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翠;蝉吟鹤唳,水响猿,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仆:自己的简称。②薜萝:即薜荔和女萝,植物名。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③岫:山洞。④英英:同“嘤嘤”,象声词。⑤偏:特别。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这里指山中的物产。⑥办:具备。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D.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互相__________      (2)鸢飞天者__________

(3)觅薜萝___________      (4)葺宇其上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哀转久              ②猿则百叫无

B. ①则湍绿潭            ②幽居

C. 猛浪若              ②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D. 是陋室              ②已办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英英相杂,绵绵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文“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与【乙】文“争”“限”“含”“蓄”都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摹写山水之态;两文都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情感。

 

1.D 2.争着向高处伸展至、到达回来,回家于是 3.B 4.(我乘船)随着江流飘浮游赏,任凭(它)向东或向西(自由荡漾)。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 5.拟人不慕荣利、热爱山水、崇尚淡泊宁静生活、归隐自然后惬意自得。 【解析】选自《艺文类聚》 作者:吴均 年代:南朝梁 参考译文: 甲: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乙: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很多峭壁与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D项不恰当,正确的停顿应该是: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轩”在这里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争着向高处伸展。 3.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B项的两个“素”意思分别是白色的;向来。A.消失,C.飞奔的马,D.这。故选B。 4.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从”“东西”“杂”“韵”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5.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修辞手法的辨析以及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争”“限”“含”“蓄”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山水人格化,形象生动。这两篇文章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都抒发了作者喜爱美好的大自然和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 点睛: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息(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特写(如《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二者的共同特点是简要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二者的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写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B.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父亲的病》等。

C. 《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自号华阳隐居的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北宋的文学家苏轼,《庭中有奇树》选自《古诗十九首》。

D. 山水,形态各异,名称有别。“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山夹着的水道为“峡”; “则素湍绿潭”,“缓缓流动的水”为“湍”;“重岩叠嶂”,“高峻的山崖”为“岩”,“高耸险峻如同屏障一样的山峰”为“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温婉,是江南的容貌,而那一抹绿色的生机与活力,却是江南的A(     )。永远向上,是花的心声,想想那些花儿,它们也许每日都在担忧自己的凋零,害怕自己柔情不再。而绿叶,每天都朝着阳光的方向,为每一朵花奉献着。这样的品质才是真正的江南之魂。

此时此刻,我明白了,我是江南的一抹绿。即使没有桃花的妖艳,没有莲花的清雅,

                  ,我依然是江南这幅画卷中不可缺少的绿意。我是绿,象征着生机与活力,无需纠结于我是像一个真正的江南女子。

此时此刻,我不再B(      ),我的眼中是江南人的坚毅,是永远向阳的“绿意”。因为我坚信阳光与微笑永远属于我——江南的一抹绿。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风采   神韵     懦弱   孱弱

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语境,为文中横线处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hàn)     (qiǎo)      为富不仁  (rén)       (wù)痛疾

B. (chuò)      (huǐ)        油光可(jiàn)        (bǐng)息敛声

C. (qiǎo)然    (kuì)退      抑扬顿(cuò)         (yǎo)无消息

D. (xiào)      (qiè)        眼花(liáo)        锐不可(dāng)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3)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           (曹植《梁甫行》)

(4)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创设了一种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境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沿途的风景,经历了才觉得美丽。有时会遇到层峦叠嶂的大山,有时会遇到芳草萋萋的平原;也许要经过姹紫嫣红的花园,也许要穿越渺无人烟的沙漠……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就会看到美其实就在路上。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美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