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龙泉北...

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龙泉北校开展“书信与阅读” 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诚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 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截至目前为止,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当中,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这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上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

(1)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

(2)根据【材料三】,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书信里灌注着作者的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 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或24至29岁占多数,30岁以上的占少数。) 封存着时代的场景, 传承这遥远的文化。 示例:读书给我成长的力量。《童年》中外祖母讲给阿廖沙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故事。让我同阿廖沙一样,获得了以宽大的胸怀,坚强应对生活磨难的力量。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是图文试题。观察图中各组数字,结合题目具体要求,可知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能力.结合例句可知,补写既要照顾具体语境,如:历史节点,鲜活场景,同时还要注意句式上,动词加定语加中心语的形式; 如:封存着时代的场景,传承这遥远的文化.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试题分析:考查学生把表格转换成文字的能力.此题解答,可结合自己熟悉的一个名著来解答,注意体现出自己的收获,以体现“力量”.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像花生一样活着

耿艳菊

乡下老家种植着大面积的花生,父亲则是种植花生的大户。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父亲笑眯眯地点起一支烟,说:花生啊,好活……”声音拉得倍儿长,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

好活?!还真是如此。似乎从有记忆开始,秋田里就是一望无际的花生。这一种就是几十年,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印象里,每年在麦子将要熟的时候,父亲就开始种花生了。一个三角撑子,一把铲子,就是全部工具。不几天,小种子已在土里发了芽。等到麦子收割完,青青的小苗已摇曳满地了。看着它们,我们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宝贝得不得了。父亲开着农用车一趟一趟拉麦子麦秆,车轮碾在花生苗上,花生苗扁下去,流出了青色的汁液。我们心疼得直哭,父亲却哈哈大笑,说:没事的,它们结实着呢!

果然,一段时间后,再见到它们,都好好的,青色的叶间还缀满了小黄花。父亲告诉我们,别小瞧这不起眼的小花,一朵花就是一颗白白胖胖的花生。他又给我们讲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特性。我们听得有趣,情不自禁地数起了那些小小的花,一朵,两朵,三朵……心里溢满了欢喜

花生的生命力之强简直让你不敢相信。有一年,麦收过后,邻家图省事,就把田里的麦茬点燃了。谁知火势借着风力殃及到我家的地,一地青青,几个小时后,变成了一片黑乎乎的天地。【A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第二天,父亲就去街上重新买了花生种子。没想到,夜里一场雨后,黑乎乎的田里又冒出了绿绿的嫩芽。

花生特别易于管理。一遍除草剂,就任其自由生长了。长长的夏天,容易干旱,花生可不怕。【B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秋天收获的时候,又会碰上连绵的风雨天,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果实长在下,雨水反而滋润了它。

犹记得刚毕业那会儿,我没有经验,只在一个小公司里做着一份打杂的工作,时常心灰意懒。秋忙时节,正赶上放假,我便回去帮父亲收花生。父亲见我闷闷不乐,问缘由,我一股脑儿道出了心中的烦恼和困惑。父亲听了,一边拔花生,一边和我聊起了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许地山的《落花生》。他借用许父的话,说:花生不像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生发羡慕之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下,等到成熟,人们才把它挖出来。你看,花生就是这样低调,把自己置于泥土中,一点一点壮大自己,结出珍贵果实。

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拔出一株花生,抖抖土。白花花的花生,太阳下,晃人的眼,那一刻,我心里豁然开朗。

花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呢?像贫苦人家的孩子,容易养,给口吃的,便虎蹿着往上长。它不挑三拣四,安于自己的环境,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本本分分,安安然然。不管生活赐予的是灿烂阳光,还是一地风雨,它都顽强地活出自己的样子。风光是你们的,热闹是你们的,它只把自己藏在朴实的泥土下,悄悄地成长。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7期,有删改)

1.将表格填写完整。

段落
 

主要事件
 

③④
 

a
 


 

花生被大火烧过,夜里一场雨后又冒出绿绿的嫩芽。
 

⑦⑧
 

b
 

 

2.段中,我们心里溢满了欢喜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语境,任选一句赏析。

A.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B.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请从动词选用的角度赏析。)

我选(   )

4.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根据选文内容分析。(两点即可)

5.联系实际,谈谈你从结尾划      句子中得到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相关问题。

折 杨 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

西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2.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按要求默写古诗词中的句子。

更深夜静,刘方平在《月夜》中仰望天宇,感受到春气萌发,蛰虫涌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挑灯看剑,梦回军营,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似乎又身处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般紧张而又激烈的战斗场面之中。碧苔青青,晏殊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在《破阵子》中不吝美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展示春天的生机勃勃。春光如此美好,女词人李清照心中却有无法排遣的重重愁绪,借《武陵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诉愁肠。田垄之上,白居易《观刈麦》为劳动人民艰苦的生活而深感惭愧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处边塞,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辗转难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①,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贤俊于岩穴③。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④;盈握之璧⑤,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⑥?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辟命:征兆、任命。②仄陋:指地位底下的人。③岩穴:指隐士。④孟津之河:黄河。⑤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⑥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往,乃见(平凡的)    B. 亡国之(多余)

C. 大义于天下(讲信用)    D. 先主遂亮(拜访)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每自比管仲           采贤俊岩穴

B. 先主器                君吴、楚

C. 智术浅短             有何异才应斯举

D. 将军岂愿见之          得无诸君是其苗裔

3.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在诸葛亮出场之前,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门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人物形

象。

B.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用了对比的写法,就像《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是一个判断句。

D. “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4.翻译下列句子。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可燃冰

①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似冰状结晶物质,结构上它是甲烷为主的有机分子被包在水分子组成的“笼子”里。由于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其学名是天然气水合物。

②它之所以被称作“可燃冰”,一方面是因为既含水又呈固体,看来像冰,另一方面,甲烷与水分子结合很弱,外界稍加扰动就可以让其分离出来,很容易点燃。

③它燃烧值很高,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产生的能量明显高于煤炭、石油,燃烧污染却又比煤、石油小,更加清洁环保。

④它储量巨大,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底、陆地冻土层和极地之下。有专家估计,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因此,可燃冰是一种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未来能源,是世界瞩目的战略资源,对我国能源安全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⑤可燃冰虽然储量大、分布广,但形成年代要比石油、天然气晚的多。覆盖它的海底地层普遍是砂质,现有的海底钻井设备开采它就好比在“豆腐上打铁”、用“金刚钻绣花”,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量砂石涌进管道,造成开采失败。

⑥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实现了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删去后对句意影响不大的一项是(    )

A. 它储量巨大,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底、陆地冻土层和极地之下。

B. 有专家估计,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

C. 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量砂石涌进管道,造成开采失败。

D. 可燃冰虽然储量大、分布广,但形成年代要比石油、天然气晚的多。

2.文中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列数字、分类别    B. 作比较、打比方

C. 作比较、下定义    D. 列数字、作比较

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可燃冰的学名是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气再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似冰状结晶物质。

B. 可燃冰既含水又呈固体,甲烷与水分子结合很弱,外界稍加扰动就可以让其分离出来,很容易点燃。

C. 覆盖可燃冰的海底地层普遍是砂质,利用现有的海底钻井设备开采它就好比用“豆腐”打“铁”、用“金刚钻”绣“花”。

D. 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实现了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4.对课文内容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燃冰外貌极似冰块,内含甲烷。

B. 可燃冰是一种新型环保能源。

C. 可燃冰是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

D. 可燃冰是点火即可燃烧的类似冰状结晶物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