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以“一点阳光也灿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

请以“一点阳光也灿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

 

一点阳光也灿烂 你喜欢假日吗? 你希望放假吗? 有了假日,我们就可以和大自然亲近,感受大海的美丽,郊游的乐趣…… 假日,给了我们什么呢? 假日,给了我们—— 置身大自然鸟语花香、海阔鱼跃的广阔空间,感受新鲜美好的生活。 —— 这,才是真正的假日,孩子的天堂!真正的天堂!这样的才会给我们带来了欢歌笑语,激发我们的潜能和智力。 但是,我们的假日又有多少呢? 每天都深陷在书的深谷,黑洞洞的深谷使我们看不到一点阳光。大人们都常说,我们都是祖国的花杂,但却为什么不让我们看见点阳光。哪怕是一点点,我们如同笼中的小鸟,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生活!虽然,我们有水的浇灌,有爱的沐浴,有知识的养料给予我们精心的呵护,但是没有了阳光的沐浴,我们怎么能够健康地成长,植物还需要光合作用呢。我们却得不到!即使学习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好处,没有了阳光,我们这一朵朵花在未绽放前就会枯萎,祖国的未来还会五彩缤纷!不是吗?整天只沉醉在书籍之中,丢失了孩子本有的天性——游戏。现在,每天所迎接的只是考试,听见的只是“好好学习,才会有出息”;看见的只是课本;认识的只是作业……我们已经不知道窗外的阳光有多么灿烂,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的精彩了。 兴趣和爱好,我们每个人都有,却因为书籍的“埋葬”,我们的曾经水晶一样的心灵如同石头一样的冰冷坚硬,兴趣和爱好渐渐地荡然无存。对所有事情都麻木不仁,对所有的东西都漠然视之。 请给水晶的心灵以衣裳吧!包裹一下吧! 减负!减负!减负!……这个词曾拨动了无数学子脆弱的心弦!他们似乎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于是又变成亿万学子们的呐喊!但却只能是无言、无奈的呐喊。 现在我们唯一渴求的只是还我们以假日,给予我们自由的空间,让我们自由飞翔!让我们享受阳光的沐浴,让我们的情感变得充实和丰富! 我们需要假日的翅膀,需要阳光的衣裳。即使是寒风刺骨,赤日炎炎,风雪交加,乌云密布,我们都要,即使这些都不能给予我们,那我们只要一点阳光总可以了吧,因为可怜的我们有点阳光就灿烂…… 拥有假日,驾着假日的翅膀,我们便可以神采飞扬!天马行空,我们可以拥抱大自然,重拾欢歌笑语! 给一点阳光吧,只要一点点,我们也就灿烂……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可以写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真人真事,也就是生活真实。“阳光”即积极乐观、希望、正面的等概念,确定你将哪个具体表现(自信、乐观、轻松、空间等)赋予“阳光”;要把从现状(自卑、消极、压力大)到“阳光”的获得的过程写出来,把“阳光”带来的作用明确突出。“灿烂”即展现出个人的才华以及能力。写作时可以写一件与“阳光”有关的事,也可以写一件像“阳光”一样,给人温暖的人或者事情,第二种思路更好。 点睛: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做父亲

丰子恺

(1)楼窗下的弄里远远地传来一片声音,“咿哟,咿哟”渐近渐响起来。

(2)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

(3)我刚扶起他们所带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滚下去的铅笔,听见大门口一片呐喊:“买小鸡!买小鸡!”其中又混着哭声。连忙下楼一看,原来元草因为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跤,跌痛了膝盖不能再跑,恐怕小鸡被哥哥姐姐们买完了轮不着他,所以激烈地哭着。我扶了他走出大门口,他且跳且喊:“买小鸡!买小鸡!”泪珠跟了他的一跳一跳而从脸上滴到地上。

(4)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他们仿佛想把这些音蓄入我的身体中,希望由我的口上开出来。独有元草直接拉住了担子的绳而狂喊。

(5)我全无养小鸡的兴趣;而且想起了以后的种种麻烦,觉得可怕。但乡居寂寥,强迫一群孩子在看惯的几间屋子里隐居这一个星期日,似也有些残忍。我就招呼挑担的,叫他把小鸡给我们看看。

(6)他停下担子,揭开前面的一笼。“咿哟,咿哟”的声音忽然放大。但见一个细网的下面,蠕动着无数可爱的小鸡,好像许多活的雪球。五六个孩子蹲集在笼子的四周,一齐倾情地叫着“好来!好来!”许多小手伸入笼中,指向一只纯白的小鸡,有的几乎要隔网捉住它。挑担的忙把盖子无情地盖上,许多“咿哟,咿哟”的雪球和一群“好来,好来”的孩子,便隔着咫尺天涯了。孩子们怅望笼子的盖,依附在我的身边,有的伸手摸我的口袋。我就向挑担的人说话:

(7)“小鸡卖几钱一只?”“一块洋钱四只。”“这样小的,要卖二角半钱一只?可以便宜些么?”“便宜勿得,二角半钱最少了。”

(8)他说完,挑起担子就走。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挑担的越走得快,他们喊得越响。我摇手止住孩子们的喊声,再向挑担的问:

(9)“一角半钱一只卖不卖?给你六角钱买四只吧!”“没有还价!”

(10)他并不停步,但略微旋转头来说了这一句话,就赶紧向前面跑。“咿哟,咿哟”的声音渐渐地远起来了。

(11)元草的喊声就变成哭声。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我用手掩住了元草的口,再向挑担人远远地招呼:

(12)“二角大洋一只,卖了吧!”“没有还价!”

(13)他说过便昂然前行,悠长地叫出一声“卖——小——鸡!——”其背影便在弄口的转角上消失了。我这里只留着一个嚎啕大哭的孩子。

(14)我硬拉了哭着的孩子回进门来。别的孩子也懒洋洋地跟了进来。庭中柳树正在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新巢上低徊软语。我们这个刁巧的挑担者和痛哭的孩子,在这一片和平美丽的春景中很不调和啊!

(15)关上大门,我一面为元草揩拭眼泪,一面对孩子们说:“你们大家说‘好来!好来!’‘要买!要买!’那人便不肯让价了!”

(16)小的孩子听不懂我的话,继续抽噎着;大的孩子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我继续抚慰他们:“我们等一会再来买罢,隔壁大妈会喊我们的。但你们下次……”

(17)我不说下去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倘再进一步,就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容藏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   

(有删改)

1.理解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

(1)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这句话运用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第(14)段描写春景有什么用意?

3.文章主要写孩子们想要小鸡,却没有买成小鸡,为什么作者以“做父亲”为题?

 

查看答案

阅读《回忆我的母亲》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1.根据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段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查看答案

古诗词鉴赏。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记叙,它交代了远渡的地点荆门和此行的目的地楚地。

B. “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C.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衬托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

D. “送”字直接点题,“送”的主体是作者的友人,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翠;蝉吟鹤唳,水响猿,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仆:自己的简称。②薜萝:即薜荔和女萝,植物名。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③岫:山洞。④英英:同“嘤嘤”,象声词。⑤偏:特别。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这里指山中的物产。⑥办:具备。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D.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互相__________      (2)鸢飞天者__________

(3)觅薜萝___________      (4)葺宇其上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哀转久              ②猿则百叫无

B. ①则湍绿潭            ②幽居

C. 猛浪若              ②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D. 是陋室              ②已办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英英相杂,绵绵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文“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与【乙】文“争”“限”“含”“蓄”都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摹写山水之态;两文都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情感。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息(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特写(如《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二者的共同特点是简要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二者的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写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B.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父亲的病》等。

C. 《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自号华阳隐居的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北宋的文学家苏轼,《庭中有奇树》选自《古诗十九首》。

D. 山水,形态各异,名称有别。“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山夹着的水道为“峡”; “则素湍绿潭”,“缓缓流动的水”为“湍”;“重岩叠嶂”,“高峻的山崖”为“岩”,“高耸险峻如同屏障一样的山峰”为“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