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材料三 《千里江山图》除了在绘画史上的价值之外,从另一角度衡量,画中所表现的建筑...

材料三

《千里江山图》除了在绘画史上的价值之外,从另一角度衡量,画中所表现的建筑物数量多,类型丰富,对于了解宋代建筑,特别是建筑的布局,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我们现在研究宋以前的建筑时,最感材料缺乏的是住宅。那时的宫殿、祠堂、寺等建筑多少还有些实物或遗址保存下来,而住宅建筑由于坚固性和工程质量都比宫殿庙宇差,又在经常使用,很容易损毁改易。目前所看到的古代住宅最早的建于明前期,再早的住宅迄今尚未发现。要了解明以前的住宅只能求之于文献、绘画等资料,其中绘画是形象资料,尤为重要。现存宋元绘画中保存古代住宅资料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当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和此图。《清明上河图》所画是汴梁城乡建筑,以商店为主,兼有一部分住宅。画中对建筑物的构造、装修细部有很详细的描绘,但因为画面取景较近,剪裁较精,所画街景建筑物又较密集,在表现建筑全景布局方面就难于兼顾,因此,《清明上河图》所提供的住宅全景和布局的资料不是很多。在这方面《千里江山图》有其优点,它是宋画中表现住宅村落及其周围的山水全景最多的一幅。

当然,也有人对《千里江山图》的建筑价值提出质疑。这幅画表现的是江南水乡之景,是创作而不是写生,加以当时画家只有十八岁,不可能有很多的经历见闻,所以画中所表现的除本人所体验的,必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前人作品中吸收过来或是受师友启发而来。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一方面,既然不是专门描绘某一特定地点,而是泛写江南,画中在某些方面会夹杂有一定的想象成分;既然会吸收前人之作,画中就会有较早一些时候的情况,所以不能把它和写实作品同等看待,把所画内容一一信以为真,也不能用它做为判定时代的严格依据。另一方面,正因为它画的不是一个具体地点,它就不太受那些具体实物的限制,它所反映的就不是某个具体的、现实的建筑物,而是当时人们常见的建筑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可能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意义。这一点,对那些在画中多次出现的建筑形式来说,尤其适合。因此,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因素并不难理,只要正确估计,这幅画中所提供的建筑形象,仍不失为了解宋代住宅建筑的重要资料。又由于我国建筑形式发展缓慢,我国后世乃至近代的民宅都能在《千里江山图》中找到影子。

(节选自傅熹年《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北宋建筑》)

1.文段中“寺”和“理”的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chà  chǔ    B. chà  chù

C. shà  chǔ    D. shà  chù

2.阅读材料二,下列对《千里江山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图》是保存古代住宅资料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两幅绘画作品。

B. 《千里江山图》中村落与山水相依,反映了古人的实际居住情况。

C. 《千里江山图》中的建筑富有概括性,反映了当时人们常见的建筑形象,因此可以作为判定建筑物时代划分的依据。

D. 陆游有诗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时代农家的住宅形象有可能出现在《千里江山图》中。

3.“山水城市”的概念由钱学森先生于1990年首先提出,是在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上提出的未来城市构想。清华大学建筑专业教授吴良镛认为“山水城市提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环境’以城市为代表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如果你是一位城市环境规划师,应该重点做哪些事?

(1)重点研习________(选填人名的文学作品。双选题)(  )

A. 王维    B. 辛弃疾    C. 马致远    D. 陶渊明

(2)重点研习________(从文中选填一幅画),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 2.C 3.(1)AD (2)《千里江山图》,因为它是宋画中表现住宅村落以及与周围的山水全景最多的一幅。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读音。作答要根据字词的意义和语境综合分析后选择。 “刹”字有两个读音,分别是“chà”和“shā”,其意义分别是“指佛塔或是时间很短”和“止住”。根据语境应该选择“chà”。“处”也有两个读音,分别是“chù”和“chǔ”,做名词用时读“chù”,是“处所,地方”等意思,做动词时读“chǔ”,是“办理”的意思。综合分析,本题答案为A。 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文章中的“对于了解宋代建筑,特别是建筑的布局,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和“画中在某些方面会夹杂有一定的想象成分;既然会吸收前人之作,画中就会有较早一些时候的情况,所以不能把它和写实作品同等看待,把所画内容一一信以为真,也不能用它作为判定时代的严格依据”这两句话,可以得C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故答案为C。 3.试题分析:(1)根据题目的叙述,“山水城市”是“人工环境”(以城市为代表)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这个概念是在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上提出的。因而作为“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人物王维和陶渊明的作品应该多研读,有助于“山水城市”的规划。(2)依据文本中的“《清明上河图》所提供的住宅全景和布局的资料不是很多。在这方面《千里江山图》有其优点,它是宋画中表现住宅村落及其周围的山水全景最多的一幅”即可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二

《千里江山图》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此卷作者王希孟以“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

①在构图上,画面内容丰富:千山万壑争雄竞秀,江河交错,烟波浩淼,气势十分雄伟壮丽。山间巉岩飞泉,瓦房茅舍,苍松修竹,绿柳红花点缀其间。山与溪水、江湖之间,渔村野渡、水榭长桥,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②在用色上,作者于单纯的青绿色中求变化,有的浑厚,有的轻盈,间以赭色为衬托,使画面层次分明,鲜艳如宝石之光,灿烂夺目。③在运笔上,作者继承了传统青绿山水画法,又更趋细腻严谨,点画晕染均能一丝不苟,人物虽小如豆,却形象动态鲜明逼真。万顷碧波,皆一笔一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漾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

全图呈现壮阔、细腻又层次分明的特点,不愧是青绿山水画中的一幅巨制杰作。元代著名书法家溥光对此卷推崇备至,在卷后题跋中赞道:“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此论可谓公允之见。

取材自“墨客人文书画”栏目“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千里江山图》

文中①②③三处的正确语序是(  )

A. ③②①    B. ①②③    C. ①③②    D. ②③①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于2017年9月15日至12月14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和东西雁翅楼展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这幅巨型图卷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是绢本青绿设色。

(A)说起这件传世名作,就不得不提及宋徽宗的创举——兴办画学。王希孟就是画学的硕果之一。为了培养绘画人才,提高未来翰林图画院画家的综合艺术修养,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创建了专门培养画学生的学校——画学。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宫廷美术教育机构,也是古代唯一的官办美术学校。

为提高诸生的绘画构思能力,宋徽宗亲自出题招考取士,往往以诗句为题,要求学子们遐想无限,曲尽其意。如画“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赢家的构思是画汉代历史故事“苏武牧羊”,画中的苏武正在假寐。画“踏花归来马蹄香”之句,胜者是画蝴蝶尾随着马蹄上下翻飞。画“深山藏古寺”之句,胜者画的是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了泉水倒进桶里。徽宗排斥那种平铺直叙、图解式的绘画构思。除了绘画,画学还十分重视提高学子们的文化素养,向他们教授《说文》《尔雅》《方言》《释名》等经典名著,以此作为基础课程。(B)经过这些训练,使宫廷画家们的文学修养和工于巧思的创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王希孟曾经是这个画学中的一员学徒,长卷《千里江山图》是他存世的唯一作品。该图卷尾有时任尚书左丞相右仆射蔡京的跋文:“政和三年闰四月一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据此可推知王希孟年少时是画学里的一名学生,学成后被召入宫中的文书库就职。值得揣摩的是,王希孟为何未能进入翰林图画院呢?想必是两个原因:其一,他未能通过进入画院的命题考试;其二,其画“未甚工”。徽宗对画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是状物精准、写实入微;缺乏工致的写实技巧给他带来了不利影响。文书库不是宫廷绘画的创作机构,而是中央档案馆。王希孟在其中只是承担抄账、编目等书吏的活计。为了改变命运,他屡屡作画进献,希图引起徽宗的注意。宋徽宗见王希孟如此执着且有慧根,于是亲自教授。在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闰四月之前,(C)十八岁的王希孟力戒欠工致之弊,精心绘成了该图。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绘成如此高头大卷,可见其用功之勤;采用如此超大的尺幅,正迎合了徽宗“丰亨豫大”的享受要求。宋徽宗收到该图后,颇为嘉许,将此图赏赐给了蔡京。于是才有了蔡京的题跋,今人由此得以知道王希孟极为简略的身世。(D)不幸的是,很可能因为劳累过度,王希孟二十岁就去世了,可谓画坛一大憾事

(节选自余辉《丹青不负少年头——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赏析》)

1.下列选项中语病的一项是(  )

A. 说起这件传世名作,就不得不提及宋徽宗的创举——兴办画学。

B. 经过这些训练,使宫廷画家们的文学修养和工于巧思的创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C. 十八岁的王希孟力戒欠工致之弊,精心绘成了该图。

D. 不幸的是,很可能因为劳累过度,王希孟二十岁就去世了,可谓画坛一大憾事。

2.如果参加宋代画院考试,题目是“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根据文意,下面胜出的作品会是(  )

A. 画面上河岸边系着一只空船,烂漫的桃花从岸边探向水面。

B. 画面上斑驳破败的小船上,一个戴斗笠的渔夫在划船。

C. 画面上一片空阔的水面,一只渺小的小舟即将消逝于山际。

D. 画面上一个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笛。

3.概括写出王希孟能够画出《千里江山图》的原因。

 

查看答案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事物。⑥识治:懂得治理国家之道。⑦亚匹:同一类人物。亚:同类。

1.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光先帝遗德                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B. 咸畏爱之                刑政虽峻无怨者

C. 犯法怠慢虽亲必罚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

D. 此诚危急存亡秋也        诸葛亮为相国也

2.翻译下面句子。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下列对“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善行不小就不去奖赏,错误不小就不去责罚。

B. 小的善行不会受到奖赏,小的错误也会受到惩罚。

C. 小的善行也会受到奖赏,小的错误也会被惩罚。

D. 小的善行却不被奖赏,小的错误却不被责罚。

4.古人云:“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甲文中诸葛亮在北伐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两条建议。乙文中,诸葛亮在担任相国之时,同样做到了这两点。从两段文字中诸葛亮的表现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_________”。(①②用自己的话概括;③用原文回答。

 

查看答案

默写

(1)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2)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给我们带来一份意想不到的美好。就像欧阳修漫步在滁州山水间,忽然发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就像陆游信步游村,忽然发现“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像武陵渔人沿洞而行,行走数十步,忽然发现“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查看答案

请从下面四则《论语》语录中任选一则,结合《三国演义》中的相关内容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

①事君,能致其身。

②过,则勿惮改。

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选择:_______填序号

理【解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