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以“解开缚心的绳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请以“解开缚心的绳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少于600字。

 

范文: 解开缚心的绳索 生活就像一袭华美的长袍,上面爬满了虱子;生活就像一潭潋滟的清泉,上面零落着泥与枯枝;生活就像一场醉人的春梦,其中也有恼人的梦魇。 生活纷纷繁繁,工作的压力、学习的烦恼、梦想的毁灭、欲望的破产,种种的不如意都使我们的心灵背上沉沉的重担,其实,真正压抑我们,束缚我们的不是生活的网,而是我们自己封闭、保守的心。它总是用蛛丝般黏重的忧思束缚着我们,使我们尘封在厚重的茧中,触不到明媚的阳光。 我们需要破茧而飞,在幽闭的港湾中依然活出大海般广博的胸怀。生活的不完美恰恰可以反衬人性的完美,我们不需要生活本身的明朗开阔与一马平川,而需要海纳百川、神定气足、宠辱不惊的博大心胸。同生活斤斤计较的人终究走不出生活的圈。很喜欢海子的那几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惋惜他没有履行诺言,破不了生活的茧,最终做了铁轨下的幽魂。很喜欢张爱玲的那一句“生活是一袭华美的长袍,上面爬满了虱子”。但惋惜她只看到了长袍上的虱子,却不懂得享受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很喜欢三毛总用“大胡子”形容她的荷西,那么单纯、满足、幸福,但惋惜她把荷西的死看作她幸福生活的完结而失去生的勇气,用丝袜带走了一个幽怨的灵魂,也带走了她恬美清丽的文字。没有大海般博大的胸怀,就算躺在大海的位置,也没有灵性,是一汪死水。 破茧而飞,才能摆脱世俗生活的束缚与纷扰,但破茧不是逃避生活,而是要从生活中吸取养分,保持心的辽阔,在生活这片沃土上孕育广袤的心灵原野,享受破茧后更高原的空间! 【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题目“解开缚心的绳索”具有很强的隐喻性。首先,应明确“缚心的绳索”的所指。可以指人生旅途中,面对他人优异的生活、学习条件时,很多人自叹不如,产生了自卑的心理;面对同龄人优异的学习成绩、良好的思想素质时,感觉他人高高在上,产生了嫉妒的心理;学习过程中遭遇挫折、失败而不能自拔,产生了挫败的心理……,还可以写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亲人之间产生了代沟,不理解父亲的严厉教导、严格要求,对母亲忙于工作而疏于对自己的呵护产生意见…,…其次,写出自己面对这些消极情绪调整心态、豁然开朗的过程,便是“解开缚心的绳索”的过程。这些“缚心的绳索”让自己感到压抑,选取自己解决这些束缚的真实感人的细节,便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点睛:文题是一篇命题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甲】愚公移山(节选)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卖蒜叟

袁枚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伛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众大骇,走告杨。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老人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了。”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①睨(nì):眼晴斜着看。②揶揄(yéyú):出言嘲笑、讽刺。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石垦壤    头曰:“晚生知罪矣。”

B. 九十    焉置土石

C. 跳往助之    旁睨而揶揄

D. 杂然相许    陷入尺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用箕畚装土石

B. 一反焉           始:开始

C. 观者如           堵:墙

D. 老人鼓腹之       纵:放开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段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

B. 【乙】文段中画波浪线句的正确朗读节奏划分应为“拔其拳╱已夹人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C. 【甲】【乙】两个文段均运用了对比手法:前者将愚公和其妻进行对比,后者将卖蒜叟与杨二进行对比。

D. 【乙】文“卖蒜老叟”故事给我的启示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4.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傳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舜于畎亩之中          发:____________

(2)故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于:____________

(3)必先其心志            苦:____________

(4)困于心,于虑,而后作  衡:____________

(5)人则无法家士          拂: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文中画线句子能否删除?请结合上下文说明理由。

4.本文开篇列举的六个事例可以印证“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而当代中学生大多处于“顺境”之中,在这样的“顺境”中怎样才能避免“死于安乐”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 颈联中,“抵万金”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来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强烈思念之情。

C. 尾联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之态及苍老之快,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忧国、伤时、思家、悲己之情。

D. 杜甫的诗作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这首诗是作者中年所写,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2.诗题是“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

3.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查看答案

为了让传统的节日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班级拟开展一次“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1)请写出与下列节日有关的内容,如传统习俗、故事、传说、诗句等。(每个节日至少写出两项内容)

端午节:___________________

春节: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种活动项目?请仿照题干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目的。

 

查看答案

仿照画线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将语段补充完整。

人该有怎样的品格与志趣?本单元的几篇文言诗文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它们或以睿智雄辩论述人生理想与担当或以奇特想象寄寓不凡的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