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隐形杀手——甲醛 ①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广泛存在于生活之中,...

隐形杀手——甲醛

①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广泛存在于生活之中,尤其是室内装修材料中的甲醛,危害极大。人们往往谈“醛”色变,这是为什么呢?

②装修污染问题,早在20年前就已经出现,虽然近年来公众的防治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材料污染仍然存在,且范围极广,污染无法得到根本性解决。家庭中最常见的甲醛污染源,就是板材,尤其是人造板所含的脲醛胶。市场上几乎90%的复合地板、密度板等建材,都使用了脲醛胶。人们在装修房屋时,都无法避免。

③如果空间相对密闭,甲醛的挥发时间会非常漫长。早在十几年前,有关专家就研究指出,人造板等装修材料中含有的甲醛,释放时间在3—15年左右,那是一个何等漫长的挥发时间啊。

④甲醛浓度过高,会引起人体不适。当空气中甲醛浓度超过___1___毫克/立方米时,人会感到眼睛受刺激、咽喉疼痛;如果在甲醛浓度超过___2___PPM的空气中停留几分钟,人会泪流不止。如果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甚至致癌,可见甲醛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是极大的。1995年,甲醛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而到了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在公告中明确将甲醛上升为一级致癌物。

⑤面对人们身边的隐形杀手——甲醛,国家应该制定新标准,把含有脲醛胶的建材,从百姓家中清除出去,用无甲醛添加的新材料替代,最终才能从源头上消除其危害。

1.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这是一篇____________说明文,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选文,依据示意图,在横线处填写相关内容。

①:简介甲醛危害大。

②:污染范围广

结构   ②—④:谈“醛”色变的原因

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作诠释、列图表)有何作用?

 

1.事理逻辑顺序 2.挥发时间长对健康危害大消除甲醛危害的办法 3.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作用:生动具体地阐明了“甲醛浓度过高,会引起人体不适”这一特性。 【解析】 1.本题考查说明文的种类和说明顺序。说明文从说明内容上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因物因.学生很容易区分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难度不大。文章从甲醛危害大,污染范围广,挥发时间长,对健康危害大等方面解释了人们谈“醛”色变的原因,从现象到本质,所以本文是事理说明文;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2.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需要在文章各个部分寻找关键的词语,提取关键的信息来组织表达。文章说明了甲醛的特点,指出其危害大,污染范围广,挥发时间长,对健康危害大,最后提出了消除甲醛危害的办法。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要熟悉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甲醛浓度大小对人的危害不同的比较是作比较与举例子;“0.6毫克/平方米”是列数字。作用:生动具体地阐明了“甲醛浓度过高,会引起人体不适”这一特性。 点睛: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 有条理性。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④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⑥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①此物何足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刘桢)

③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梁甫行》曹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野望》王绩)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崔颢)

⑥王维的《使至塞上》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特点,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曹操)

⑧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峡》郦道元)

 

查看答案

古诗阅读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中的“   ”字和“   ”字生动有趣地写出了早春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2.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记承天诗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无与为乐者_______   (2)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

2.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起行       则何时而乐耶

B. 念无与为乐     莲,花之君子

C. 至承天诗寻张怀民  与外人间隔

D. 相与步中庭     皆以美徐公

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中“起”“至”“寻”“步”等词,精约简洁,把作者夜游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

B. 文章虽写“夜游”,却紧扣“闲”字着笔,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C. “闲人”即指具有闲情工雅致的人,又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之情。

D.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写出了院中积水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月下美景。

5.结合文意,请简要分析作者夜游的“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12课五首古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情景交融,极具有感染力。

B. 《黄鹤楼》一诗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虚实结合尽抒胸意。

C. 《使至塞上》一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并融写景、叙事、议论于一体。

D. 《钱塘湖春行》以诗人的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西湖的明媚春光。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 ④①③②⑤    B. ④③①②⑤    C. ④①②⑤③    D. ④②⑤③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