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后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

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后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 ②皎然:洁白的样子。 ③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

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⑤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县。 ⑥就:拜访、访问。 ⑦经宿:一整夜。 ⑧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1.【甲】文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A.一小舟(            )         B.上下白(            )

C.此(          )                 D.下船 (            )

3.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湖中得更有此人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

B. 余强饮三大白    造门不前

C. 日,更定矣        吾剑之所从坠

D. 如土石何          人问

4.翻译下列句子。 

(1)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

A. “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埋下伏笔。

B. “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 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1.《陶庵梦忆》张岱明末清初 2.携、带;全、都; 客居;等到 3.C 4.(1)略。(2)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痕迹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芥叶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两三个人罢了。 5.D 【解析】 1.对于课本中所涉及到的课文的文学常识及其大致内容、主题要有正确的理解和识记,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注意“岱”字的写法。 2.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有名词活用作动词,如“客”:客居。 3.A焉:怎么/代词,它;B而:连词,用于表承接关系/却,转折连词;D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可译为“又”/指他返回的原因。C项都是“这”。 4.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此句注意关键词“乘兴”“惟”,(1)句反问语气,(2)句补出省略的量词。 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5.D项应是侧面烘托。 甲文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乙文翻译: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一次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一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从修辞角度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2.从哲理角度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查看答案

当全球经济一片低迷时,中国的房价却不断上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探究中国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

材料一:在实业经济尚未全面恢复的情况下,除了传统的房地产国有企业,那些原本从事钢铁、电子、粮食、能源等行业的国有企业,也纷纷进军房地产行业,并频频制造“地王”。在2009年住宅类地块总投资中,国有企业占到了71%,远远超过民营企业的29%。

材料二: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年终盘点报告》称,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总额达1.5万亿元。土地出让金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外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材料三: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9年上半年进入房地产业的信贷资金超过8000亿元。宽松的政策环境,如包括二套房贷优惠在内的一系列救市政策,降低了购房成本、交易成本,扩大了购房群体,使市场需求增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4)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5)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6)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7)老张年老退休了,但他并不认为自己从此就一无是处,他仍想做些对社会有益的工作,他的这种品德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来赞美!(龚自珍《己亥杂诗》)

(8)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莺燕报春的生机勃勃。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叙事散文《背影》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之父亲的背影,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情。

B. 南宋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其中许多故事已成为成语,如望梅止渴、口若悬河等。

C.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著名的小说,文章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颂歌。

D. 七律·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抱怨恰如一股阴冷潮湿的黑雾,足以     他的双眼,足以    他的心智,足以    他的成长,最终让他在怨天尤人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A. 遮蔽  迷惑  阻碍

B. 迷惑  阻碍  遮蔽

C. 遮蔽  阻碍  迷惑

D. 阻碍  遮蔽  迷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