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的VR+新闻
神舟十一号载着我国两名宇航员成功升天,在直播报道时,央视演播室用起了酷炫的VR和AR技术,让模拟的神舟飞船从屏幕里穿出来,然后主持人对着屏幕进行分析。当介绍到飞行器时,主持人“穿越”到它的内部,用虚拟技术给观众更加直观的内部细节展示。类似央视这样,将VR技术和新闻报道活动结合在一起,创新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就属于“VR+新闻”一种。
VR+新闻最早是在2015年出现。当时《纽约时报》推出了一款名为NYT VR的App,这款App能够让读者使用谷歌Cardboard体验沉浸式的虚拟现实内容。随后,《纽约时报》采用新闻纪录片形式,拍摄了一系列聚焦全球性的重要议题的VR视频。《纽约时报》开创的VR+新闻模式是现在最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拍摄全景视频来呈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随后,国外有很多媒体相继推出了VR报道。国内自然也没有落后,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央视、新华社、以及新浪等网络媒体也尝试了VR+新闻的报道。
虽然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媒体对VR+新闻进行了尝试,但是总的来说,这种报道方式还在探索中,即使是先驱者的《纽约时报》在目前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新闻内容的制作上,无论是何种类型的VR内客,从前期策划、拍摄到后期,都非常考验人力和财力。一个高质量的VR视频作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种“入不敷出”的报道模式,其实有很大的风险。其次就是新闻内容的选择上,考虑到VR新闻制作的难度和周期,一般短平快的资讯是不适合通过VR的形式来呈现。只有那种体验感、现场感强,难以复制的新闻事件适合VR。比如体育赛事、演唱会直播,但是这些赛事并不是新闻媒体普适性的内容。这样一来,可以选择的内容少之又少。最后就是VR自身的问题。硬件的普及度不够,所以VR新闻的受众范围也是相对比较窄。不过新闻媒体可以消防《纽约时报》的做法,免费赠送VR头显来扩大受众群。不过这种廉价的移动VR的体验就会非常差,轻轻转个头,眼前的画面就会变模糊重影,然后造成晕眩的生理不适。
如果现在的新闻报道的核心是内容,那么对于VR+新闻的报道方式来看,核心可能是技术+内容。从技术的角度出发,VR+新闻的一些难题行业内其实已经有了解决的路径。比如说诺基亚之前推出的OZO相机,就可以实现新闻拍摄的实时监控和一键拼接,满足突发报道的快速出片。另外一方面,“术业有专攻”,新闻媒体还可以选择和专业的技术公司进行合作。《纽约时报》就和VR初创公司Vrse合作,把新闻内容的拍摄剪辑外包出去,将自身的采编能力和技术公司的前沿成果相结合。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你不去了解学习最新的技术,很有可能就像新媒体之于传统媒体一样,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VR+新闻虽然还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但是新闻媒体确实有必要去了解或者尝试,为转型发展提前做好准备,说不定未来它就真的颠覆现有的报道模式。
【相关链接】什么是VR?VR(Virtual Reality的缩写)即虚拟现实,2016年被称为VR发展的元年,正如上世纪90年代出现并迅速普及的互联网,VR技术将给我们的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VR是利用计算设备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的虚拟世界,提供用户关于视觉、听觉等感官的模拟,有十足的“沉浸感”与“临场感”。
1.文章开头举了央视运用VR技术报道神舟十一号的例子,有何作用?
2.VR+新闻的优势和问题各是什么?请分点简要回答。
3.某电视台想尝试VR+新闻报道,下面哪些题材比较适合?请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
①佛山舞狮迎新年
②浙江省第十四次团代会隆重召开
③北方迎今冬最重雾霾 20余城拉响红色预警
苏州园林(节选)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函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絶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轿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选文第①段说明的对象是,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选文第③段加粗词“往往”能否去掉?为什么?
马上放寒假了,小北一家准备1月21日去云南昆明旅游,爸爸妈妈让小北做出行攻略,并让他先订单程票,要求全家三人的预算不超过四千元。如果你是小北,请根据以下搜集的信息,告诉父母你最佳的出行选择及其理由。
交通工具 | 班次 | 票价(1月21日) | 始发时间 | 到达时间 |
火车 | K79 | 硬座268.5元 | 20:53 | 23日6:08 |
K739 | 22:00 | 23日8:33 | ||
高铁 | G1379 | 二等座806元 | 9:30 | 20:29 |
G1373 | 9:44 | 19:31 | ||
飞机 | 昆明航空KY8236 | 1729元 | 11:50 | 15:10 |
东方航空MU5547 | 1700元 | 11:35 | 15:50 |
请修改下列句子中的语病。
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①为在国际语境下较完整、清晰地诠释“二十四节气”的深层涵义,评审工作团队先后展开了13次评审会,常常为了申报材料如何用词准确争得面红耳赤。②申报材料中是否有失误,都可能影响申遗的成功,因此评审工作会议往往持续三四个小时,甚至多次延续到凌晨。③看似简单的申报表格,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反复论证、精心构思、收集资料;逐字逐句精心打磨。
默写填空。
(1)感时花溅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东风不与周郎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4)富贵不能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5)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6)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高昂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 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 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