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三)议论文阅读 知人与自知 ①“知人”是什么,“自知”是什么?知人就是知晓他人...

(三)议论文阅读

知人与自知

①“知人”是什么,“自知”是什么?知人就是知晓他人,了解他人的为人秉性、作风习惯;而自知就是认知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缺点。那么,为人处事要知人还是要自知呢?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②知人者,明其道,能洞敌先机,知人善用;反之,不知人者,只能英雄末路,参败沙场。楚汉争霸时期,刘邦无能却知人善用,他用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用萧何“镇国家,抚百姓,给遗养,不决粮道”,他用韩信“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最后成为了汉高祖;反观项羽,自己勇猛善战却不知人,他辱韩信,错失良将,又先后气走陈平、范增,最后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刘邦知人,所以他胜利了,而项羽不知人,只能惨败收场;试想,如果项羽能知人善用,那么楚汉历史是否也将改写呢?由此可见,为人处事当知人。

③自知者,知其性,能闲贫乐道,独善其身;反之,不知人者,只能功败垂成,身死道消。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他自知性格如此,不能再乱世中做官,于是退隐山林,潇洒一生。而长平之战中的赵括,因为他的不自知,高看了自己,断送了四十余万将士的生命和赵国的前途。倘使陶渊明不自知,想着在乱世中谋得生前身后名,他能闲贫乐道,自在逍遥吗?正是因为他的自知,他才能摒弃杂念,成为一名震古烁今的田园诗人。反观赵括,如果他能自知,那么赵国也不会大伤元气以至于后为秦所灭。由此可见,为人处事当自知。

④为人处事既要知人,也要自知。那么,如何能让我们学会知人和自知呢?古人说:听其言、观其色、察其行、知其性。做到这四点,那别人的性格本质都会一览无遗。至于自知,先圣孔子告诉我们要“吾日三省吾身”,看到不好的行为,要时常反省自己,如果长此以往,那么我们一定可以自知。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以上两点,那么知人和自知又有何难呢?

⑤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室不闻其臭,在这个喧嚣的社会里,我们一定要学会知人,不交损友;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吕氏春秋有云: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所以我们要自知,不断完善自己。学会知人与自知,让智慧浸润我们的心灵。

1.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

A. 知人与自知。

B. 为人处事既要知人也要自知。

C. 为人处事当自知。

D. 学会知人与自知,让智慧浸润我们的心灵。

2.下面对相关论据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论据中用刘邦和项羽对待用人的不同态度来论证为人处事当知人的重要性。

B.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可作为引用论证来论证为人处事当知人这一分论点。

C.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可作为引用论证来论证为人处事当自知这一分论点。

D. “择其善者而从之”这句名言可以作为道理论据运用到第①自然段中。

3.第⑤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②③④自然段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

 

1.B 2.B 3..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点明中心论点。不可以调换,②③④三段从知人到知事到既要知人也要知事,层层递进,使说理深刻符合逻辑。 【解析】 1.试题分析:最好找到关键句来分析。②段段末“由此可见,为人处事当知人”,③段段末“由此可见,为人处事当自知”。把两句稍加整理即是答案。AC项明显概括得偏颇。D项不确切,缺少对“知人与自知”的范围限制。 点睛:怎样才能准确恰当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呢?一是根据题目来确定该中心论点,文章标题即是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论点。二是根据中心论点提出的位置确定。在文章开头确定中心论点,作者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文章第一句或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由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引出中心论点。在文章结尾确定中心论点,一些议论文,特别是总分式或层层递进式结构的文章,开头提出问题再经过多角度论证,作者往往会在结尾重申中心论点。在文章中间分析论证后推出中心论点。三是根据分论点来确定中心论点。四是根据论证的结构来确定中心论点。五是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隐藏在引用的名言警句中。 2.试题分析:“知人知面不知心”,旧时俗语。指认识一个人容易,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明显不能用来论证为人处事当知人这一分论点。 3.试题分析:一问,考查语段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内容上:点明中心论点,并使主题得到升华。结构上:收束全文,呼应标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说明文阅读

建筑与汉字

①作为同源的文化现象,中国建筑与汉字紧密相联,体现了共同的文化心理。

②首先,它们都注重对称法则。汉字中有许多字是对称的,如“中”“申”等, 其中的竖笔便是对称轴。中国传统建筑也呈现出同样的特征,也常以对称为格局, 故宫是对称的, 中华世纪坛也是对称的。确切地说,这是一种静态的均衡,在心理上偏于严谨, 因而具有庄严肃穆之感。很多建筑组合的对称形态还与汉字有直接关联,借助汉字表达人生愿望。

③其次,它们都讲究宾主法则。汉字书法讲究一字之内,笔画分主次。以横画为主笔,扁横铺展,质朴古雅;以竖画为主笔,纵势挺拔,俊秀伟岸;以撇、捺做主笔,则体势开张,有险峻之象。其余笔画与之相配,在变化中追求一种动态的均衡,呈现生动活泼之态。建筑上的宾主法则要求主、副建筑相互呼应,既能突显主建筑物,又可展现设计者追求的精神意蕴。

④第三,它们都注意疏密之法。书法家在进行创作时,将笔画未到的空白处也计算在它的造型之中,黑白相互穿插,形成特有的空间美感。建筑师的设计思路与之相同,即利用各个建筑应高低错落,并可借助廊、桥、亭等元素,让建筑物之间有对话、有分合,从而构造出 “通、透、空”的意境。这使建筑空间在满足居住的实用之外,又承载了提升生活品位的文化内涵。

⑤中国建筑与汉字的这些相通不是偶然的, 它与中华民族强调的和谐与秩序的文化理念相呼应,正如《论语》中所说:“乐者天地之和, 礼者天地之序。”汉字与建筑中所追求的境界其实都反映了中国人对人与人、物与物、物与人之间和谐有序的生存状态的向往。

⑥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世界趋于一体化,各国的传统文化将很容易受到其它文化的覆盖。那么,要使传统文化中精髓部分得以继承,只有将传统文化理念灌输到现代设计思维之中,建筑设计作品才能充满生命力和竞争力。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中国汉字以横画为主笔,扁横铺展,俊秀伟导以竖画为主笔,纵势挺拔,质朴古雅。

B. 未来,世界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趋于一体化,各国的传统文化将很容易受到其他文化的覆盖。

C. 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格局是一种静态的均衡,因此在心理上偏于严谨,具有庄严肃穆之感。

D. 汉字与建筑中所追求的境界其实都反映了中国人对人与人、物与物、物与人之间和谐有序的生存状态。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建筑与汉字的异同,并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心理根源。

B. 第③自然段采用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汉字与中国传统建筑都讲究宾主法则。

C. 第②段“中国传统建筑也呈现出同样的特征,也常以对称为格局”一句中的“常”字不能删除,否则会影响原文的意思。

D. 本文介绍建筑与汉字的关系时先介绍二者紧密相联的原因,再介绍它们的共通点,最后介绍了传统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3.请你根据上文相关信息,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加坡华侨银行中心大厦是新加坡的地标性建筑,其正立面呈现出汉字“贝”的形态。而在中国较早的历史时期,贝壳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被当作流通货币使用。这座大厦的设计思路生动地诠释了汉字与中国传统建筑共通的精神内涵

【材料二】首都机场T3航站楼建筑群的主体部分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其外形如同一条在彩色云霞之中腾飞的巨龙。更巧妙的是,设计师在“龙口”前方设计了形似碧珠的建筑“GTC”一交通中心,旅客们在此汇集,实现了交通集散的功能。

运用文中知识,解释上面两则材料中的建筑群分别运用了哪种法则,又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查看答案

王商传

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也。少为太子中庶子,以肃敬敦厚称。父薨,商嗣为侯,推财以分异母诸弟,身无所受,居丧哀戚。于是大臣荐商行可以励群臣,义足以厚风俗,宜备近臣。由擢为诸曹、侍中、中郎将。

元帝崩,成帝即位,甚敬重商,徙为左将军。而帝元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专权,行多骄僭。商论议不能平凤,凤知之,亦疏商。建始三年秋,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踩躏、老弱号呼,长安中大乱。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大将军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群臣皆从凤议。左将军商独曰: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今政治和平,国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上乃止。有顷,长安中稍定,问之,果讹言。上于是美商之固守,数称其议。而凤大惭,自恨失言。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擢为诸曹、侍中、中郎将。/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 以肃敬敦厚/诚吾众诈自

C. 京师民无相惊/不错意也

D. 而凤大惭,自失言/未尝不叹息痛于桓、灵也

2.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令吏民上长安城避水

A. 有先生也    B. 杀之应陈涉

C. 塞忠谏之路也    D. 然操遂能克绍,弱为强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

(2)上于是美商之固守,数称其议。

4.请结合原文说说文段中王商的哪些形象特点是值得我们称赞的。你又是如何评价文中王凤这一人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①唐德宗建中四年,韦应物到滁州任刺史。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此诗作于韦应物任滁州刺史第二年春天,韦应物派人北上打探消息,探者还没有回滁州。李儋,字元锡,韦应物的诗交好友。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月”是古代诗歌中寓意深厚的意象之一,本诗中“西楼望月几回圆”展现诗人怎样的心情?《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五猖会》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滴尽致的嘲弄和鞭挞。而《琐记》则记录了作者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

B.《骆驼祥子子)中主人公祥子是个不折不扣的悲剧人物,他在第一辆车被抢后,辛苦积攒准备再次买车的钱又被孙侦探骗取,而后还受骗娶了泼辣的虎妞为妻。

C.在《名人传》中,罗曼·罗兰先是对传主的生平作详细的考述,接着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最后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D.主人公保尔在阿维尔巴赫教授的影响下走向革命道路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经典情节。同时保尔在追求进步的道路上还得到了谢廖沙、克里姆卡,冬妮娅等好朋友的帮助。

(2)忽听半天空里一声霹雳,只见一个脱光膀子的黑大汉,挥动两把板斧,从房上跳下来,手起斧落,两个刽子手已被砍翻,又向蔡九杀去。众士兵纷纷拦截,早有十多人葬身斧下,蔡九只好拨转马头逃命要紧。黑大汉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分兵丁、百姓,见人就砍。晃益猛然想起,戴宗曾说过有个A,最佩服宋江,便喊:“那位好汉是不是A?”A正杀得高兴,也不理晁盖,两把斧子乱砍过去。几个好汉冲进刑场,割断宋江、戴宗身上的绑绳,背起二晁益不识道路,便命令跟着A杀出城去。众好汉跟着A来到江边,A仍逢人就杀。晁盖仔细一看,前面是一条大江,不见一艘渡船,不由连声叫苦。A却说:“不要慌,且到这里来。”

《水浒传》作者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却又线索分明。以上选文A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选段中他侠肝义胆、勇敢无畏,但同时也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

(3)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

(4)《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