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①,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②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③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④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⑤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②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③豪右:豪强。④覆按:复审案件。⑤丰裁:风纪。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师         (         )    ②与语之(            )  

    ③灌军门谒见 (         )    ④命筑城泰州 (             )

(2)选出与“创户帖以便稽民”一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固以怪之矣                  B扶苏以数谏故   

    C醒能述以文者                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用“/”划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灌 率 武 勇 结 屯 林 中

3.翻译下列句子。(4分,每题2分)

(1)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陈灌是个怎样的人。

 

1..(1)①邀请 ②以……为奇,对……感到惊奇 ③到,到……去 ④ 不久 (2)D 2.灌 /率 武 勇 / 结 屯 林 中 3.(1)陈灌率领勇武之士屯驻于林中,盗贼不敢侵犯,他们这一乡得以保全。 (2)略 4.从他在世将乱前在住处周期种了大量的树,保全一乡人可以看出他智慧过人,有先见之明;从他建学校邀请老师教育学生看出他重视教育;从他访问疾苦、禁止豪强兼并可见他体恤民情等。 【解析】 1.试题分析:(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如“奇”:以……为奇,对……感到惊奇。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2)D项“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中的“以”与题干句的“以”都是表目的的连词“来”。A“已经”;B“因为”;C“用”。 2.试题分析: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灌/率武勇/结屯林中。 3.试题分析:翻译时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结”“屯”“芳”等词语的翻译,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一乡赖以全”省略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4.试题分析: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从他建学校邀请老师教育学生的情节,可看出他重视教育的态度。 译文:陈灌,字子将,庐陵人。元末,世道不宁,灌在他房屋周围兴办林场,人们不理解他的这一举动。十年后,盗贼蜂起,灌率勇武之士屯驻于林中,盗不敢侵犯,他们这一乡得以安全无事。太祖攻占武昌,灌到营前拜见太祖,谈话间,太祖看出此人不凡,提拔为湖广行省员外郎,后升为大都督府经历,随大将军徐达北征。不久,奉命筑泰州城,完工后升为宁国知府。当时,明朝初建,由于长期战乱,《诗》、《书》长久废置不读,灌在宁国建立学校,聘请老师,选优秀子弟入学读书。他访问民间疾苦,禁止豪强兼并农民土地,创立“户帖”,以便查核居民。太祖将“户帖”形成制度,在全国施行。灌还组织百姓采石筑堤,做闸门,以便水流排灌,保护沿江农田,百姓因此得以正常耕种。有数十人因盗麦船罪而判死刑。灌进行复查,断定“麦船是漂流来的,百姓争着拿走了船上的麦,并没有预谋抢劫”。于是只法办了为首一人,其余免死。灌的裁决严厉而公正,处治宽厚。洪武四年(1371),陈灌被召入京,在京病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观祈雨

(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注】①李约:字存博,汧公李勉之子,自称萧斋。官至兵部员外郎。其诗语言朴实,感情沉郁。②箫管:古代祈雨时的表演。

(1)运用想象,描绘前两句画面。

(2)本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根据所学“气象物候”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知识积累】

写出两个关于气象物候的成语

班  级

三1班

三2班

三3班

三4班

三5班

三6班

完成人数(人)

48

46

44

50

45

52

完成率(%)

88.9

85.2

81.5

92.6

83.3

96.3

 

2017年10月4日是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邻近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寒露(10月8日),请根据链接材料推测一下,今年的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邻近哪个节气。

链接材料: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

【科学探究】

(3)探究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所包含的物候现象,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4)课间,韩梅梅提出了一个问题,她说去年冬天去黄山旅游,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当天早晨,天气晴朗,天空中一丝风也没有,黄山的山脚有霜,但是山腰却无霜。她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请你运用“气象物候”的知识,作出合理的解释。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 按照要求作答。

我看到寝宫墙上已经竖好梯子,吊桶也预备齐全,但是水源却不在近处,吊桶只有大针箍那么大小,虽然那些可怜的人儿一桶桶地尽快供应我,可是火势太猛了就无济于事。我可以很容易地用上衣把火扑灭,可是一时慌张不曾带来,仅仅穿了一件皮背心就跑来了。看来情形已毫无希望。如果不是我当时心眼特别快,忽然想起了一条妙计,这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免不了要烧成平地。头一天晚上我喝了不少一种叫做“格林格伦”的美酒(不来夫斯古人把这种酒叫做“福禄奈克”,但是大家都认为我们的酒更好些),这酒有利小便的功用。真是天缘凑巧,我还没有解过小便。因为太靠近火了,又参加了救火的工作,身上吸收了热,酒就变成尿了。我撒了一大泡尿,又撒在适当的地方。所以不到三分钟火就全熄了。这才把费了多年心血建造的其他宫殿救了下来。

上面选段是出自小说《格列佛游记》,作者是            (国家)           

文中的“我”指格列佛,这是他在            国的一段经历。

(2)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人国有着奇特的风俗。国王在选拔官吏时,让人们在绳上跳舞,谁跳得高便可以当大

官。财政大臣被认为是全国跳得最高的人(超出别人一英寸)。

B.格列佛第二次出游乘坐“羚羊号”来到了大人国,被一群类似猿猴的动物耶胡包围。

C.格列佛在大人国住了两年。有一次,他和国王外出时,装他的箱子被老鹰叼到半空中,

然后又掉到海里,幸好遇见一只英国海轮搭救了他。

D.格列佛提议帮助大人国国王制造火药和枪炮来巩固国防,国王大为反感。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法不阿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福兮祸之所伏。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⑥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宵眠抱玉鞍。

⑧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一挥而就

B. 高港生态公园里人们济济一堂,享受自然生态、挥洒运动热情。

C. 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

D. 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先生的“最高音”,登峰造极,无人可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