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短文,回答小题。 骑自行车翻山越河 ①三十年前,我父母用开菜园换来的钱,买了...

阅读短文,回答小题。

骑自行车翻山越河

 ①三十年前,我父母用开菜园换来的钱,买了第一辆永久牌黑色二八式自行车。父亲很快就学会了骑车,总挂两只菜篮子在后座两边去赶集。

②我们常顺着大路练习骑车。田野中间的大路用沙土夯成,两边向路中央爬出绊根草,夏天的暴雨,会在路边上咬出大小坑,但在坑与坑之间,会有一条曲折如蛇的“路中路”,打足气的轮胎啃啮路面,沙沙响,像小牛吮奶,蚕吃叶,蛇蜕皮。更妙的,是在田野间猪小肠一般的小路上骑行,小路油光水滑,没有水凼,可以顺风骑得飞快,南风吹在麦巷里,吹在湿汗淋淋的背脊与头发上。青蛙蚱蜢固然是吓得慌不择路,狗之前总是不很耐烦地跑在我们前头,现在看着自行车上的小主人,望尘莫及自愧不如。

③父亲觉得我可以上路与他一起去卖菜了。那一年我们在菜园里种了很多土豆,如果不及时卖掉,它们就会毫不客气地长出紫芽。我和父亲闻鸡起床,将土豆挂在车后座上,父亲用的是从邻居大伯那里借来的飞鸽自行车。两袋土豆加起来一百多斤,并不比人轻。土豆两角钱一斤,驮到涂家河集卖完,可赚二十元钱,这在当时并不是小数字,所以我带着它们骑行在小澴(huán)河堤的杉树林巷里的时候,觉得一颗一颗土豆,比天上的星辰还要金贵。星光照夜路,并不够用,打手电筒骑车,也不可能。父亲熟门熟路,他知道十里八乡的每一道沟,每一道坎。我在后面紧紧跟着,可我毕竟是一个骑车卖菜的生手啊!终于有一次,我骑车冲出堤面,一头栽到了漆黑的杉树林里。如果不是一棵好心的杉树果断将我拦住,我会飞跌进星光下的小澴河,趁势将两袋土豆洗得干干净净吧。电光石火间,车卡在树干丛中,我的身体由龙头前面翻滚下来,落在地面。杉树的针叶将脸面与手臂刮得生疼。父亲将车慢慢地往地上一摊,反身跑下堤,慢慢地将我由地上拉起来,一边捏遍我的身子,一边问我疼不疼。看见我没事,他拍了拍我身上的尘土,扶起车子又出发了。

④第二年我考上了城里的中学。父亲给我买了一件新衬衣,还将自行车送给我,不是舍不得买新车,他是觉得旧车没人偷。星期六的晚上,下了课,我常常一个人骑自行车,沿着澴河大堤回家。笔直的河堤,堤下是垂柳、水杉与白杨,黄昏渐阑,澴河清碧如带,世界开阔明净。二十里路,一个多小时,汗流浃背回到家,吃母亲留好的夜饭,在破旧的木床上小睡几个钟头,天不亮,又起床骑车回去赶周日早上的功课。十四五岁少年的精力,大闹天宫都够用,不是吗?

⑤有一次,我骑出城。归心如箭,自然也是车行如箭,听任蚊蚋阵阵扑打在脸上。离城已远,脚下失力,咯噔一响,我心说不好,果然是链条断掉了。如是是现在,我更愿意推着自行车,在月色朦胧的秋夜,走在杨柳风里,一步一步地走回故乡,是的,我愿意。可是三十年前,恨不得长出翅膀的我……我沮丧地推着车,失魂落魄,汗水流入眼里,稻芒一般刺疼。堤外各个枫杨掩映的村庄,晚炊的烟气已经消散,油灯一盏盏灭掉。天上,月亮一会爬进云里,一会又漏出惨淡的光辉,大地模糊一片。我鼓足勇气将车推下堤坡,敲开了一户还留着灯的人家。我印象中,那个取来钉锤、老虎钳与扳手,蹲在堂屋外面帮我接链条的大叔,长脸膛,短头发。我举着他家的柴油灯,照着他敲敲打打。其实我自己也会,他坚持要帮我接。接好链条后我道谢,急急忙忙往家赶,还是晚了,母亲已经打着手电筒等在村口。

⑥我到远方的城市读书工作结婚后,乘公汽,坐地铁,自己开车,整日奔走;忙孩子,忙事业,忙生活,马不停蹄。故乡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三十年前的光阴也沉睡在脑海深处。只是在周末,我会骑着儿子的那辆公爵自行车去沙湖公园逛逛。那时候就会想起那一辆黑色永久车,人生中的第一辆车,想起我养过的牛、猪、鸡,它们现在在哪里?我曾凭借着它们生活在家乡。

 ⑦翻山越河的少年时代,我特别不能忘记澴河堤下的那盏油灯。海子诗里讲,“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我就是被油灯祝福过的那个陌生人?妻子是我的高中同学,婚后我曾随她回她老家,那天我惊讶地发现,澴河堤下有个枫杨掩映的村庄,赫然就是许多年前的惶惶秋夜,我决心下堤修车的那个村子……

                             (选自2016年5月8日《文汇报》,作者舒飞廉,有删改)

1.围绕以前骑自行车,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补充完整。

①“我”学骑自行车。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常在周六骑车回家,周日清晨返校。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对“青蛙蚱蜢”和“狗”的描写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3.结合第③段内容,简要分析“父亲”的形象。

4.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第⑥段中画线句的理解。

5.文章结尾写妻子老家有个“枫杨掩映的村庄”就是“我”当年决心下堤修车的村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②“我”骑自行车卖土豆拌倒,父亲扶起“我”。④“我”骑自行车回家时链条断掉,陌生村民帮“我”修好。 2.拟人、对比,从侧面衬托出“我”骑自行车的速度之快,表现了“我”当时喜悦、得意的心情。 3.“我”和父亲闻鸡起床,骑自行车卖土豆,可以看出父亲的勤劳。从父亲“将车慢慢地往地上一摊”这个动作,可以看出父糸的细心和对车、土豆的爱惜。从他“慢慢地将我由地上来”、“捏遍我的身子”等动作,可见父亲对“我”的关爱。(要结合内容) 4.故乡的事和物曾是“我”物质和精神的依靠。蕴含着对以前故乡事物的怀念和感激以及观实生活中对故乡无处可觅的失落之情。 5.结构上与上文对村庄的描写形成呼应,内容上强调“我”是被祝福的“陌生人”,深化了“我”对家乡的感激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主要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找出事件,采用“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的方式,分别用简洁的语句加以概括即可。文章共写了四件事:“我”学骑自行车;“我”骑自行车卖土豆摔倒,父亲扶起“我”;“我”常在周六骑车回家,周日清晨返校;“我”骑自行车回家时链条断掉,陌生村民帮“我”修好。据此作答即可。 点睛:记叙内容的概括,先找出记叙内容的六要素,然后按照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方式组织语言,最后将与内容关系不密切的内容去除就可以得到答案。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常用的修辞,结合句子内容做出具体分析。作者用“吓得慌不择路”“狗之前总是不很耐烦地跑在我们前头,现在看着自行车上的小主人,望尘莫及自愧不如”写青蛙蚱蜢,赋予它们以人的性格,并将狗现在与之前的表现相对比,运用了拟人与对比的修辞,目的是从侧面衬托出“我”骑自行车的速度之快,形象地表现出“我”当时喜悦的心情。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本段写“我”和父亲闻鸡起床,骑自行车卖上豆,可以看出父亲的勤劳;从父亲“将车慢慢地往地上一摊”这个动作,可以看出父亲的细心和对车、土豆的爱惜;从他“慢慢地将我由地上来”“捏遍我的身子”等动作,可见父亲对“我”的关爱。据此作答即可。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语境去思考,答出其表面义与深层含义。这里画线的句子处于文章的末段,还应从文章的主旨去思考,去理解。结合本文的内容与主旨,表面上写故乡的“事和物”给子“我”物质和精神的依靠;深层意义还表达了对以前故乡事物的怀念、感激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在现实生活中无处可觅故乡的失落之情。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解答此题一般要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从结构上看,本段内容与上文对村庄的描写形成呼应;从内容上看,写出了“我”对那晚帮助“我”修车的村民的感激,突出村民的善良;同时也表达出我对家乡的感激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目似                    (2)将其喉

(3)野有麦场                (4)乃伪睡以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

乃 悟 前 狼 假 寐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野心不过遁逸耳    B. 屠自后断其    C. 禽兽之变诈几何    D. 增笑耳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5.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①受降城: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②回乐峰:回乐县的山峰。

1.这首诗前两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

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课外阅读

读书兴趣及

占比例

读书计划及

占比例

关注点及

占比例

读书笔记及

占比例

 

 

 

 

深厚

13%

有计划

11%

写得怎样

10%

每读必做

0%

一般

48%

有时有计划

32%

怎么写的

14%

凭兴趣做

24%

无兴趣

39%

没有计划

57%

写了什么

76%

从不做

76%

 

材料二: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1.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

3.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例句:读书犹如览胜,山川之雄伟,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题目。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1)选文中的“行者”又称“美猴王”,请说说“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2)八戒为了让行者救唐僧采用了什么计策?从中能看出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默写。

(1)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3)奇文共欣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 《移居》)

(4)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题西林壁》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7)《江南逢李龟年》抒发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沧桑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诫子书》中表现作者淡泊处世和静心思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