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请等风来把黄叶吹落李淑娟 ①一进陈家寨,就掉入了另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请等风来把黄叶吹落李淑娟

①一进陈家寨,就掉入了另一个岁月。四围被小山环住,如果俯瞰,冬日的它一定是个椭圆的大太阳,金灿灿地闪着光……这里曾经有个美丽的传说,谁家的女儿出嫁了,就种上一棵银杏树,所以,几乎家家,火山石堆积的院墙里,都会伸展出一棵两棵的金枝玉叶,不急不躁,不愠不火,静等风儿来把叶子吹落……在村里走着走着,就听哪儿响起一片喧哗“喔——”……寻声看去,喔哇!但见一树的黄叶簌簌落下。片片碎金铺落的地面,在蓝天阳光下闪眼。

②陈家寨景色是迷人的,移步换景,绝不雷同。拐弯处,小巷里,总能给人惊喜。它永远是在画里的。如果不是那么多游人,陈家寨的清晨,黄昏甚至正午,都是沉静在意境里的。我们离开的早晨,街上没有人,车缓缓开出村外,太阳没有升起,金色却照亮了寨子,美得让人窒息。我们唯有惊呼,太美啦!

③陈家寨是慢慢的,这里的岁月静静。那天走在小街上,有车从跟前缓缓开过,街道窄窄,我避让路旁,司机开过时说,不急不急,慢慢来……多好,慢慢来,慢慢来是他们的生活。

④陈家寨是淳朴的。他们脸上带着笑。一进村口,来迎接我们的是房东主人,一位皮肤黝黑的24岁小伙子,帅得像演员。憨憨地笑,殷勤周到。他媳妇比他大一岁,美丽健康的小杨是位90后女孩,已然是两个娃娃的妈妈,有着与年纪不符的成熟、笃定。联系客人,做饭炒菜,摆摊,收拾客栈,红扑扑的脸上永远挂着笑。他们的厨房干干净净,青菜从地里摘回,肉是现杀的自养鸡。所有的清洗在院里,干净而清爽。那天,我们吃不完一大碗的蘑菇炖鸡汤,浪费可惜,请他们放好,说是晚上回来加上米线吃,帮厨的女孩马上说好,把碗端到厨房盖好。晚上如约回来,我们吃不下啥东西了。就让他们只加点青菜就好,年轻的(45岁)漂亮的婆婆,为我们加了足够的青菜热好端来,执意不收费用,还附送一小碟树上的寄生菜,很开胃(端菜的女孩说,看我们中午问当地人那是什么菜,所以送给我们尝尝)。实在过意不去,我硬放下5元钱离开。

⑤陈家寨是温良厚道的。清晨,我一人,背着相机,踏着霜,绕到村子外围,用了两个多小时,走走停停,远看,近观,踏足每个可能到达的角落,看村民的早晨。早早就有老婆婆在落满黄叶的院子挑选漂亮的叶片,编织花环,卖给游客。村东头,谁家儿子娶媳妇,三三两两的人们都往他家集中,议论着给多少红包,这家门口支起了烧火的大锅,院子里聚集了不少贺喜的人。见我好奇,有几个主动跟我招呼,告诉我他们在办喜事。路上总看见男人女人弯下腰捡拾地上的杂物,为给游人留一地纯粹金黄。最让人感动的是,看见游客拍照,他们总是快步跑开,或者停下脚步,避让出本是他们自己的空间,给游人留一个完全的画面。很多游客的咋咋呼呼,疯疯涌涌,越加反衬了村民的温良。

⑥说实在的,这美好的村子,本不该打扰。有游客扳着树枝摇晃落叶,为了拍照。我毫不留情地制止了他们的行为,人们,慢点吧,请等风来把黄叶吹落。像陈家寨人那样脸上挂着微笑,慢慢地留一份岁月的静好。

1.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笔底的陈家寨有什么特点?(答出三点即可)

2.段引用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何好处?

3.阅读第④段划“     ”的句子,指出这部分文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他媳妇比他大一岁,美丽健康的小杨是位90后女孩,已然是两个娃娃的妈妈,有着与年纪不符的成熟、笃定。联系客人,做饭炒菜,摆摊,收拾客栈,红扑扑的脸上永远挂着笑。

4.联系全文内容,说说第⑥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1.景色迷人、慢慢的、淳朴、温良厚道等(答出三点即可) 2.引用这个“美丽的传说”,表明陈家寨的银杏树历史悠久,平添了陈家寨风景的诗意、温暖和文化内涵;使文章更生动有趣,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言之成理即可) 3.动作、外貌、神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房东媳妇的干练、可亲、成熟、笃定,以及陈家寨淳朴的民风,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喜爱之情及对陈家寨的赞美之情。 4.点明题目,揭示全文主旨,表达作者对陈家寨美景的喜爱、呵护之情,以及愿这美景常驻的美好愿望。 【解析】本题是对文章内容的考查和理解感悟。整体浏览文章,利用问题的题干提供的有效信息,很容易找出相关内容。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②段“陈家寨景色是迷人的”;③段“陈家寨是慢慢的”;④段“陈家寨是淳朴的”;⑤段“陈家寨是温良厚道的”可以概括出陈家寨的特点。 2.本题考查引用传说的作用。文章引用许多传说,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事情不确定,也许确是作者道听途说的;二是事情奇特,直述怕读者难以相信;三是利用引述事件的不确定性,可以自由地写来,尽情地抒发感想。本段引用的传说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深化主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综上所述,再结合文章内容作答本题即可。 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赏析句子可以从词语、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本题中的句子要求从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的角度进行赏析,所以先从描写方法入手,结合语句内容来赏析即可。 4.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①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③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文中“……慢点吧,请等风来把黄叶吹落。……岁月静好”,本句点题,揭示主旨,表达作者对美景的喜爱,以及作者的美好愿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暴怒无常的时候,母亲是怎样做的呢?分析这样做的原因。

2.品味下列语句,任选一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3.课文中两次出现“好好儿活”这个关键语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结合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

 

查看答案

阅读经典,启悦人生。大师描绘人物肖像的高妙之处在于刻画、显示灵魂。

(1)请根据下面的外貌描写,猜猜他们各是《朝花夕拾》中的谁? 

①“他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是:             

②“他是 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他是:        

(2)“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阿长是鲁迅童年生活中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朝花夕拾》中就多次出现她的身影。在鲁迅笔下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朝花夕拾》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老舍,现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茶馆》等。

B.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有诗集《吉檀迦利》。

C. 鲁迅,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D. 朱自清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3)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4)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思乡之切。(王湾《次北固山下》

(5)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了对友人的同情、思念和关切之情。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示谦称的一项是(   )

A. 令堂身体可好?    B. 欢迎光临寒舍

C. 特意登门拜访    D. 您老人家高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