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爱的尊严 王永光 ①将近“五一”小长假,来银...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爱的尊严

王永光

①将近“五一”小长假,来银行取钱的人挤满了大厅,一个接一个取钱、存钱、转账的,忙得我头都要大了。这天快中午的时候,一个30岁左右民工模样的男人在被我叫了号以后凑上来,一个20多岁的女人也紧跟过来。我生气地脸一黑喝道:“排队,叫了号再过来。”可是那女人还是没有回转的意思,民工兄弟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我们一起的。” 

②他把银行卡递进来说:“取点零花儿。”我一下子就急了:“取小额到外面自动取款机上去取!”他一脸难为情地说:“我们就在这里取吧,排了半天队了。” 

③“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 ④可那民工兄弟还是坚持在窗口取。“天!我服了。”没奈何,只好把银行卡接了过来,没好气地说:“取多少?” 

⑤民工兄弟说:“看看里面还有多少钱。” 

⑥在密码提醒后,他输入了密码,我的脸一下子绿了……⑦怪不得他非要坚持在这里取,因为那卡上的钱在自动取款机上根本就取不出来。我有些嘲笑地说:“还有37元6角——”我故意把声音拉得很长,大厅里的所有人应该都听得倍儿清楚。 

⑧只见民工兄弟脸一红:“那……那就取30吧。” 

⑨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 

⑩这时中午替班的来了,我交了班以后,匆忙去了街对面的一家面馆,因为我早就饿坏了。 

⑪可是走进店里,却发现那民工兄弟和他的女人也在里面,女人的面前摆着刚刚盛好的一大碗“担担面”,而男人的面前则是一碗亮亮的白开水……

⑫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民工兄弟见我走了进来,一下子红了脸,向里面转了一下头,大概是因为刚才在银行里的窘态,有些害羞。 

⑬我也忙知趣地快走几步来到吧台对老板娘说:“来一小碗担担面,打包带走。”在等面的几分钟里,我听见民工兄弟低声对女人说:“吃吧,你吃点吧!不为自个儿,也得为肚子里的孩子。”声音里明显带着哀求。我侧眼一看才发现女人是个孕妇。“我知道这事儿怨我,我不该把攒的钱借给刘三儿,可人家刘三儿他爹在医院里等着救命呢,你叫我说个啥?本以为过年老板还能给咱发两千,谁知道工地被质监局查封。吃吧。吃了这碗面,咱就回家,搭大志的货车走……” 

⑭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也跟着一下子红了,后悔不明真相的自己刚才那么对他。 

⑮我拿了面,塞给老板娘15元钱,小声对她说:“再给西边最北头那张桌子上碗面,我结账!我老家一个兄弟。”然后快步跑出了面馆。 

⑯我不想当面说清,是不想让民工兄弟再难堪。他是个好人:是个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而我需要做的不是堂而皇之的施舍,而是必须替他好好维护他那份虽然艰难、但却高贵的——爱的尊严。也让他觉得这世界上还有和他一样的好心人,让他可以有信心、有勇气把内心那份爱的尊严继续下去、坚持下去……

1.请从文中找出“我”面对民工夫妇情感变化的词语。 ______→嘲笑→______→感动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章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 

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

3.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4.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是谁?请结合选文说说原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1.生气 后悔 2.(1)运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写出“我”在听到民工兄弟坚持要在窗口取钱后的疑惑、埋怨、不耐烦与生气的样子。(2)运用心理描写和动 作描写,形象写出“我”有意嘲笑民工兄弟的心理和举动。 3.①交代“我”默默为民工兄弟买一大碗面后离开的原因,点明主旨;②议论抒情,升华主题;③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严谨;④对民工兄弟的评价和赞美。 4.示例:最令我感动的人是民工兄弟,因为他乐于助人,是个在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世界会更美好。 【解析】 1.试题分析:分析人物的情感变化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注意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人物的情感变化是由情节决定的,是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 2.试题分析:考查描写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1)“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 运用语言描写;“我急了”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写出“我”在听到民工兄弟坚持要在窗口取钱后的疑惑、埋怨、不耐烦与生气的样子。(2)“我心里想”运用心理描写;“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属于动作描写,形象写出“我”有意嘲笑民工兄弟的心理和举动。答作用时不要忽略对人物形象的意义。 3.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内容上:交代“我”默默为民工兄弟买一大碗面后离开的原因,点明主旨;并对民工兄弟进行评价和赞美。结构上: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严谨。分别从内容和结构角度来答比较好。 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此题是文章的开头, 4.试题分析:考查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一问与二问密切相关,一问是二问的前提。如一问:令我感动的人是民工兄弟,因为他乐于助人,是个在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二问: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世界会更美好。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课文《藤野先生》节选部分,完成题目。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选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2.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

3.“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阅读选文,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述与评论。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这句至理名言中的“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我们的第二张身份证,是我们立德树人之首要。纵观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请你从古代关于“信”的名言中选出一句作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出处)

 

查看答案

阅读杜甫的《望岳》,按要求答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很好,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2)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3)《龟虽寿》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堂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6)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查看答案

认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仙则       名:名气

B. 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香气

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

D. 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身体劳累

2.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

3.下面对选文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 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4.把第Ⅰ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