光照在小刀上,折射到他眼里,使他一时看不见东西。
诺尼硬起心肠来。“来,尼玛克。”他轻声叫犬。尼玛克迟疑地看着他。“过来。”诺尼叫道。尼玛克走上前来。诺尼从那畜生盯着自己的眼神里看到了恐惧,从它的喘气声中和缩头缩脑的样子感觉到了饥饿和痛苦。他的心在流泪,他痛恨自己,又竭力压制这种感情。尼玛克越走越近,它已经意识到了诺尼的意图。诺尼感到喉咙梗塞,他看到犬的眼里充满了痛苦。好!这下是动手的时候了!
一声痛苦的抽咽使诺尼跪立着的身体一阵震颤。他诅咒小刀,紧闭两眼,摇摇晃晃地把刀子扔得老远。然后,他张开空空的双手,蹒跚着扑向尼玛克,他倒下去了。
犬围着诺尼的身体打转,嗥叫着。这下诺尼感到极度的恐惧。他已经扔掉了小刀,解除了武装。他太虚弱了,再也不能爬过去取刀子。现在只有听任尼玛克的摆布了,而且尼玛克也非常饥饿。犬围着他转,然后从后面扑了上来。诺尼可以听到这畜生喉咙里的吞咽声。诺尼闭上眼睛,祈祷犬的攻击快一些结束。然而,他感觉到犬滚烫的舌头直舐他的脸。
诺尼睁开眼睛。他张开手,抱住尼玛克的头。头靠着头,他轻轻地哭了……
一小时后,一架直升机出现在北边天空。飞机上一个海岸巡逻队的小伙子俯视着下面,他看到了漂移着的冰山,发现冰山上有什么东西在闪光。这是太阳光折射在什么东西上面,而且一闪一闪的在动。他让飞行员降低飞机,看到冰峰的阴影下,有一个黑而不动的像人一样的黑影。怎么,还有两个黑影?他把飞机降落在一块较平的冰面上,然后上了冰山,黑影是两个——一个小男孩和一条爱斯基摩雪橇犬。小男孩已经昏了过去,但还活着。那条犬无力地哀叫着,已经衰弱得一动也不能动了。
吸引了飞机上巡逻队员注意力的闪光物质是一把粗糙的小刀,刀尖向下插在不远的冰面上,在风中摇曳着。
1.结合小说的基本模式,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2.文中频繁地更换“畜生”“犬”“尼玛克”,分别体现了主人公诺尼怎样的情感?
3.作者这样安排小说的结尾有何妙处?
4.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5.相信大家平时读到过不少结局安排巧妙的小说,谈谈令你印象深刻的一篇,不少于60字。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清明节可以成为“我们的节日”
周龙
清明临近,合肥市文明办提出将在全市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此消息一出,有市民认为,不该把本属于逝者的清明节称作“我们的节日”,有网友则调侃该标语“穿越阴阳两界”,确实有些雷人。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避谈生死,连孔圣人在被问及生死问题时,都以“未知生,焉知死”给搪塞了过去。在很多普通百姓心目中,清明节就是扫墓、上坟,文雅一点顶多也是祭祀先祖、缅怀先烈。有公众质疑“我们的节日”,似乎在情理之中。
但从清明节的起源来看,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首先是农耕的一个时间节点,“清明前后,点瓜种豆”与“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这样的农谚都反映了清明节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只是随着历史的演进,寒食、祭祖、踏青等文化元素不断融入,清明节也由起初单纯的农业节气,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可以说,清明节并非天然就是祭祀,只不过人们后来约定俗成地选择了在清明节祭祀。
清明节本来是轻松的,南宋诗人吴惟信曾在《苏堤清明即事》一诗中写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清明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经过了漫长的严寒之后,人们终于可以在春光之中外出踏青,感受生命的美好。因此,我国自古便有清明节踏青和开展多种体育活动的习俗,登山、拔河、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成为清明节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通过种种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人们也表达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或许是因为享受了明媚春光的美好之后,人们觉得有必要与逝者“分享”,奉行“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人选择在这天祭祖,赋予了清明节一些怀念的内涵。既赞颂生命、追求生活,又追寻先人、寄托哀思;既有欢乐赏春的气氛,又传达慎终追远的感伤;既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活景象,又处处体现着生离死别的悲痛……清明节成了这样一个百感交集的日子。
其实,作为华夏文明特有的文化符号,清明节实现了哀与乐并存、敬与畏同在,这些看似难以融合的矛盾体,恰恰是我们民族的性格和特点所在:在享受美好生活之时,因想到逝者,而不至于轻浮放浪;在追思故人的时候,因看到生活之清丽美好,又不至于过度沉重。
因此,对于清明节这样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积淀的节日,不用再赋予它更多新的文化内涵,我们需要做的是打破传统文化中杂糅交融的旧习惯,剥离和分清清明节的各个内涵。如果“梨花风起”吸引人们热爱生命的行动,就会打消很多人对“我们的节日”的质疑,也能让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并在更广的范围内发扬光大。
(选自2013年4月3日《光明日报》)
1.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
A. 合肥市的网民认为应该把本属于逝者的清明节称作“我们的节日”。
B. 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这说明中国文化中有重视生死的传统。
C. 清明节其实并非天然就是祭祀,起初它只是单纯的农业节气而已。
D. 清明节能吸引人们参加热爱生命的行动,已很好地融入了现代生活。
2.下列的说法,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有公众质疑清明节为“我们的节日”的说法,在情理之中。
B. 清明节中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表达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C. 清明节这天进行祭祖活动,有追寻先人、寄托哀思的感伤。
D. 清明节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积淀,值得再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3.阅读下面的句子,概括出“合肥市文明办”与“某些市民、网友”的观点和理由。
清明临近,合肥市文明办提出将在全市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此消息一出,有市民认为把本属于逝者的清明节称作“我们的节日”,有网友则调侃该标语“穿越阴阳两界”,确实有些雷人。
4.清明节有哪些主要的文化内涵?且有哪些与之相关的主要活动?请分点陈述。
5.作者认为“清明节实现了哀与乐并存、敬与畏同在,这些看似难以融合的矛盾体,恰恰是我们民族的性格和特点所在” 。我们还有许多传统节日也能如此体现的“民族的性格和特点”?请从下列四个的传统节日中选择一个作简要分析。
A.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B.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C.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D.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