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妈妈突然对我好
①新学期,她给孩子们布置了第一篇作文,最难忘的时刻。
②她是一名支教老师,在这个偏远山区,方圆几十里,只有这一所学校,学生大多是留守孩子,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远赴外地打工,难得回来一次,这也成了很多孩子与父母一年中难得相聚的机会。其时,春节刚过,孩子们刚刚与久别的父母重聚,她希望孩子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一温暖的时刻。
③作文交上来了,她认真地批阅。不出所料,几乎所有的孩子,写的都是春节期间,与从外地打工赶回来的父母相聚的那一刻。
④一个孩子,写了妈妈带回来的好吃的,那是他吃过的最美味的东西了,他感觉那一刻,自己好快乐。
⑤一个女孩子写的是,爸爸给她新买的书包,当爸爸帮她将新书包背好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好幸福。
⑥一个男孩子写道,他已经两年多没有见到过爸爸了,爸爸刚走进家门的时候,他都一下子没有认出来,爸爸突然一把将他抱了起来。那一刻,他感觉有点陌生,但是,很温暖,真的很温暖……
⑦那一刻,都温暖,难忘。
⑧她的目光,久久地停在了一个女孩子的作文本上。
⑨女孩子写道,以前,是爸爸一个人出去打工,后来,妈妈也出去了,留下我和弟弟,跟着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每年,他们都只在春节的时候,才能回来,年一过完,他们就又出去打工了。今年,直到年初二,他们才回到家,因为他们没买到年前的火车票。
⑩这一次,因为没赶回来吃年夜饭,爸爸妈妈答应我和弟弟,会在家里多呆几天,这可把我俩乐坏了。
⑾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很忙,除了走亲戚外,他们还要将庄稼地重新翻整一遍,这样,年迈的爷爷春耕的时候,才好播种。虽然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忙得根本没时间陪伴我们,甚至顾不上我们,但我仍然觉得很满足,很幸福。
⑿一天,妈妈没有下地干活,而是一整天都陪着我和弟弟,给我们做饭,烧了好几个好吃的菜,帮我们把所有的衣服都洗干净叠整齐了,爸爸还检查了我和弟弟的作业……总之,那一天,妈妈和爸爸对我们姐弟俩特别好,特别温柔。
⒀读到这儿,她以为女孩子接下来会写,那就是她最幸福的时刻。可是,没有。女孩子写的是:那一刻,我哭了。我知道,爸爸妈妈明天肯定又要离开家,出去打工了。
⒁女孩子在作文结尾这样写道,我最难忘的时刻,也是最难过的时刻是,妈妈突然对我特别好,因为,那意味着,他们第二天,又要离开家了,又要一年之后,才能回来了。
⒂在这行文字下面,她依稀看到几滴泪水的痕迹。
⒃她也流泪了。
⒄她已经支教三年了。在城里,她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个调皮可爱的儿子。每次离开城里的家之前,她也念念不舍,她觉得自己亏欠这个家太多,尤其是对儿子。所以,每次,离开家之前的那一天,一向粗线条的她,也都会对儿子表现出特别温柔,特别细致,特别耐心,恨不得把对他所有的爱和牵挂,都留下来。也许,儿子也特别害怕自己突然对他那么好吧?
⒅她突然无比想家。她给老公打了个电话。夜已深,儿子已经睡着了,她让老公将手机放在儿子的面前,她听到了细微的鼾声。那一刻,她泪流满面。
1.根据小说的情节,以“她”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表格。
情节 | 主要事件 |
开端 | 她给学生布置“最难忘的时刻”的作文。 |
发展 | (1) |
高潮 | (2) |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她的目光,久久地停在了一个女孩子的作文本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也都会对儿子表现出特别温柔,特别细致,特别耐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处插叙“老师的支教与家庭”,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最怕妈妈突然对我好”好在哪里?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熬”也是一种幸福
①获得幸福的途径很多,“熬”亦是一种幸福,怕“熬”是通过不了幸福的门槛的。
②作家贾平凹在创作小说《秦腔》时,每一天老早出门来到自己的安静书房写作,他关闭电话等与外界的一切联络,谢绝朋友们的应酬缠身,自己画了一张唐玄奘的画像挂在书房里,来激励自己效法玄奘取经不畏艰辛而执着的毅力,整日泡在书房里“熬”,三易其稿,唯恐写作不周。就是这样的看似痛苦的一年零九个月的煎熬,却换来读者的广泛赞誉,赢得了茅盾文学奖的写作幸福。正如他在获奖感言中所说:“当获奖的消息传来,我说了四个字:天空晴朗!那天的天气真的很好,心情也好。”他还认为这是文学之神的眷顾。
③熬的是精神与毅力、拼的是信念与追求,优秀的文艺作品问世则是带给广大读者和自己的幸福的精神愉悦与陶醉。
④不仅如此,“熬”也是一首奉献之歌,一种大爱德行。
⑤2015年10月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消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颁给一位85岁的老人,她就是以“抗疟神药”铸就人生传奇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疟疾曾经肆虐横行世界,在不发达国家也是一种可怕之症。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屠呦呦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以后,就立志在天然药物方面取得突破。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她没有退缩,几十年如一日的“熬”着:在实验室重复着看似单调的试管实验;跑到野外丛林采集植物样本;泡在古书典籍中汲取知识,寻觅蛛丝马迹;从2000多种药方中筛选出600多种抗虐药方并一一做着艰苦的实验。追梦的日子漫长而艰辛。在经过了190次的实验失败后,她没有放弃,决定另辟蹊径,继续“熬”。终于在第191次试验中,迎来了黎明的第一缕曙光。二十年后, 抗疟新药双氢青蒿素诞生。正如有影响的拉斯克基金会评价她的贡献这样说:“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
⑥“熬”的是自己的生命长河,带来的是不同种族的人们的幸福生活;“熬”的是青春年华,心中向往的是精神的家园,自己的人生由此打扮得绚丽多彩!
⑦普里兹克建筑学奖得主王澍也是经过“熬”而成就人生事业辉煌的。古老的建筑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骄傲的精神财富之一。面对城市化的浪潮的迅猛冲击,王澍心系中国传统文化,向往建筑理想,几十年执着不悔的固守在自己选择、自己热爱的道路上艰辛跋涉,他不赶时髦,不随流俗,正如他自己所云:“在当今世界,人们热衷于谈论科学、技术、电脑,我则喜欢谈论基于手绘和手工艺之上的建筑。”“在当大家拼命赚钱的时候,我却花了六七年的时间来反省。”这种苦“熬”使他在没有喧嚣的环境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活力,向往民族的精神家园,“本土化的也是世界的”,他用自己的一座座超拔脱俗的建筑设计带给世人惊奇,也带来了世界建筑界的高度赞扬。
⑧幸福不是上天的随意赐予,它需要这种以精神、信念、理想、大爱、奉献等等的“苦熬”,因为那样的幸福才是长久的!才能铸就生命的辉煌绚烂!
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熬也是一种幸福”。
B. 文章第②段以“贾平凹创作获奖”为例,论证了分论点“熬的是精神与毅力、拼的是信念与追求”。
C. 文章第⑤段以“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为例,论述了“熬能成就辉煌事业”的分论点。
D. 文章那个末段,进一步强调了“熬”与“幸福”之间的关系,深化了中心论点,
2.下面不能证明“‘熬’能使自己的人生绚丽多彩”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莫言说,人生态度千万种,一个熬字万事销。“熬”字的要义,说到底就是要恒久地坚持,谁的心理强大,意志坚强,最终“熬”了下来,谁就是胜者。
B.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才,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
C. 经过多年的游泳训练,凭着一股劲儿,宁泽涛不仅摆脱了出生时就有的右膝痛病,也收获了世界游泳短道赛冠军。
D. 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三千越甲而吞吴。
3.作者认为“熬”与“幸福”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③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④,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⑤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果蔬:泛指菜肴。 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⑤脔(luán):切成块的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至京师/色愈恭,礼愈至 B. 公约之饭/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 盛服而往/游人虽未盛 D. 觉饥甚而不敢去/去国怀乡
2.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萧 氏 子 颇 骄 纵 不 复 下 箸 惟 啖 胡 饼 中 间 少 许 留 其 四 傍。
3.结合选文,分析“其人惭”的原因。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起于鲁(________)(2)胡不见我于王(_____________)(3)公输盘诎(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课文是通过墨子制止楚国攻打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来的非凡才智和顽强斗争精神。
B. 对楚王,墨子采取了和对付公输盘相同的策略,先让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不过,在楚王面前,墨子更注意劝说的婉转和艺术性。
C. 在墨子与公输盘演练的攻守战中,用“九攻”“九距”点明战斗之激烈,用“攻械尽”“守有余”交代激战结果,用“诎(屈)”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
D. 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以长句为主,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无所畏惧、镇定自若的特点。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汕头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修改:“加大”改为“加强”)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修改:句末加上“意识”)
C.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田地了。(修改:“田地”改为“地步”)
D. 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修改:删去 “一直”,或删去 “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