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冬霜暖阳 ①上午,我坐在客厅的日影里,剥平包菜,...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冬霜暖阳

    ①上午,我坐在客厅的日影里,剥平包菜,一片一片撕碎,放到洗菜盆里……做这些零碎琐屑的事,一屋子都是安宁……因为专心,无杂念,情绪也随之平和。宛如一些美好的时光,因为短暂,让人贪恋。把平包菜撕完,日影移走——大概因小区前面起了三四十层的高楼,冬天的日光贵重,但凡投罩下来,必然暖融融的,所以美好。

    ②儿时,我们村里老人集体坐在背风的草堆旁,无别事,也就为晒晒太阳,老蓝布对襟褂子,黑裤黑鞋,双手笼在袖子里,缩脖,垂头,发丝不乱,一齐在阳光里打盹,他们脸上的皱纹深如沟壑。不知他们在日光下想些什么,但,那一刻是安宁的。

③一年里也没有多少次机会,可以望见蓝天了。

④近来冷空气过境,把天洗了一遍,天蓝得有一份失而复得的贵重。常年的失眠纠缠,让人感叹青春岁月一去不还。医生建议,唯锻炼,方能缓解一二。于是,清早买菜,特意拐弯去屋后的荒坡走了走。

    ⑤荒坡上的枯草仍有霜迹,寒光凛凛,踩上去格外清脆。水渠里倒伏的莽草身上,霜意犹深,迎着光,直刺人眼。这些自然界中的东西,比如雾呀,霜呀,总是招人喜爱。

    ⑥小时候特别喜欢下雾天,白茫茫,一个人走在上学路上,前后均不见人,到了学校,头发能拎出水。我妈妈每次去一个叫作“横埠河”的集镇买柴,总是有雾的天气。站在村口,我望着她去时的方向,渐渐地,渐渐地,茫茫白雾里,一个妇女挑柴的身影终于显现出来,她把一担柴来回换着肩,一点一点地出现在圩埂上……我总是幻想,她或许会带一根油条回来,或许别的好吃的呢,总会有的吧。我站在原地,仿佛胜券在握。

    ⑦只是,每次都落空。也不介意,至少望着她一点点自白雾里现身——那么漫长的等待过程,我起码是快乐的,充满着企盼和渴念的。

⑧后来,长大了,才明白过来——人最幸福的,是期盼的过程,得到与失去,并无两样。有时,更甚至,失去未必比得到更沮丧。失去,可以让灵魂痛苦;得到时的狂喜,永远那么浅薄轻飘,不值一提。生命只有 在一次次失去时的煎熬里,才会慢慢强大无摧。

⑨失败也是升华,如浊浪淘沙,日日年年,总有一天成就你珍珠或者金子,只要自己不先撒手放弃。

    ⑩所以,一直喜欢雾天,天地同白,湿了山川草木,以及行走其中的人。如今,雾已难见,雾霾常有。幸而还有霜,让我魂牵梦绕。

    (11)相比雾来说,霜更美,满身寒气,萧杀而来,又呼啸而去。小时候村庄里每一户人家的鱼鳞瓦,都是霜的同谋。童年,每到严冬,屋头上皑皑一片浅白,不是雪,是霜。泡桐树被冻僵了,生在原地一动不动。在日光下,唯有霜是跳跃的,麻雀一样忽东忽西。最疼爱的事情是,不小心掉在地上的稻草,被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裹起来,呵护备至——你说霜为何这么疼惜掉在地上的一根稻草呢?夜里,一根稻草独自躺在地上,孤单无依,没有谁肯给它暖意,唯有霜是宽厚仁慈的——还是我来裹它取暖吧。

    (12)天地之中,真是有情有义。霜不仅裹落单的稻草,还裹稻草垛、棉花垛……霜想把天地里一切孤单的东西都暖起来。

    (13)脚下的荒草,在霜的包裹中依然清脆,迎着光,熠熠生辉。我内心的狂热,竟也在日光里一点点激发出来,然后点燃。或许命运不尽完美,但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暖、有期盼……这一生,何曾白活。(作者:钱红莉。文章有删改)

1.通读全文思考:文章描写了儿时的三个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老蓝布对襟褂子,黑裤黑鞋,双手笼在袖子里,缩脖,垂头,发丝不乱,一齐在阳光里打盹,他们脸上的皱纹深如沟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分析第④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近来冷空气过境,把天洗了一遍,天蓝得有一份失而复得的贵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人最幸福的,是期盼的过程,得到与失去,并无两样”的理解。

4.文章第(11)(12)段在写作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提示:可以从修辞手法或写法的角度作答)

 

1.村里老人集体晒太阳 作者在雾中期盼母亲归来霜包裹稻草,给天地带来温暖对人生满怀期盼,饱含爱心与温情 2.(1)外貌描写。通过对老人们外貌的描写,展现了冬天暖阳给人们带来的安宁与惬意,为文章后面的抒情做铺垫。(2)“贵重”说明看见蓝天的机会不多,照应了第③段,也表现了作者见到蓝天那份惊喜和珍惜的心情。 3.人生最幸福的是期盼的过程,最终的结果一一得与失是次要的,有时甚至失去的痛苦对人生更有帮助,更有意义。 4.示例:这两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霜给稻草、稻草垛、棉花垛及天地万物带来的温暖,展现了霜宽厚仁慈,充满爱心与温暖的特性,为下文的抒情铺下情感基调。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从前向后精读各部分文章,根据故事情节的发概括出切题的答案。文章主要描写了儿时的三个场景,分别与暖阳、雾、霜对应,而且有特别明显的提示。如第一个场景,其提示词为“儿时”,主要描写了村中老人集体晒太阳的情景;第二个场景,提示词为“小时候特别喜欢下雾天”,下面的内容主要描写了作者在雾中等待母亲从集市归来的场景;第三个场景,其提示词为“小时候”,主要描写了小时候霜满大地,将天地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场景。从这些场景中作者提取的人生启示是一一温暖、期盼和爱。 点睛: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将词语整理组合也可。 2.第①小题,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通过分析可知这句话介绍了村中老人的穿着、外形外貌,属于典型的外貌描写。通过这些外貌描写,表现了阳光给人们带来的温暖与安适。第②小题,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把握。“贵重”意思为“珍贵、重要”,用在此处体现了人们因为见到蓝天的机会少,偶尔见到蓝天倍感珍贵。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结合文章的上下文和主旨来回答。结合全文可知,作者在雾中期盼母亲带回好吃的东西这一体验使作者认识到等待的过程最幸福,得与失的结果和期盼的过程相比,显得不那么重要。 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可以从文章结构、语言等方面出发。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提示进行分析可知,这两段内容将霜人格化了,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使要表现事物的特点更鲜明,使文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完成下列小题。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 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自古纨绔无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 “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用“‖”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什么道理?

5.第⑧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请举一个事例加以论证(文中的事例除外)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一】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二】项羽本纪(节选)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杈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注】①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内。②籍:项籍,字羽。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或以为死,或以为 ______ 力拔山兮气__________  已失期  _______

虞兮虞兮奈________      众数十万人,亦足_________令吴广__________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______从这段故事而来,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4.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项 王 泣 数 行 下 左 右 皆 泣 莫 能 仰 视

5.结合选文,分别对陈涉和项王两个人物进行评价。

 

查看答案

阅读《水浒传》选段,结合相关情节填空。

众泼皮道:“这几日见师父演力,不曾见师父家生器械,怎得师父教我们看一看也好。”A道:“说的是。”自去房内取出浑铁禅杖,头尾长五尺,重六十二斤。众人看了,尽皆吃惊,都道:“两臂膊没水牛大小气力,怎使得动!”A接过来,飕飕的使动,浑身上卞,没半点儿参差。众人看了,一齐喝采。

选段中A是________(人名),起绰号是“___________”。 数日前A因为___________(情节名称) 令众泼皮一起拜倒在地。选段中“墙外一个官人”是________(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我扑向七月的清晨,深深地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瞬_____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了一幅巨大的画卷,失去了中心和方向。我的眼前,一片xiāng______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xián______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的蓬勃,而那湖水的蓝 ,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蓝的深沉。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的深湛_____,也蓝得温柔tián______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yī_____,像是尚未凝_____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 _____子。 ……  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垂向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褐色的山峦。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①瞬间(_____)   ②深湛(_____)   ③凝固(_____)   ④眸子(______)

(2)给文中拼音写出汉字。

①xiāng(______)着   ②xián(________)接   ③tián(_____)雅   ④涟yī(______)

(3)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段话,要求与前文内容一致。

在公路两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凌驾   风骚    睿智   脑羞成怒    B. 扶掖   佝偻   凭吊   言行相故

C. 损落   禁锢    亵渎   重倒覆辙    D. 灰烬   庸碌   旁骛   恪尽职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