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2.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3.“黑云压城城欲摧”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该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原文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对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诗,王安石曾批评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甲光”,杨慎却称自己确曾见到过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不知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6.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具体说明。
7.由“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易水”,你联想到什么?
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蕴含的哲理。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
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 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 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 “心”皆“静”的特点。
D. “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历来评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析】
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根据提示写句子。
(1)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与陶渊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趣相似。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是: ________,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