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三个词语分别概括苏州水、苏州话和昆曲表现形式的特点。 当年白居...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三个词语分别概括苏州水、苏州话和昆曲表现形式的特点。

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苏州,这个自古以来的繁华之地,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滋润的。那一条条河港水巷如丝带般飘逸着,水就在那里温柔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渐渐地,这水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苏州人待人接物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水的好处。苏州人讲话是柔婉的,仿佛掺了蜜糖的糯米圆子,又如评弹和昆曲,听了让人感到无比惬意。昆曲最初的名字是“水磨腔”,可见,也是水的产物。她不像西方戏剧那样具有摹仿现实的写实性,她将生活语言的自然形态,化为了写意的诗歌艺术;将生活行为与表情的自然形态,化为了写意的表演艺术;甚至将生活中环境的自然形态,也化为了写意的布景艺术。水,有时是可以变为阳春白雪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州水的特点:温柔;苏州话的特点:柔婉;昆曲的表现形式:写意。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苏州水、苏州话和昆曲”相关语句的关键词语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__________

(2)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________

(3)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①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鼎盛于清代,兴旺于明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近一百七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③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榜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第①句语序混乱,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存在语义矛盾,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句中存在词语使用不当的现象,应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B. 风来了,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谁规定了它的下场非得是宁折不弯?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亮晶晶的玉珠。

C.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D.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能盲目发展。(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或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做某件事情或处理一些事。)

B.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有高有矮,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

C. 阿尔卑斯有的是重峦叠嶂,怎么看也不会穷。(连绵的山。山峰一个接着一个,连绵不断。)

D. 李灵同学自出心裁设计制作的“救护衣”,在救助伤员时发挥了较大作用,受到医护人员的赞赏,展现了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己用心裁剪。)

 

查看答案

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治宜,自出新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作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枝。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错别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