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文言文阅读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一)文言文阅读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论语》十二章(节选)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公欣然曰(           )      (2)撒盐空中差可(         ) 

(3)吾日三吾身(           )  (4)四十而不(         )

2.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五日三省吾身”从         、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修养。

4.《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强调了什么?阐明了什么关系?

 

1.(1)高兴的样子(2)相比(3)自我反省、检查(4)迷惑、疑惑 2.(1)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知识和理解,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3.忠 信 习(忠实、诚信、温习) 品德 4.营造了一种温馨、热闹、欢快、融洽并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氛围。 5.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解析】选自《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 南朝宋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如“拟”是古今差异词,这里是“相比”;“惑”是“迷惑、疑惑”的意思。 点晴:对文言词语理解和识记,要注意积累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以及特殊词语的特定含义。只有平时分类归纳并积累,才能真正理解并识记。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何(什么)、所(用来)似(像)”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故(旧知识)、可(可以)、以(凭借)、为(当,做)”几个词是赋分点。译句子时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译文的基本方法“增、删、调、换、留”来翻译,做到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个别句子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 3.试题分析:考查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本题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筛选信息即可作答。句意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从中筛选出“忠”“信”“习”三个词作答。 4.试题分析: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作答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具体叙写了一家人欢聚的情形,表现了女才子谢道韫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丰富想象力。“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的是温馨、热闹、欢快、融洽并且文化气息的家庭氛围。 5.试题分析:考查对语句内容的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说: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思考,就会有疑惑。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阐述其相辅相成的关系即可。答题语言不唯一。 参考译文: 《咏雪》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词赏析。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描写的景物带有鲜明的时令特征,如与“秋”“夕阳”相照应的景物就有                  ”这一景致。

2.有人认为“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清雅安适,与整首小令的风格似乎格格不入,说说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名著导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唯一散文集,共收入鲁迅的      篇作品。其中有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        》,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

(2)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贵重的“眼学”。

选段出自(  )A、《无常》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

 

查看答案

七年级某班以“细说母爱”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活动中,班级进行主题宣传活动,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语。                                               

(2)活动中,丹丹同学拟写了一篇短文,以表达对母爱的感恩之情。下面是短文的部分内容,请你按照要求帮她修改。从现在开始,【A】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亲身的实际行动感谢母亲。当妈妈下班回来,帮她倒一杯热茶;当妈妈累了一天终于可以坐下来了,帮她捶捶背,揉揉肩;当妈妈要睡觉了,帮她打一盆热水,暖暖脚;【B】当我们考试后,给妈妈奉上一份沾沾自喜的答卷

①【A】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应将“       ”一词删除。

②【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一词改为“       ”。

(3)当母亲生日到来时,你准备对母亲说些什么话?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查看答案

将下面的信息重新组织成符合逻辑、通顺畅达的一句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并帮助不少因为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的少年重返课堂的动人故事。

②但仍凭顽强的毅力,勇敢地继续活下去。

③影片《网络妈妈》讲述的是花季少女刘雪萍遭遇不幸,双手残疾。

④在身患残疾后,仍苦练生活自理能力,还学会了用仅存的一根手指上网。

A. ③②④①    B. ③④②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③②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轻捷    班蝥     无妨     不求甚解

B. 质朴    博学     书墅     人迹罕至

C. 喧腾    纳罕     酬劳     掂轻怕重

D. 糟蹋    骚扰     辜负     刨根问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