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材料一 “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于2017年9月15日至12月14日在...

材料一

“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于2017年9月15日至12月14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和东西雁翅楼展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这幅巨型图卷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是绢本青绿设色。

(A)说起这件传世名作,就不得不提及宋徽宗的创举——兴办画学。王希孟就是画学的硕果之一。为了培养绘画人才,提高未来翰林图画院画家的综合艺术修养,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创建了专门培养画学生的学校——画学。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宫廷美术教育机构,也是古代唯一的官办美术学校。

为提高诸生的绘画构思能力,宋徽宗亲自出题招考取士,往往以诗句为题,要求学子们遐想无限,曲尽其意。如画“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赢家的构思是画汉代历史故事“苏武牧羊”,画中的苏武正在假寐。画“踏花归来马蹄香”之句,胜者是画蝴蝶尾随着马蹄上下翻飞。画“深山藏古寺”之句,胜者画的是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了泉水倒进桶里。徽宗排斥那种平铺直叙、图解式的绘画构思。除了绘画,画学还十分重视提高学子们的文化素养,向他们教授《说文》《尔雅》《方言》《释名》等经典名著,以此作为基础课程。(B)经过这些训练,使宫廷画家们的文学修养和工于巧思的创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王希孟曾经是这个画学中的一员学徒,长卷《千里江山图》是他存世的唯一作品。该图卷尾有时任尚书左丞相右仆射蔡京的跋文:“政和三年闰四月一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据此可推知王希孟年少时是画学里的一名学生,学成后被召入宫中的文书库就职。值得揣摩的是,王希孟为何未能进入翰林图画院呢?想必是两个原因:其一,他未能通过进入画院的命题考试;其二,其画“未甚工”。徽宗对画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是状物精准、写实入微;缺乏工致的写实技巧给他带来了不利影响。文书库不是宫廷绘画的创作机构,而是中央档案馆。王希孟在其中只是承担抄账、编目等书吏的活计。为了改变命运,他屡屡作画进献,希图引起徽宗的注意。宋徽宗见王希孟如此执着且有慧根,于是亲自教授。在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闰四月之前,(C)十八岁的王希孟力戒欠工致之弊,精心绘成了该图。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绘成如此高头大卷,可见其用功之勤;采用如此超大的尺幅,正迎合了徽宗“丰亨豫大”的享受要求。宋徽宗收到该图后,颇为嘉许,将此图赏赐给了蔡京。于是才有了蔡京的题跋,今人由此得以知道王希孟极为简略的身世。(D)不幸的是,很可能因为劳累过度,王希孟二十岁就去世了,可谓画坛一大憾事

(节选自余辉《丹青不负少年头——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赏析》)

1.下列选项中语病的一项是(  )

A. 说起这件传世名作,就不得不提及宋徽宗的创举——兴办画学。

B. 经过这些训练,使宫廷画家们的文学修养和工于巧思的创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C. 十八岁的王希孟力戒欠工致之弊,精心绘成了该图。

D. 不幸的是,很可能因为劳累过度,王希孟二十岁就去世了,可谓画坛一大憾事。

2.如果参加宋代画院考试,题目是“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根据文意,下面胜出的作品会是(  )

A. 画面上河岸边系着一只空船,烂漫的桃花从岸边探向水面。

B. 画面上斑驳破败的小船上,一个戴斗笠的渔夫在划船。

C. 画面上一片空阔的水面,一只渺小的小舟即将消逝于山际。

D. 画面上一个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笛。

3.概括写出王希孟能够画出《千里江山图》的原因。

 

1.B 2.D 3.①宋徽宗兴办画学,培养专门的绘画人才;②宋徽宗亲自指导过王希孟的画;③王希孟执着而且有慧根;④王希孟希望通过绘画献画改变自身命运。(四选三)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B.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经过”或“使”其中一个。故答案为B。 2.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理解“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两句诗所表达的意境,再分析四个选项中哪个更切合这个意境来选取作答。“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写的是楼前景色:一条河流,一条渡船,四野空旷无人,不见渡者,也不知船家何往,整日只有那条孤零零的渡船横躺在水里飘荡。四个选项中C项画面所表现的情境与诗句吻合。故选C。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概括能力。本题要在通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概括作答。可结合“为了培养绘画人才,提高未来翰林图画院画家的综合艺术修养,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创建了专门培养画学生的学校——画学”“为了改变命运,他屡屡作画进献,希图引起徽宗的注意。宋徽宗见王希孟如此执着且有慧根,于是亲自教授。”等语句进行概括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事物。⑥识治:懂得治理国家之道。⑦亚匹:同一类人物。亚:同类。

1.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光先帝遗德                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B. 咸畏爱之                刑政虽峻无怨者

C. 犯法怠慢虽亲必罚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

D. 此诚危急存亡秋也        诸葛亮为相国也

2.翻译下面句子。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下列对“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善行不小就不去奖赏,错误不小就不去责罚。

B. 小的善行不会受到奖赏,小的错误也会受到惩罚。

C. 小的善行也会受到奖赏,小的错误也会被惩罚。

D. 小的善行却不被奖赏,小的错误却不被责罚。

4.古人云:“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甲文中诸葛亮在北伐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两条建议。乙文中,诸葛亮在担任相国之时,同样做到了这两点。从两段文字中诸葛亮的表现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_________”。(①②用自己的话概括;③用原文回答。

 

查看答案

默写

(1)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2)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给我们带来一份意想不到的美好。就像欧阳修漫步在滁州山水间,忽然发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就像陆游信步游村,忽然发现“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像武陵渔人沿洞而行,行走数十步,忽然发现“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查看答案

请从下面四则《论语》语录中任选一则,结合《三国演义》中的相关内容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

①事君,能致其身。

②过,则勿惮改。

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选择:_______填序号

理【解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及文字,回答(1)(2)小题。

1. 曹操见关羽平日穿的一件绿锦战袍已经旧了,就照他的身材,着人做了一件新战袍送给关羽。

2. 关羽当着曹操的面,换上了新袍仍把旧袍罩在上面。曹操还以为他舍不得新衣服,不觉笑了起采,说“云长怎么这么节俭呢?”

3. 关羽见曹操误会了他的意思,连忙向他解释“旧袍是兄长所赐”。曹操听了,嘴里赞叹,心里却着实不高兴。

4. 曹操送关羽出门时,见他的坐骑虽然高大,却很瘦弱,就吩咐侍从去马厩里牵一匹好马来。

5. 不一会,侍从牵来一匹马。那马浑身上下如火炭般赤红,没有一根杂毛,姿态非常雄伟。关羽连赞“好马!”曹操便将这赤兔马送给关羽。

6. 关羽大喜过望,连忙下跪称谢。曹操怪道:“区区一马,云长为何如此重视?”关羽说:“我素知此马能日行千里,    ①    。”曹操听了后悔莫及。

 

(1)观察连环画第6幅画面,并结合前几幅画面,补写①处关羽的语言。

我素知此马能日行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选一作答

(题目一)在连环画所表现的故事中,关羽的忠诚和义气令人感动。除此之外,“勇”和“谋”这两点在关羽身上也有所体现。请结合《三国演义》的内容,就“勇”或“谋”的品质特点,任举一例并加以分析。

(题目二)在连环画所表现的故事中,有人看到的是关羽的忠义,也有人看到的是曹

操对待人才的真诚、细心。请结合《三国演义》的内容,就曹操的“爱才惜才”,再

举一例并加以分析。

2.散文集《朝花夕拾》中《________》一文,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达了他对往日师长的深情怀念;《二十四孝图》一文,重点描写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表明了鲁迅对封建孝道持_________的态度。

 

查看答案

写作(两个作文任选一题)

1.读材料作文。

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苹果树说:“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树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

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阴。

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很快就成为一棵大橡树。

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引发你一些思考。

要求:①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

2.题目:校园一角

入校三年,对你每天学习生活的校园一定很熟悉吧,请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适当的说明方法,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你的学校,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

要求: ①作文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文中不得出现校名,若用校名、人名。

③有真情实感,叙述说明具体生动,内容丰富。  ④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