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甲)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甲)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甲、乙两首作品都描写了秋季景物,请仔细阅读并填写下表。

 

  最能体现秋季特点的景物

     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

            ①

白描

秋日  一鹤排云

             ②

 

 

(2)甲、乙两首作品所表现的人物心境是不同的,请分别予以概括。

 

第(1)题: ①“ 枯藤、西风”,(任意写到其中一个词得1分), ②“对比”(或烘托、或反衬)1分。 第(2)题:甲词:浓重乡愁(或思乡、念亲、哀愁、痛苦、哀伤,悲伤);乙诗:乐观豁达(或积极乐观、豪迈乐观、积极向上、奋发向上)。 【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提取诗歌中的意象及表现手法。《天净沙 秋思》最能体现秋季特点的景物是“枯藤、西风”。《秋词》所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或烘托。(2)考查诗歌的首先感情。这需要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特点来推断答案。“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抒发的是浓重的乡愁。而“秋日”“一鹤排云”等意象抒发的是乐观豁达的胸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处处志之                     寻向所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B. 寻向所志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予作文以记之

C. 停数日,辞                  委而去之

D. 豁然开朗                      则,北通巫峡

2.把“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翻译成现代汉语。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渔人进出桃花源是文章的线索,按时间的先后的顺序,一线贯穿,平铺直叙。

B. 渔人从山上的小口进入桃花源以后,发现那里桃林美艳,土地平整,房屋整齐。

C. 渔人后来“寻向所志”、“不复得路”使人觉得桃花源真真假假,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D. “皆叹惋”这一细节描写,写出了桃源人感觉到自己和平安宁的生活被外人破坏了的情态。

 

查看答案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⑴ 固怪之矣(《陈涉世家》)

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⑶ 未复有能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⑷ 在宋城上而待楚矣 (《公输》)

⑸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也(《虽有嘉肴》)

 

查看答案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 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③ 令初下,___________________,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⑤ 吊影分为千里雁,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望月有感》)

⑥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____________________!(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作为中学生,要珍惜学习时间,切不可蹉跎岁月,不然,就会如汉乐府民歌《长歌行》中所言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代朱熹在《观书有感》中用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人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因此,珍惜时间,多读点书,总是有益的。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 大雪三日,湖中人声俱绝。

B.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C. 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知困,然后能自反也。

D. 碧苔池上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E.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F. 鱼,亦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菏泽曹县交警协勤张某刑事自诉曹县农民李某犯诽谤罪一案,日前在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李某因网络发帖诽谤张某被以诽谤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2014年3月28日,李某驾驶摩托车回家途中,遇到曹县交警大队民警和协勤人员流动查车执法,在执法过程中,李某右髋臼骨折,致8级伤残。自4月起,李某不断在网上发帖控诉曹县交警大队人员“暴力执法”。其所发布的网帖累计被浏览6万余次,转载300多次。

2014年4月12日,曹县交警大队在网上发布了事发时的现场执法视频,证明李某没有被抓摔、殴打。

2015年1月13日,李某网帖所述的“暴力执法者”协勤张某,以个人身份向曹县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状告李某和帮助李某在网上发帖的赵某犯诽谤罪。7月10日,山东菏泽曹县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李某诽谤罪名成立,张某无罪。

(节选自网络新闻报道,有删减)

⑴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内容,不超过20字。

⑵依据以上内容,请拟写一条奉劝人们注意网络言论的宣传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