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生动地...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生动地描写了春雨的特点:悄无声息地滋润大地。褪去了冬的荒芜,小草变绿了,树木穿上了新衣裳,姹紫嫣红的花儿把世界装扮得鲜艳美丽。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有这样的“春雨”,它悄悄地滋养着我们的身心,让我们从懵懂走向成熟。

请整体立意,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②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清晨醒来,窗外的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心里怦然响起抑扬顿挫的乐声。“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的思绪始于晨钟暮鼓,始于一场春雨,始于义无反顾踏雨而行。 春雨是从天上来,您是从地上来,我是从春雨的乐曲呼唤中来。呀!春雨精心浇灌大地。于是——柳树绿了,桃花开了,小鸟欢唱了。万物在春风的抚摸下睡醒了,在春雨的滋润下生长了。正如古诗所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少一年春好处,绝色烟柳满皇都。 啊,细细春雨后:山青了,水绿了,山下那淳淳流水更美了。绵绵春雨把大地染绿了,软软春风将河水吹暖了。 呦,雨又下起来了。雨像绢丝、游丝般轻而细。听?可是又听不见那淅淅沥沥的歌声,也感觉不到雨浇的淋漓。站在蓝天下,我静静地享受那春雨带来的礼物——似一种湿漉漉的烟雾。呵,杨树、柳树、菜花正贪婪地吮吸着清甜的雨水呢。 春雨,它像牛毛,像雨丝,密密地斜织着送给大地妈妈的轻衣。雨,悄无声息、无影无踪。望着这番美景,令我不禁想起杜甫的《春夜喜雨》。啊,好一句“润物细无声”,正是人们常说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大地中的树之绿、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不就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么? 春天的雨好比我尊敬的老师。老师说那辛勤耕耘的园丁,她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浇灌着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我心中的崎蓝老师说那样和蔼可亲、知识渊博、活泼可爱。她给予了我许多知识,使我在知识的海洋中欢乐地遨游;她给予了我许多关怀,让我感到六(4)班这个集体的温暖;她给予了我许多鼓励,让我在前进的道路碰到困难时心情冷静。她,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 老师们,我坚信——你们播下的种子一定会在你们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的! 【解析】本题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让思考从材料中析出。可以先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再由这些关键词作深入透析,体现自己的思考。首先要根据材料,找出要求写出的主题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围绕这个角度立意作文就很容易了。本作文可以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以写一篇议论文。可拟题目为: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通过写自然的雨引出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点睛:材料作文一般都不提供范围和立脚点,而要学生自己去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审题难度比传统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都要大。而立意上,话题作文与所给的材料关系不够紧密,可以用其中的一部分材料,也可以不用。而材料作文则不同,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共享单车自2016年底火爆了武汉,街头随时可见骑着摩拜、Ofo的行人穿梭在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学校正在开展“骑共享单车绿色出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的活动。

1.学校正在开展文明使用共享单车的活动,为了扩大宣传,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四个宣传途径。

2.九年级(二)班举行“文明使用共享单车”主题班会,你作为班长应如何开展本次班会,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家乡的竹林

阎受鹏

①故乡的竹子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约有七八十种,毛竹是竹类里的老大哥。春天,毛竹最早献给人们味感极美的毛笋,冬日,朔风凛然,草木枯槁,山野萧索,而青枝翠叶的毛竹却在皑皑的白雪覆盖下的泥土里,悄悄地孕育着羊角大小的笋芽,这便是誉满江南的冬笋。

②采掘冬笋,要丰富的经验,要讲究技术,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记得小时候,一辈子伺候竹山的父亲去掏竹笋时常会带我上竹山,他选择笋芽早发的朝南向阳的暖坡去找。两眼就像扫雷的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他顺着略微胖起、周围有几条丝带状裂纹的泥土故乡竹民叫爆,小心翼翼地用锄头刨,一层层挖下去,便引来我的一阵惊呼:哇,笋!笋!只见嫩黄的冬笋像娃娃似地睡在泥土里呢!待到笋全裸,父亲便从背后的小竹筐里摸出钢凿子,按在笋芽根部,用锄背轻轻敲几下,一枝黄黄的光滑的可爱的笋芽儿就毫发无损地掏出来了。父亲说:冬笋嫩,如果刨土时不小心,锄头碰到了会皮 破肉绽的,这样一棵好端端的嫩笋就弄坏了。父亲找冬笋还有望竹觅笋的能耐。一次,他带我走进竹山,瞧瞧一棵竹子的皮色,再瞅瞅竹枝,竹叶长势,笑指前方一片土说,那里有笋了,他估摸着找去,果真见到爆,挖到了笋。

  ③冬笋 过后是春笋,童年时,那一夜春雷骤响后,清晨在竹山里见到的轰轰烈烈的景象令人终生难忘。那块巨石从坎上掉下来,一棵硕大的春笋,尖上扬着一簇金色的流苏(山民叫它苏头),意气奋发地顶翻了它,那片被柴荆之根盘结硬得像锄头也难扎进去的泥土,也冒出了几颗新笋,新翻的竹山沃土里,一颗颗春笋犹如一座座宝塔,生机勃勃地矗立在地面上,还有数不清的刚露爆的春笋,有的黄苏在春风里初展,有的角尖含着晶莹的露珠,有的昂首沐浴暖暖的阳光

  ④近些年,故乡培育了一种新的竹子雷竹,雷竹的优点在于竹农精心培育后,农历十月便可长出与冬笋媲美的雷笋。

  ⑤雷笋上市的价格比猪肉贵得多哩!

  ⑥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大到豆棚瓜架,小至扫帚,光棍扁担,哪一样不是竹做的?一日三餐更是与竹子相连,量玉米的升子,淘米的淘箩,盛饭的筲箕,擦盘刷锅的洗帚,扒饭夹菜的筷子,乃至灶膛里熊熊的竹根、竹枝等燃料,件件样样都有着竹子呢!因此故乡的人,即使再穷也要苦心经营一片小小的竹林,自春至秋翻土除草,施肥浇水,营养竹子,冬日又盖糠铺草,细心地位竹子保暖,终年辛勤劳作,把自己命运与竹子连在一起。

  ⑦一点也不夸张,故乡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与竹子打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情结。小毛头时箩窠竹箩里塞满稻草铺成的睡窝是竹做的,大到周岁坐车方形的椅子,中间铺一坐板,仿佛古代的战车,坐进去前后都有横的竹棒护住身子,万无一失,不用说,它又是竹制成的。

  ⑧当长到会奔跑了,就用竹子做竹蜻蜓,搓着它满晒场飞翔,斩一节比笔杆管稍粗一点的碧绿的箭竹,做成水枪,水枪往溪水里吸满水猛一推活塞,水柱子直蹿三四丈外;做一支机关枪,摇来嘎嘎响,还有打苍蝇的拍子,粘知了的网兜,春天放的纸鹤和元 宵提的小灯笼。再大一点编鱼笼、鳝笼、扎竹梢丝诱捕虾獒

  ⑨长大成人了,更是竹不离肩释手,一年到头与扁担、垛柱、箩筐、土箕、锄柄朝夕相伴。

  ⑩故乡人就这般与竹子相连,直到心脏停止跳动

1.阅读第②段,简要概括划线句子 所写的内容及表现父亲什么特点。

2.简要概括第③段中轰轰烈烈 的景象是什么。

3.文章第⑥段说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结合全文内容, 说说一刻也离不开表现在哪些方面。

4.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名句积累。

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 咏梅 》)

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登岳阳楼记 》)

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陈禾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日:“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日:“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增戍:增加防守兵力。②格:搁置。③表里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④搢绅:同“缙绅”,士大夫的代称。⑤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⑥抗疏:上书直言。⑦宦寺:宦官。⑧曹:辈,等。

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指为生事             或:或者

B. 此国家安危之       本:根本

C. 如其言。             悉:都

D. 黜幽               陟:进用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A.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B.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C.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D.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陈禾从长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针对当时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奏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事实证明他有先见之明。

B. 其他官员对童贯等人的行为不敢指责,陈禾却大胆弹劾。他认为自己所处职位有进言的责任,这时候不进言劝谏,一旦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自己的本职了。

C. 陈禾上书直言弹劾童贯,也弹劾黄经臣

D. 陈禾冒死进谏,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

4.将文中划横波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查看答案

轻松读经典

周国平

    ①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作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

    ②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二是为了消遣,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第三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③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④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⑤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

⑥对经典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一个学者把经典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对某部经典或某位经典作家的全部著作下考证和诠释的功夫,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学者的读法。那么作为普通人,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品质的一种检验。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非常遥远。   

⑦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阅读经典,就是享用这笔宝贵的财富。凡是领略过此种享受的人都一定会同意,倘若一个人活了一生一世,从未踏进这个宝库,那是遭受了多么巨大的损失啊

1.下面对“人文经典”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阅读人文经典可以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

B. 人文经典因为是人文性质的,所以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

C. 人文经典影响了世世代代的读者,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D. 任何一个走在人类精神探索道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人文经典的存在。

2.对“真正的阅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真正的阅读能让一个人的灵魂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

B. 真正的阅读是一种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C. 经典里藏着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只要阅读了经典就是真正的阅读。

D. 只有懂得拒绝和排除二、三流乃至不入流的读物, 才能进入真正的阅读。

3.对经典的“不同的读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者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几个不同方面对经典进行考证、诠释和分析。

B. 普通人应该以轻松的方式和心态读经典,读自己看得懂并且有兴趣的内容。

C. 心智活泼的人把读经典当做一种消遣, 他们不能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愉悦。

D. 轻松读经典是美妙的消遣, 轻松读大众时尚读物是娱乐性质的消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