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B. 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C. 这篇回忆自己母亲的文章,句句都是肺腑之言,情真意切。
D. 母亲不仅吃苦耐劳,又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妇女,她鼓励孩子去开创新的生活。
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1)母亲这样整日地(______)着。(A.劳累 B.劳碌)
(2)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力(______)一家人生活。(A.支持 B.支撑)
(3)母亲(______)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A.管束 B.管教)
(4)母亲(______)(A.沉重 B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______)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A.时代 B.时期)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fù)(yù)___________,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2)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wéi)(fù)(bù)(rén)_______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3)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hèng)(mán)_______,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jié)(yī)(suō)(shí)_________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4)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āi)(tòng)_____是无
法补救的。
给加点字注音。
不辍(________) 慰勉(________) 劳碌(______) 勉强(______) 周济(_______)
溺死(________) 祖籍(________) 竭力(______) 佃农(______) 妯娌(_______)
A、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B、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
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大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烂熳:____________________
模胡: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通时事: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3.A段短文描写了清国留学生哪些方面的特点?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4.本文作者写主人公——藤野先生,在出场时(即B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从文段中可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5.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开头写“清国留学生”的用意是什么?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④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⑤“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 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⑦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⑧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三)
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摘自《呐喊•自序》
1.(二)段中第①句话“所以”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2.文中两个“他们”各指的是什么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段中的第⑧句“那时那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感到“这一声特别听得刺耳”?选择正确的解释( )
A. 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B. 对噪音特别反感。
C. 听不惯日本学生的疯狂欢呼。
D. 认为课堂上不应该大声吹呼。
5.“何尝”是哪类词?对表达句意起什么作用?
6.“呜呼,无法可想!”的含义是什么?
7.(三)段中“那一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三)中看“我的意见都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
9.从表达方式看(二)段以____________为主,(三)段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