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不少于65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不少于65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题一:题目:在     中飞翔

要求:请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字,将题目补写完整,再作文横线中可填:风雨、爱的天空、书、音乐、名人世界、梦……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             ——席慕蓉

 

(1)在磨砺中飞翔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可以说都进入了小康水平,吃饱穿暖已是最基本的状况,住豪宅,开名车,穿名牌也已经不足为奇。那么人们生活的开心吗?我想只有自己知道。在生活节奏高度紧张的今天,可能大多数人的心脏都是疲惫不堪,甚至衰竭的! 小时侯,每逢过年,一串冰糖葫芦,一件新布衣裳,一碗参杂少许肉馅的饺子,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就能够带给我们无尽的欢乐和畅想!一盏玻璃瓶做的灯笼,就能点燃我们心中的希望。女孩子畅想着长大后成为自己喜欢的歌唱家,明星,或英姿飒爽的女兵。男孩子畅想着长大后成为科学家,军事家,或者当一名威风凛凛的警察。 那时侯,他们不知道什么叫电动汽车,也没有见过漂亮的布娃娃。有的只是他们在实践中启动智慧发明的娱乐方式,踢布口袋,鸡毛毽子,跳格子等等。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开心着,也用自己的努力奋斗着。 那时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大人们为了吃饱穿暖而奔波,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漫不经心,甚至是自生自灭的,根本谈不上什么宠爱。几岁的孩子就要帮大人带更小的弟弟妹妹,还要帮父母干力所能及的活。但他们却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日子过得也有奔头!无论酷暑严寒,他们就这样顽强的绽放着。 现代则不同,各行各业人才倍出,竞争激烈,随时都有被取代的可能。复杂的人际关系,越来越高的人的智商,和日渐增长的消费水平,让人们喘不过气来。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很多人一辈子都被沦为房奴,车奴。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士,每月花消是固定无法改变的。所以他们拼命工作,不停的周旋。等打拼出来一份事业的时候,他们也不敢有丝毫的放松,不敢享受生活,本着居安思危的原则,夜不能寐,食不知味,虚度着每一个浪漫的夜晚,浪费着一桌桌山珍海味。他们害怕改变,害怕失去现在所拥有的,更害怕从头再来。当初的打拼精神,变成了今天的依赖感,和安于现状的惶惶不安。适应能力退化的同时,担心和强烈的自保意识,却无时不刻的在透支着他们的精神和灵魂,以至于心力交悴,疲惫不堪。当改变已成事实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整天焦虑的抱怨:是谁动了我的奶酪?总是念念不忘辉煌的从前,却没有马上去改变现状,投入下一次拼搏的意识和勇气。从苦到甜的过程充满希望,从甜到苦的心理历程却很难适应。 而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锦衣玉食。大人们自己辛辛苦苦的创业,吃劲了苦头,却不敢让孩子受一点点委屈,希望给他们安逸的生活,让他们享受自己没有享受到的。 这些孩子不具备基本的劳动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磨练,更因缺少共同生活的小伙伴,而倍感孤单,茫然。他们因为缺乏各种锻炼,而长不出腾飞的翅膀,更不用说飞翔的方向。 在辽阔的亚马逊平原上,生活着一种叫雕鹰的雄鹰。它的飞行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但是谁能想到那壮丽的飞翔后面,却蕴含着滴血的悲壮? 当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几天福,就要面临母亲近似残酷的训练。在母鹰的帮助下,没多久就能独自飞翔。但这只是第一步,它们这种最初的飞翔,仅仅比爬行高一点。幼鹰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训练,才能获得母亲口中的食物。 第二步,母鹰会把幼鹰带到高高的悬崖上,然后把它们一个个摔下去。有的幼鹰因胆怯而被活活摔死。但母鹰不会因此而停止训练,因为母鹰深知;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就不能够飞上高高的蓝天,即使能,也难以捕捉到食物进而被饿死。 第三步,那些被推下山崖能胜利飞翔的幼鹰,将要面临着最后的,充满着残酷和恐怖的考验。因为它们那正在成长的翅膀,会被母亲残忍的折断,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有很多幼鹰就在这时成为飞翔悲壮的祭品,但母鹰同样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它们流着痛苦的泪水,构筑着孩子们生命的蓝天。 有的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偷偷把一些还没有被母鹰折断翅膀的幼鹰带回家喂养。却发现雕鹰长大后,至多飞到房屋那么高就要落下来,两米多长的翅膀竟成为累赘。 原来雕鹰残忍的折断幼鹰的翅膀,是决定幼鹰将来能否在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的关键所在。只要在被折断后仍能忍着剧痛不停的振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地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痊愈后翅膀将如神话中的凤凰一样死后重生,长得更加强壮有力。雕鹰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蜕变,才不会与蓝天无缘。 有时候,过分的安逸会丧失了人基本的生存能力。不要畏惧艰难坎坷,逆境中只有自己救得了自己。要有置死地而后生的精神,我们所面临的一切艰难险阻,都会成为过去。我们渴望成功,更渴望再次成功,也都有一双为成功做准备的翅膀,那就是激情,意志,勇气和希望。我们的翅膀也同样会被人为的折断,变的疲软无力,在这样的时刻,我们一定要忍受剧痛,拒绝怜悯,永不坠落的飞翔,才能够绝处逢生。 (2)独行者的舞蹈 淡淡的清风轻轻抚弄那残月发出的丝许月光,清清冷冷的月光衬托着冬的萧条。月,冷;夜,冷;冬,冷;心,更冷。 抬头仰望着星空,一眼览过夜色苍穹。繁星点缀着夜色,似乎锋芒遮过了残月。渐渐地,浓雾将我笼罩,双手不禁拥着自己,左手还紧紧攥着妳留下的日记本。头埋入腿间,一滴泪水从眼角处滑落,掠过脸颊,滴在腿边一棵伶仃小草上,溅起的泪花透过月光,只在这漫漫长夜里刹那闪过自己的一道光。 看似至高的月,实则是残缺不全吧;看似光滑的月,实则是千疮百孔吧。月,似乎跟我有一种共性吧! 曾听别人说过三句话: 不求一见就能钟情,只求有情。 不求走遍神州大地,只求心意。 不求生活多么幸福,只求知足。 妳是否也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与我共赏着这清冷的残月?不能吧,毕竟妳已······ 我的双眸不能再望向天际间的残月,残月映照在大地的银色光芒,会使我想起回忆中妳我相识之夜,现在我却想忘记。 妳曾在我怀里诉说夜的冷清,我曾在妳耳畔说过夜虽冷清,却有昙花一现;妳曾在我怀里诉说海的壮阔,我曾在妳耳畔说过海虽壮阔,却可吞噬一切。 妳说一句话,我回一句话。这样的我们时常发生一些口角,或许我们本身就是对立的吧,但如果有一天没有这口角,那么我们会不会觉得对方的好?这是习惯了吧,没有反而不好了吧?虽然我们是对立的,但我相信日、月相对,却也能日月同辉,我更相信我们也能如此。 可是,我却没有了这信心。三个月,三个月,妳常常在与我谈话中挂了电话,妳常常在与我偶遇时不理不睬。现在的夜,是清冷的,没有妳的夜,更冷。 直到我看见妳面色苍白的时候,直到我知道妳生命终结的时候,直到我翻开妳那日记本的时候。我才感到了一丝温暖,但又被孤单吞噬。我发现妳这三个月来异常的缘由,月光透过曾经映过妳的窗,照在真相的日记本上,照在那写满妳最后爱和泪的文字上。妳,妳,怎么这么傻呀! 侧躺在屋顶上,风很温柔,但我只能感受到它的冷,冷得像把利器,刺进我的心。 我想,妳没有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与我共赏着这清冷的月,因为妳就是月吧,那月亮表面的光滑,是妳伪装的面容,那月亮千疮的痛苦,是妳真实的容颜。 我,我,好冷。终于鼓起勇气抬起头望向妳,妳却被一旁的乌云遮住了面庞,妳旁边的繁星,就让他们代替我,陪伴妳吧。不,我将化作繁星陪妳,因为我只想点缀妳,拥抱妳。 微风吹拂着刘海,我双手紧紧拥着自己,左手紧紧攥着妳的日记本,从屋顶跃下,只为享受短暂的风的礼赞,然后化作繁星陪伴妳······· 苍穹中,月却落下了······· 【解析】(1)该作文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难度不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可以从身边事写起,也可跨越时空。题目为“在xx中飞翔”,里面的关键词语是“在xx中飞翔”,这里的“在xx中飞翔”可以有影响、体会的意思,也就是在某人或者某物的影响下,我的想法或者做法的改变,也就是写一个时间跨度加大的时间段,不能仅仅写一个场面,写作时要注意以上的几个问题。“在xx中飞翔”,里面所写的内容,可以是一种情感,如父爱、母爱、友谊等,也可以是跨越历史的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如岳飞、文天祥的爱国精神等,也可以是物,如诗歌、词、书籍、玩具等。 (2)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的文字来源自席慕容的诗歌,学生们对这首诗的内容很容易理解,而且题干的要求中,就给同学们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这就降低了题目难度。根据引导语中的“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这句话理解本文是要求写以“独自”“坚强”“面对”等话题的作文。写作这篇作文,选材的范围还是很广的,弄清从材料中提炼出的话题的意义是关键。比如“坚强面对”,就是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价值、力量和进取的勇气,百折不挠的走向胜利。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可以从正面去写坚强面对,也可以从反面去写如果没有坚强面对,给自己带来痛苦。 点睛:半命题作文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表现了一定的灵活性,便于考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受到命题人的青睐,我们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我们可以通过看结构、辨词义、析提示来恰当补题,确定主题、题材、重点,明确体裁、字数等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一种快速成型的技术。它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逐层的打印方式,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材料二】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

【材料三】 2015年,数栋使用3D打印技术建造的建筑亮相苏州工业园区。这批建筑包括一栋面积约1100平米的别墅、一栋5层居民楼和一栋简易展厅等。负责人郑建向记者介绍,这幢约1100平米的别墅,从打印材料到组装成房子,仅仅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节约建筑材料30%60%,工期缩短50%70%,节约人工50%80%。郑建透露,江阴一家农家旅游公司正在和他们洽谈,未来有可能要造一些外形像大萝卜”“大白菜的房子。传统行业根本就很难造出这样的外形,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打印出你想要的样子,给你房子来个私人定制。郑建不无得意的说。

(1)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三】,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 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B. 3D打印机内装有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逐层的打印方式,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C. 3D打印技术应用领域很广泛,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并逐渐用于某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

D. 目前有数栋使用3D打印技术建造的建筑亮相苏州工业园区。郑建透露,江阴一家农家旅游公司正在和他们洽谈,正在造一些外形像大萝卜”“大白菜的房子。

(2)从【材料一】与【材料三】可以看出,3D打印技术目前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3D打印机在我们的未来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应用,请你结合下面链接材料提三条具体有效的建议。

【链接材料】尽管3D打印的应用前景为世人看好,但目前仍然面临着许多技术上的挑战,其中最难解决的就是材质问题。不同的材质需要不同的3D打印机,也就是说,暂时没有一种打印机能通吃所有材料。同时,这个万能制造机在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麻烦。比如,枪械机件的数码模型是十分容易传播的,也许一个文件装入U盘就能让万能制造机制造出极具杀伤性的武器,这着实会让人大捏一把冷汗。另外,《经济学人》的文章也指出,3D打印机有可能涉及到知识产权。如同音乐作品一样,数字文件更容易复制和扩散,如果新产品的设计构想一旦流入互联网,那么,被盗版的几率将大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武松听了,心头那把无明业火,高三千丈,冲破了青天。右手持刀,左手叉开五指,抢入楼中,只见三五枝画烛荧煌,一两处月光射入,楼上甚是明朗,面前酒器,皆不曾收。蒋门神坐在交椅上,见是武松,吃了一惊,把这心肝五脏,都提在九霄云外。说时迟,那时快,蒋门神急要挣扎时,武松早落一刀,劈脸剁着,和那交椅都砍翻了。

文段出自《水浒传》中张都监血溅鸳鸯楼的精彩故事,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冰心早年艺术上,追求“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境界,她的诗也具有这些特点。_______

(2)《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笛福。鲁滨逊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_____

(3)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是《简·爱》中女主人公的两个基本动机。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不通人性的机器

方可成

一架满载乘客的飞机从纽约起飞后遭遇鸟群撞击,两台引擎全部失灵,英雄机长奇迹般地实现了水上安全迫降。这是电影《萨利机长》讲述的真实故事。

不过其后,机长被质疑:为什么不返航拉瓜迪亚机场,而要冒险迫降?听证会上,机器完美地还原了当天飞机遭遇鸟群撞击之后的高度、速度、角度等数据,以及天气、风向等外部环境。结果表明:这架飞机完全可以成功返航原机场。

眼看萨利机长就要声名扫地,这时他指出了一个关键因素:人不可能像机器一样毫无感情地作出最理性的选择,而是需要时间进行反应、思考、判断。果然,将人的反应时间考虑进去之后,机器显示,水上迫降成为唯一的选择。

在不通人性的机器面前,英雄机长的命运险些被毁掉。其实,这个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小人物,也因为机器不懂人性、不具备人文关怀,而生活在糟糕的处境之中。

这类小人物的最典型案例,就是美国不少快餐连锁和大型超市的打工者。他们大多是按小时数拿薪水的合同工,收入本就微薄。近几年,企业大规模采用机器来进行排班,让他们受到进一步的剥削。

这种排班的核心是基于顾客流量安排上岗员工数。其实,超市和快餐店本来就会进行这种“科学排班”:周二上午人流少,少安排人上岗;周五晚上人流多,全员上岗。不过,新的数据技术让这种方法的复杂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比如,下雨时,人们可能会更多走进咖啡店,所以这时要多安排人手;某个晚上附近的体育场有大型赛事,可能会给快餐店带来一大批深夜客流;甚至,根据社交媒体上提及某一产品的热度,来预测门店的人流……这一切都让人流预测和排班安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科学化程度,但它却给店里的打工者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为什么会这样?首先,这种复杂的预测方式,往往需要利用非常新的数据(比如天气预测、社交媒体热度),因此很多时候只能提前一两天完成预测。这也就意味着,员工的排班表不是一个月前就安排好了,而是提前一两天才能得到,而且永远处于不可预测的变动之中——因为数据是在不断变动的。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打工者永远处于不确定性之中,可能随时被叫去工作,无法掌控自己的时间。

其次,此前,超市和快餐店的打工者们还能享受一些间歇的清闲,不至于每一分钟都在高压之下。但是现在,拜算法所赐,他们基本上每一分钟都要处于紧绷的状态,因为机器算法的终极目标就是最大化每一位员工在岗时的工作投入。但它却没有考虑到员工作为活生生的人在这种制度下所受到的巨大压力。

此外,机器还会自动完成一些奇葩的排班方式:比如,晚上值最后一班岗,工作到11点关店,第二天一早又要上最早一班,凌晨4点就要起来去开店。这种情况一度非常普遍,以至于人们发明了一个词:clopening,也即关门(closing)和开门(opening)的合体。有这种排班方式,并不是因为机器要有意为难这些打工者,而是因为在机器的算法中,并没有“人类需要充足睡眠时间”这样的设定。不需要睡眠的机器,理所当然地认为人类也是一样的金刚不坏之身。

数学家Cathy 在去年出版的《数学杀伤性武器》一书中讲述了不通人性的机器剥削底层打工者的故事。她提醒我们:机器和算法的表现,最终体现的其实是制造机器、设计算法的人的意志。如果设计算法的人不考虑人性的因素,那么机器是不会自动考虑人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机器不通人性并不可怕,只要制造机器、设计算法的人多一些对人性的考虑和关怀,比如禁止连续排最晚班和最早班、要求提前一周定下排班表等,事情就不会变得那么糟糕,就像在萨利机长的听证中加入那关键性的35秒一样。

(选自《南方周末》2017年2月9日)

1.不通人性的机器给打工者带来哪些灾难性的后果?概括回答。

2.文章结尾为何要提到数学家的那本书?

3.下列对文章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听证会上,机器完美地还原了当天飞机遭遇鸟群撞击之后的外部环境,结果表明:这架飞机完全可以成功返航原机场。

B. 因为机器不懂人性、不具备人文关怀,使这个世界上千千万万小人物生活在糟糕的工作处境之中。

C. 文中“以至于人们发明了一个词:clopening,也即关门(closing)和开门(opening)的合体”中clopening是即开即关的意思。

D. 机器不通人性并不可怕,只要制造机器、设计算法的人多一些对人性的考虑和关怀,事情就会变得更加合理科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我在你身边想你

孙道荣

①夜已经深了,妈妈坐在床沿上,叠衣服。忽然,女儿穿着睡衣,呼呼地跑了进来,一下子扑进妈妈的怀里。妈妈摸摸女儿的头:“乖,是不是做噩梦了?”女儿摇摇头。妈妈捧起女儿的小脸:“那是怎么啦?”女儿娇嗔地说:“没事,我就是想你了。”妈妈笑了:“傻丫头,妈妈不是在家吗,就在你身边啊,想什么想?”女儿把头深深地埋进妈妈的怀里:“我知道你在家里,但我就是想你了嘛。”妈妈紧紧地抱住女儿。

②这是我的一位同事,在微信朋友圈里晒的故事。同事说,自从女儿出生以来,她就很少和女儿分开。可是,已经六岁多的女儿,还是会经常突然跑到她的身边,一把抱住她,对她说,想她了。

③有人点赞说:“我知道你就在我身边,但我还是忍不住想你了。”这个想念,是世界上最真诚、最朴素、最感人的想念。

④其实,不单是孩子,有时候,我们也会突然特别想念就在我们身边的某个人。那种想念,与距离无关。

⑤父亲在世的时候,只从安徽老家来过杭州一次。那时候,他已经重病缠身,只是还没有检查出来。我和爱人租的房子,只有两个房间,父亲来了后,孩子就和我们暂时睡在一起,另一个房间让父亲住。

⑥那天晚上,不知道为什么,我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小时候的事情:父亲牵着我的手,第一次送我去邻村的学校上学;我放鸭子,丢了5只鸭,父亲在水稻田里四处寻找;春节,父亲骑着自行车带我去亲戚家拜年,坐在后座上的我,一只脚不小心卷进了后车轮,父亲赶紧停下来,手忙脚乱地将我的脚从车轮里拔出来,心疼地搓啊,搓啊……自从上大学后,我和父亲的相聚越来越少了,后来又从安徽来到杭州工作,就更很少回家了。他把这个唯一的儿子抚养大,培养成人,却难得见上一面。

⑦我突然无比地想念他,而他,此刻就睡在隔壁,就在我身边。我终于忍不住,披衣起床,蹑手蹑脚地推开了另一个房间的门。我不确定他有没有熟睡,不想打扰到他,只想悄悄看一眼他。我知道,如果不看他一眼,这一夜,我将无法入眠。

⑧没想到,父亲披着上衣,斜靠在床头,他也没睡着。见我进来,他轻声地问:“还没睡啊?”我点点头,却无法说出口,我只是想他了,我进来只是为了看他一眼。我说:“我找个东西。”我装作找东西的样子,在书架上翻了几下,随便找了一本书。“找到了?”父亲问。我点点头。父亲想说什么的样子,又咽了回去:“你明天还要上班,赶紧去睡吧。”我说:“没关系,反正您也还没睡,我陪您坐坐。”

⑨我坐在了父亲的床头。我们像以前一样,只是那么安静地坐着,偶尔说几句无关紧要的话。我遗传了父亲木讷的性格,我们爷俩在一起的时候,能说的话并不多。父亲倚靠在床头,我坐在他的身边。我们就那么坐着。五分钟,八分钟,也许更长的时间。我只是偶尔看他一眼,有时,和他的目光撞在一起。这是父亲唯一一次来杭州,住在儿子在杭州的家。

⑩在父亲去世多年之后,我仍然时时自责,为什么那晚我不告诉他,我并不是要找东西,我只是想他了,就是想看他一眼。我没有说,徒留遗憾。

我从来没有对父亲说过想他了,一次也没有,无论是当面,还是电话里,我都无法开口说想他,就像他也从没有说过他想我了。而我是真的经常想他,特别是那一晚,他就在我身边,这种想念无法遏止。现在,我只剩下思念,除了照片,我再也见不到他了。如果他能听见,我一定要对着他的照片,告诉他:“爸,我想您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6年第4期,有删改)

1.依照示例,依次写出父亲对“我”的关爱的几件事。

(1)父亲牵着“我”的手,送“我”去上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文章①~②的在文中的作用。

3.阅读文章划线句子,回答下面问题。

⑴我终于忍不住,披衣起床,蹑手蹑脚地推开了另一个房间的门。(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现在,我只剩下思念,除了照片,我再也见不到他了。(体会加点词所蕴含得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题 “我在你身边想你”的理解。

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④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又为下文叙述那夜“我”突然特别想念父亲的事作铺垫。

B. 文章语言优美,辞藻华丽,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

C. 文章注重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内涵丰富。

D. 文章结尾最后一句呼应开头,升华中心,表达了对父亲深深地思念之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