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结合文章...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

3.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_____________、回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5.《三峡》一文,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物的?

6.文章第2段和第3段各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有何特点?

7.归纳本文的中心

8.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春冬之景:“春冬之时,(        )。”

 

1.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3.素湍绿潭、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 4.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5.文章总写了三峡的山势,突出三峡两岸山岭绵延峻峭,再写夏季江水迅猛,水流湍急,春冬山高水清、草木茂盛的特点,最后写“林寒涧肃”的秋季景色,而此时的“高猿长啸”从侧面衬托了冷清萧瑟的秋色。 6.第2段:写夏季景色,突出了水势凶猛迅疾的特点。第3段:写春冬季节的景色,突出了山高水清,草木茂盛的特点。 7.作者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8.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秋景:“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描绘出了春冬三峡的秀丽景色;写秋季的景色,着 “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哀转凄婉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要结合文本中的具体语句分析即可。《三峡》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所以,文章是从三峡的“山”和“水”两个角度来写的。 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采用“事物+特点”的方式从山和水两方面概括。文章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写水则突出了不同季节的特点,描绘了三峡秀丽清幽的风光。解答时对重点语句进行分析作答。 3.试题分析:考查信息筛选能力。解答时找到对应的答题内容,依次按要求将描写的景物筛选出来并填写即可。 4.试题分析:考查引用在表达上的作用。文章最后引用了诗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交代三峡的地貌特征;(2)渲染气氛;(3)烘托作者的思想情感。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和主旨作答即可。 5.试题分析:考查文章的写作方法的理解。解答本题从分析文章所写的内容依次分析即可。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侧面衬托了冷清萧瑟的秋色。 6.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概括。从文本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加以分析概括即可。第2段突出了夏水的迅疾的特点;第3段春冬季节山高水清,草木茂盛的特点。 7.试题分析:考查概括文章内容主旨的能力。可采用的方法是:①找中心句要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或者标题。②概括答题格式:本文通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景观(事迹、经过等),抒发了作者……的感情。结合文章内容具体作答即可。 8.试题分析:考查写景语言特点。解答时可以从语言的形象活泼,清新柔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炼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含蓄隽永,语言柔美,富有诗意等方面分析。具体分析语言特点时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选用恰当的词语作为示例进行说明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5)写山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_____________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

(8)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9)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10)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和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查看答案

翻译下列句子。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绝巘多生怪柏绝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_____

(6)回清倒影______________

(7)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

(8)空谷传响,哀转久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词语。

(1)略无阙处略无:_______。略,____。“阙”通_______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非:。自,______。 [亭午]_______。亭,________。 [夜分]________。[曦(xī)]。这里指_______

(3)重岩叠嶂:[嶂(zhàng)]。_________

(4)至于夏水襄陵:[襄(xiāng)]_________

(5)沿溯阻绝:[沿]。 [溯(sù)]。_________

(6)或王命急宣:[或]________。 [宣]________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_______。 [御]________。 [疾]________

(8)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_______。[湍]:_______。[回]_______

(9)绝巘多生怪柏:[巘(yǎn)]_________

(10)飞漱其间:[漱(shù)]________

(1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荣]______。[峻]_______。[良多]_________。良,_______

(12)属引凄异:[属(zhǔ)引]_______。属,_____。引,______

(13)不见曦月:[曦]_______

(1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旦]_______。 [肃]________

(15)哀转久绝:[哀]_______。 [转(zhuǎn)]_______

(16)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沾]_______。 [三]_______

 

查看答案

一词多义。

绝:①沿溯阻绝____②哀转久绝____③绝巘多生怪柏____

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②自非亭午夜分____

属:①属引凄异____②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

以: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②能以径寸之木____

阙:①略无阙处(“阙”通“缺”)____②不知天上宫阙____

或:①或王命急宣____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____

 

查看答案

找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_____

(2)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肃:形容词用作动词,)_____

(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_____

(4)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