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乡野高人 ①我行走在山野,迷路了。 ②问道于田间一位老汉。此刻江南的天空烟雨迷蒙...

乡野高人

①我行走在山野,迷路了。

②问道于田间一位老汉。此刻江南的天空烟雨迷蒙,他穿蓑戴笠,躬身插秧。当他直起腰时,愣愣地,看了我半天。突然说,要不,去我家坐坐?对于他的邀约,我感到好奇,也特别愿意。

③他的村庄,坐落在河边,一条浅浅的河,盈满清亮的溪水,河床散落大小参差的麻石,一座古朴的石桥高高架起,沟通两岸。农妇捣衣声从桥下传出,在空寂的山野发出响亮的回声。

④跟随老汉来到他家。他站在客厅靠墙的一只方桌前仰望正面的墙壁。墙上,相框里两位老人面容慈善,挂着永恒的微笑,看堂屋里的人走来走去——想必是老汉的父母了。老汉坐着,一直盯着相框看。我一时无言,沉默。突然,他指着相框,说:“你瞧,这像是我画的。”

⑤我愣在那里,半天不知道如何反应。突兀的一句话,仿佛是对我心理的突袭,我的确猝不及防,因为那画画得太好了。他背对着我,似乎心中有所料定,笑了,然后急促地去了房间,拿出一叠纸,冲着我,拍一拍,真的是我画的,这些都是我画的!

这回我相信了,但还是惊愕未消。老汉异常兴奋,此刻话语已如小河流水,绵绵不断。

⑦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几乎人迹罕至,与世隔绝。山里的人,不知山外有城。见过世面的,只有几个村干部。那时的老汉尚年轻,心里却一直埋着一桩心事。看着日渐衰老的爹娘,想给他们留个影,做身后的纪念。打听好了去城里的车与路,下了排除万难的决心。这时爹娘却先后病倒在床,难以长途跋涉了。

⑧某天,老汉扛着锄头上山挖树桩,遇见了一位写生的画家。一枝铅笔,一袋烟的功夫,就将眼前的东西搬到了纸上。老汉觉得太神奇了,讷讷地向他请教,画家说这可不是一日之功啊,但还是教了他一些基本的训练方法。于是,回家练。开始,握惯了锄头的手握着铅笔,戳出满纸筛眼一样的小窟窿。老汉不放弃,见纸就画。

⑨终于,有一天,他看见鸟在纸上飞,小鸡小鸭在纸上奔跑戏水,门前的河和屋后的山都在纸上安妥了。他开始画父母。刚画,不是画丢耳朵,就是画斜了眼睛。

⑩爹娘忘了疼,咧嘴微笑,让他照着画。而他满脑子,除了庄稼,就是画。梦里,一只手还在空中握笔飞舞。

几年后,他把画好的像给爹娘看,爹娘边照镜子,边看画像,大笑,笑得嘴就一直没有合上。

说到此,眼前的老汉,神情由亢奋而黯然:像画好没多长时日,爹娘就相继走了。我这一辈子最不孬的地方,就是把爹娘的样子留下来了,一模一样,没有走模子。

看着一张张画,家禽、飞鸟、村庄、树木、河流、山川写意纸上,虽不求章法,但传神、生动,我一直处在惊愕中。当我称他为“高人”时,老汉同样惊愕,他在误解中澄清:村里人都说我个子矮。

回去的路上,我被绿色包围,四周的田畴是绿的,空气也是绿的,人似乎在一杯绿茶中沉浮。

世事也怪,我接触到的有些人,大半辈子都在揪着自己的头发往上拔,刻意想成为高人,终究还是庸人。有些人,只是想达成生活中的某种朴素愿望,一不小心,却成了高人。

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析第⑥段画线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这回我相信了,但还是惊愕未消。

3.联系上下文赏析第段。

回去的路上,我被绿色包围,四周的田畴是绿的,空气也是绿的,人似乎在一杯绿茶中沉浮。

4.阅读全文,概括老汉的性格特征。

5.老汉的朴素愿望是什么?你有什么愿望?为了实现愿望你打算怎么做?

 

1.例:我问道途中发现了一个农民绘画高人。 2.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推动情节的发展;在内容上,表现“我”对画是老汉所画的并不完全相信的心理。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将无形化为有形,写出了绿的浓厚,表现了“我”内心的恬淡与舒适。 4.孝顺、热情、执着、谦虚、敦厚。 5.愿望:给日渐衰老的父母留个影,做身后的纪念。 示例:只想过恬静平淡的生活。只希望每天都生活得开心快乐,没有烦恼,没有忧伤。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我会将心态放平,不跟人计较,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坦然面对,相信风雨之后便是彩虹。 【解析】 1.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通读全文,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开端、过程、结局),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个方面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据此可以概括为:我问道途中发现了一个农民绘画高人。 2.本文考查对记叙文中具体句子含义和作用的理解把握能力。解答时,首先应该了解全文的意思,然后具体联系划线句子的上下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在内容上,“相信”证明画确实是老汉画的,“惊愕未消”表明“我”内心对于老汉的画技感到惊讶,突出了老汉画技之高超。在结构上,一方面承接上文,表现出作者由不相信到相信的过程;另一方面,作者的惊讶包含着对于老汉的画技为什么高超的好奇和疑惑,为下文的解释做铺垫。 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鉴赏能力。解答时,结合句子中的关键字词和上下文从表达效果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归纳即可。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代表着纯洁和清新。本段作者说“我被绿色包围,四周的田畴是绿的,空气也是绿的,人似乎在一杯绿茶中沉浮”,一方面是指山野间植被茂密,因而四处都是绿色,“绿”指的是外部的自然环境的颜色。另一方面,“绿”代表着清新自然,象征着老汉朴实干净的品质,暗指老汉的单纯朴素就如同绿色一般打动了作者。 4.本题考查对文中主人公性格特征的分析能力。解答时,首先通读全文,找出和主人公有关的情节,然后具体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文中第②段,作者问路于老汉,老汉请作者到他家里坐坐。表明了老汉十分淳朴,善良,好客,热心帮助别人;文中第⑦⑧⑨段说老汉学习画画,为父母画像,说明了老汉孝顺父母,同时也说明了老汉坚持不懈的优良品格,有着对生活朴素的愿望。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拓展能力。解答时,从文中具体的事情分析得出老汉的愿望.然后结合自己的愿望,谈谈自己的打算。对于主观题,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

贺铭华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从来纨绔少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 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想人的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

(选自《时文选粹》第九辑)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文章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第⑧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请你举一个事例加以论证。(不能以文中出现的人物举例)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加点字注解

今亡亦死       亡:_____                 楚人怜之    怜:______

百姓多闻其贤   贤:_____                 宜多应者   应: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王侯将相宁有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藉第令毋斩,而戊死者固十六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起义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起义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陈胜吴广商定的起义策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么评价陈胜这个人?结合课文说说。(至少答3个方面)

 

查看答案

诗词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

2.细读全词,请品析下阕中画线的句子。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科学进步离不开科学精神。阅读下面材料,你认为最重要的科学精神是什么?

材料一: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伽利略说:“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试验中得来。”

材料二:爱迪生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炭丝灯泡,可以一次燃烧45个钟头。后来他在这基础上不断改良制造的方法,终于推出可以点燃1200小时的竹丝灯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句子仿写。

请你仿写下面《雨之歌》中对“雨”的描写,以“风”或“雾”为对象,用第一人称写一组句子。写句子之前请先写出描写对象。

例句:雨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花朵。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