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下列小题。 1.结合小说《水浒》的情节和以上图文,为第⑹幅...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下列小题。

1.结合小说《水浒》的情节和以上图文,为第⑹幅画的横线处补写一段文字。

2.在小说《水浒》里,鲁达起初是一名普通军官,后来成为一名“臂负千金扛鼎力”的禅林壮士。他自评“平生不修善果”,而梁山首领宋江却评价他“忠心不害良善”,你认为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请举出“拳打镇关西”之外的一个故事简要陈述。

 

1.鲁提辖担心店小二会去找人拦截金老儿父女,就拿了凳子坐在客店门口,两个时辰后,估计金老儿父女走远 2.示例:从大闹野猪林的故事来看,鲁达是个俠肝义胆(嫉恶如仇)的人。 【解析】试题分析:(1)符合情境和人物的身份即可。(2)鲁提辖听了金翠父女的遭遇,非常生气。第二天把金翠父女送走,然后就去找镇关西算账。一开始鲁提辖叫镇关西反复做臊子,被激怒的郑屠,持刀过来,鲁提辖就朝郑屠小腹一脚,郑屠倒在地上。鲁提辖冲过去往一拳比一拳厉害,先是打在眼睛,又一拳打在鼻子上,郑屠哭着求饶,鲁提辖又一拳过去打在太阳穴上。郑屠躺在地上,鲁提辖看了郑屠死了,就借郑屠假死的理由,然后就逃之夭夭。(3)鲁达的性格特点有: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慷慨大方、重义疏财、率直粗矿、勇而有谋、胆大心细等。其故事还有: 大闹五台山;制服众泼皮;倒拔垂杨柳野猪林救林冲;落草二龙山等。结合故事分析即可。 点睛:文学名著阅读,除了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和基本内容,还要注意细节内容。做到平时多积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从故事情节、相关人物,从思想、语言、写法以及读后启迪等方面去阅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夏翁,江阴巨族。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及归,阅债籍,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求死。翁为之折券

    长洲尤翁开钱典。岁底,闻外哄声,出视,则邻人也。司典者前诉曰:“某将衣质钱,今空手来取,反出詈语,有是理乎!”其人悍然不逊,翁徐谕之曰:“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此小事,何以争为?”命检原质,得衣帷四五事,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又指道袍曰:“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其人得二件,默然而去。是夜竟死于他家,涉讼经年。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或问尤翁:“何以预知而忍乏?”翁曰:“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人服其识。

    (冯梦龙《智囊·知微》)

【注】①折券:撕毁债券,不再索取,即免债的意思。②钱典:当铺。③詈(lì)语:骂人的话。④事:量词。件,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行过市桥(乘船)    B. 因好语之(打发)

C. 某将衣钱(抵押)    D. 出詈语(返回)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

译文:_________

②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

译文:_________

3.夏翁、尤翁各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定林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注释】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

1.《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蜿蜒曲折、________的特点;

2.诗中“闲”字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查看答案

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有一盏明灯。这盏明灯,或许是知识;这盏明灯,或许是亲情;这盏明灯,或许是美德……你心中的这盏明灯是什么呢?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感悟,以“心底有一盏明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谈读书

    ①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②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③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甲)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么?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罢!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乙)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喜欢打,你到老都喜欢打。(丙)似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1.这篇文章围绕“读书”首先论述了_____(用原文回答);接着论述了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2.第②段举富兰克林和孙中山的例子作用是什么?

3.“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这句话放在第③段甲、乙、丙的哪一处最恰当?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若都答,只按前两句给分)(2分)

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 · 雪》)

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2)默写刘方平的《月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