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刘禹锡《陋室铭》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阅读刘禹锡《陋室铭》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惟吾德馨

  

②往来无白丁

  

③可以调素琴

  

④无案牍之劳形

  

 

(2)翻译下面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1)①高尚;②没有学问的人;③不加装饰;④公文. (2)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3)D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①只因为我的品德高尚。馨:高尚。②跟我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白丁:没有学问的人。③可以用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素:不加装饰。④没有官府的公文使人劳累。案牍:公文。 点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要注意“上”是词类活用;“入”指映入。故翻译为: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3)本题是对选文内容和写法手法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做出选择。A:正确。B:正确。C:正确。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陋室的人品德高尚,不正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初中三年,光阴荏苒。忆同学少年,良多趣味。我们曾谈曹操青梅煮酒,纵论天下英雄;我们曾诵李白举头望明月,细诉思乡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B. 网络热词在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执己见,争论激烈,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 小商店百货齐全,琳琅满目,真可谓汗牛充栋啊。

D.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查看答案

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在做每道题时,都是经过认真思考、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将“认真思考”与“深思熟虑”调换)

B. 我看谁也不可否认这出戏没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应去掉“没”字.)

C. 省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号召 IT 企业多开展走进校园、服务教育.(修改:在句末加“的活动”.)

D.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采取”改为“进行”)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句子中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1)女佣略一 chóu chú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

(2)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 rén shēng dǐng fèi。

(3)过不一会,暴风雨旧 xiē sī dǐ lǐ地开始了。

(4)我母亲对我的 jié jū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查看答案

古诗默写。

(1)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____。(白居易《观刈麦》)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出师表》中说尽诸葛亮一生,与先帝患难与共,及效忠决心的两句千古名言:____

(4)请把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下阕补写完整。

________,长烟落日孤城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