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母亲,我怎么让你等了那么久 母亲真的老了,变得孩子般缠人,每次打电话来,总是满...

母亲,我怎么让你等了那么久

母亲真的老了,变得孩子般缠人,每次打电话来,总是满怀热忱地问:“你什么时候回家?”且不说相隔一千多里路,要转三次车,光是工作、孩子已经让我分身无术,哪里还抽得出时间回家。母亲的耳朵不好,我解释了半天,她仍旧热切地问: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我为难地说:“那么忙,怎么能请得上假呢!”她急急地说:“你就说妈妈得了癌,只有半年的活头了!”我立刻责怪她胡说,她呵呵地笑了。小时候,每逢刮风下雨,我不想去上学,便装肚子疼,被母亲识破,挨了一顿好骂。现在老了,她反而教着女儿说谎了,我又好气又好笑。这样的问答不停地重复着,我终于不忍心,告诉她下个月一定回去,母亲竟高兴得哽咽起来。

可不知怎么了,永远都有忙不完的事,每件事都比回家重要,最后,到底没能回去。     电话那头的母亲,仿佛没有力气再说一个字,我满怀内疚说:“妈,生气了吧?”母亲这一回听真了,她连忙说:“孩子,我没有生你的气,我知道你忙。”可是没几天,母亲的电话催得越发紧了。她说,葡萄熟了,梨熟了,快回来吃吧。我说有什么稀罕,这里满大街都是......

④星期六那天,气温特别高,我不敢出门,开了空调在家里呆着。孩子嚷嚷雪糕没了,我只好下楼去超市买。在暑气蒸腾的街头,我忽然就看见了母亲的背影。看样子她刚下车,胳膊上挎着个篮子,背上背着沉甸甸的袋子,她弯着腰,左躲右闪着,怕别人碰了她的东西。在拥挤的人流里,母亲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我大声地叫她,她急急抬起满是热汗的脸,四处寻找,看见我走过来,竟惊喜地说不出话来。一回到了家,母亲就喜滋滋地往外捧那些东西。她的手青筋暴露,十指上都缠着胶布,手背上有结了痂的血口子。母亲笑着对我说:吃呀,你快吃呀,这全是我挑出来的......

⑤母亲只住了三天,她说我太辛苦,起早贪黑地上班,还要照顾孩子,她干着急却帮不上忙。城里的厨房设施,她一样也不敢碰,生怕弄坏了。她自己悄悄去订了票,又悄悄地一个人走。  

⑥才回去一星期,母亲又说想我了,不住地催我回家。我苦笑:“妈,你再耐心一些吧!”第二天,我接到姨妈的电话:“你妈妈病了,你快回来吧。”我急得眼前发黑,泪眼婆娑地奔到车站,赶上了最后一趟车。一路上,我心里不住地祈祷。我希望这是母亲骗我的,我希望她好好的。我愿意听她的唠叨,愿意吃光她给我做的所有饭菜,愿意经常抽空来看她。此时,我才知道,人活到八十岁也是需要母亲的。车子终于到了村口,母亲小跑着过来,满脸的笑。我抱住她,又想哭又想笑,嗔怪道:你说什么不好,说自己有病,亏你想得出!

⑦母亲乐呵呵地忙进忙出,摆了一桌子好吃的东西。我给母亲做饭,跟她聊天,母亲长时间地凝视着我,眼里满是疼爱。(A)无论我说什么,她都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地听,就连午睡,她也坐在床边,笑咪咪地看着我。

⑧没呆几天,我就急着要回去,母亲苦苦央求我再住一天。她说今早已托人到城里买菜了,一会儿准能回来,她一定要好好给我做顿饭。

⑨我从姨妈家回来的时候,母亲精心准备的菜肴,终于端上了桌,我不禁惊诧──鱼鳞没有刮尽、鸡块上是细密的鸡毛、香油金针菇里居然有头发丝。无论是荤的还是素的,都让人无法下箸。母亲年轻时那么爱干净,如今老了竟邋遢得这样。母亲见我挑来挑去就是不吃,她心疼地妥协了,送我去坐夜班车。天很黑,母亲挽着我的胳膊。她说,你走不惯乡下的路。她陪我上了车,不住地嘱咐东嘱咐西,车子都开了,才急着下去,衣角却被车门夹住,险些摔倒。我哽咽着,趴在车窗上大叫:妈,你小心些!她没听清楚,边追着车跑边喊:孩子,我没有生你的气,我知道你忙!

⑩这一回,母亲仿佛满足了,她竟没有再催过我回家,只是不断地对我说些开心的事:“家里又添了只很乖的小牛犊;明年开春,我要在院子里种好多好多的花。”听着听着,我心里一片温暖。 到年底,我又接到姨妈的电话。她说:“你妈妈病了,快回来吧。”我哪里相信,我们前天才通的话,母亲说自己很好,叫我不要挂念。姨妈只是不住地催我,半信半疑的我还是回去了,并且买了一大袋母亲爱吃的油糕。车到村头的时候,我伸长脖子张望着,母亲没来接我,我心里忽地就有了种不祥的预感。  

⑾姨妈告诉我,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母亲就已经不在了,她走得很安祥。半年前,母亲就被诊断出癌症,只是她没有告诉任何人,仍然和平常一样乐呵呵地忙里忙外,并且把自己的后事都安排妥当了。姨妈还告诉我,母亲老早就患了眼疾,看东西很费劲。(B)我紧紧地把那袋油糕抱在胸前,一颗心仿佛被人挖走。原来,                                    

⑿我走的那个晚上,她一个人是如何摸索到家,她跌倒了没有,我永远都无从知道了。母亲,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还快乐地告诉我,牵牛花爬满了旧烟囱,扁豆花开得像我小时候穿的紫衣裳。你留下所有的爱,所有的温暖,然后安静地离开。  

⒀我知道,你是这世上唯一不会生我气的人,唯一肯永远等着我的人,也就是仗着这份宠爱,我才敢让你等了那么久。可是,母亲,我真的有那么忙吗?

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感人至深的母亲形象,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的形象特点。

2.联系全文内容,分析本文标题“母亲,我怎么让你等了那么久”的好处和结尾句“可是,母亲,我真的有那么忙吗?”所蕴含的感情。

3.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的细节描写。

(A)无论我说什么,她都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地听,就连午睡,她也坐在床边,笑咪咪地看着我。

(B)我紧紧地把那袋油糕抱在胸前,一颗心仿佛被人挖走。

4.作者善用铺垫和伏笔,使文章前后照应,衔接紧密。请联系前文发挥想象,在⑾段“原来”后的 

横线上补出与前文照应的情节内容。

 

1.A、母亲贤惠善良:母亲身患绝症,却不把病情告诉女儿,怕女儿操心、担心;B、母亲善解人意:能理解女儿不能经常看他的原因,并且主动到女儿家看望女儿;C、母亲关爱子女:盼女儿回家,给女儿做好吃的,听女儿说话,看女儿午睡。 2.标题的好处: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蕴含自责和内疚之情,暗示文章中心。 尾句感情:表达出作者对自己未能理解母亲生前多次让自己回家的用心和自己找借口不回家看望母亲的深深自责和内疚之情。 3.A、运用神态描写,描绘出母亲用心听我说话和高兴地看着我午睡的神情,表现出母亲对我的关爱和依念,生动形象。 B、运用动作和心理描写,描绘出体贴关爱自己的母亲去世后的痛苦感受,表现出对自己未能理解母亲心意的深深自责和内疚,生动形象。 4.A、母亲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才不停地打电话叫我回家,她想再多看我几眼,再和我多说几句话;B、我挑剔着不肯下筷的饭菜,是她在视力模糊的情况下做的,我是多么的粗心! 【解析】 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文中的母亲身患绝症,却不把病情告诉女儿,表现她的无私与善良;母亲能理解女儿不能经常看她的原因,只好自己主动到女儿家看望女儿,表现她对女儿的理解,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母亲盼女儿回家,给女儿做好吃的,听女儿说话,看女儿午睡,表现母亲对孩子的爱之深。 点睛:本题的考点是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本题考查标题与结尾句作者情感的分析。本文的标题“母亲,我怎么让你等了那么久”,运用反问,既交代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又暗含自责之情,暗示文章中心。结尾句:“可是,母亲啊,我真的有那么忙吗”,是对自己的一个责问,为自己不知道母亲生病而自责,为自己还烦母亲的催促而自责,都表现作者内心的愧疚之情。 3.本题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成功的细节描写会让读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传读性。(A)句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表现母亲听我讲话和高兴地看着我午睡的神情,突出母亲对我的关爱;(B)句是对我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形象地写出母亲去世后我内心的痛苦,表现出我未能理解母亲心意的自责和内疚。 4.本题考查内容的补写。解答此题既要根据文章内容与人物关系展开合理的想象,还要注意与前文内容相呼应,形成前后照应的关系。前文母亲让我回家看她,并笑着说可以用她得癌来骗领导请假,这其实都是她对我的一个暗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选自《诸葛亮传》)

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后事/予作文以记之    B. 亮曰/太守

C. 臣敢股肱之力/取之不尽,用之不    D. 之如父/

2.请用两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3.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段中的历史事件及先主对亮的态度。

 

查看答案

《陈涉世家》节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富贵:            (2)扶苏以谏故:              (3)为天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3.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陈胜认为打着扶苏的旗号并依靠项燕的威望就能复兴秦国,足见他谋事的睿智。

B. 陈胜与佣者的对话,足见陈胜在早期就有着远大的志向。

C. “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

D. 这段文字写到了陈胜在起义前夕对形势的分析,充分表现了他对时局的洞察能力。

 

查看答案

仿照划线的句子,造两个句子。

社会需要爱心,人类需要帮助。也许只是一根小小的木桩,就可以救活一个溺水的人

(1)                                                                                ;(2)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别走开,让我们一起来奉献自给的爱心吧。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A. 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主谓搭配不当,把“呼啸”改为“沸腾”。)

B. 进入初中后,他一直始终参加书法班的学习。(重复累赘,删掉“始终”一词。)

C. 这篇通讯报道了一名共产党员为民谋福利而鞠躬尽瘁。(缺少成份,在句末添加“的事迹”。)

D.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语序不当,交换“棉花”和“的”的位置。)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善于开拓的靖江人先声夺人,抢先注册地理标志商标“靖江香沙芋”。[来

B. 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兀兀穷年的努力,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

C. 东莞市文体节的举办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广大文体爱好者展示才艺、脱颖而出搭建了平台。

D. 节日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就在你面前,而你却在抢红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