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韩生料秦王 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韩生料秦王

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天下之物,见形可以测微,智者决之,拙者疑焉。料敌者如韩生之料秦王,可谓智矣。 

                                                        (选自曾国藩《败经》)

【注释】①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民皆徙

②吾王之爱子好纸鸢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料敌者如韩生之料秦王,可谓智矣。

3.人们判断事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韩生对秦王的判断,可谓料事如神。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1.①躲避,逃避 ②听说 2.预料敌人如同韩生预料秦王的人,可以说是有智慧的啊。 3.天下的事物,见外形可以推测其中微妙,人要善于见微知著,通过细节分析问题。 【解析】选自《败经》 作者:曾国藩 年代:清代 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避”是“躲避,逃避”的意思;“闻”是古今异义词,“听说”的意思。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者(……的人)、如(如同)、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智(智慧)”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点睛: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 “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个别句子还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结合语句“天下之物,见形可以测微,智者决之,拙者疑焉。料敌者如韩生之料秦王,可谓智矣”分析理解,从“细心观察”“分析细节”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从前秦王以打猎为乐趣而扰民,有一次他下令在北郊打猎。头一天,百姓都离开回避他。有个叫韩生的人制止他们说:"君王心爱的儿子病了三天了,君王担心他,必定不会出来狩猎。"后来果然是如此。有人问他说:"我是在宫禁中的值宿警卫,尚且不知道君王的爱子病了。您怎么知道他病了呢?"韩生说:"我听说君王的爱子喜欢放风筝,我登高望见王宫之上,三天没有看见风筝了,所以才知道。" 天下的事物,见外形可以推测其中微妙,智慧的人据此判断它,笨拙的人只会迷惑啊。料敌如同韩生的料秦王,可以说是有智慧的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答谢中书书》作者是南朝梁时人__________(人名);《三峡》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晓雾将                          ②夕日欲

  ③夏水襄陵                          ④属引凄异

3.《答谢中书书》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三峡》则是描绘三峡奇观的佳作。借你的生花妙笔,描绘两篇文中画线句子呈现的醉人景象。

4.两篇文章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5.“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之中寄托着作者的情怀。请说说《答谢中书书》和《三峡》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1)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 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

(5)杜牧《赤壁》一诗中运用假设进行议论,并对历史结局提出自己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的热闹场面,表现诗人对民风民俗赞美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中揭示自然变化中蕴含人生哲理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与孩子的情态,借以表现村中人生活和平安定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题一:       ,感觉真好

感觉就是简单的心理过程。平时,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得到别人理解的时候,孝敬父母的时候,取得成功的时候……你的感觉往往是非常好的,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以记叙为主,适当抒情和议论。

②不少于600字。

(2)题二:读下面几行诗,按要求写作。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春天∕原来,我只知道春天过了是夏天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青春∕原来,我只把青春当成了一段时间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母爱∕原来,我把母爱当成了早餐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友情∕原来,我把朋友当成了玩伴

……

请以“原来我没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本卷中的材料;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让人,乃众妙之门

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叉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1.选文第段中加点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

2.选文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5.下面给出的三个论据,有一个不能证明第段的观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1)是可忍,孰不可忍?

2)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

韩信曾甘受市井屠夫的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查看答案

阅读《玉兰花的记忆》,完成下列小题。

玉兰花的记忆

卢玮

①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院子里的玉兰花散放出清远的香味时,总有认识或不认识的邻人,专程前来要花。

②玉兰花树约有两层半的楼房高。自我记忆起,便有花香。父亲总是起个大早,趁花含苞时便给摘下。他把较细的竹竿末端削成剪刀口状,以辅助摘花,有时亲自爬上树去摘,身手矫健。然后再把摘下的花,分别装在小袋子里,置于冰箱保鲜,一有邻人闻香驻足,便可以方便相赠。

③当然,父亲一定会留下用手可以够得到的范围,让前来感染香气的邻居,也可以得到在绿阴中寻一抹清幽的乐趣。

④念小学时,家人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些玉兰花,用手帕包好,以免损及象牙白的花瓣,然后再三叮咛,送给老师和同学。有时自己懒惰贪玩,便忘了,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⑤常常在送给老师后,玉兰花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当同学向我要时,就显窘促,只好从亲近的同学开始送;一些偶有口角的,就给省下来了。现在想起来,真自觉小家子气。那时一直不明白,何以小小的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因为我总是喜欢花的姿态,远远胜过它的香气。直到渐渐长大,才稍稍明了这是一种喜悦心情。二十几年前,物资并不丰富,用香水的人当然不多。能在夏日清早感染一身香气,并持续整天,的确令人喜悦。在要花的过程中,即使不认识的人也能透过花间说家常,增进情谊,真是情趣无限。

⑥而父亲赶早摘花,想到会有许多人喜欢他种的花,并盘算着不知今天的花够不够时,这份可以与人分享的心情,更是令人欣慰吧。尤其某个有晨曦的夏天清早,当我看见父亲摘下一朵沾露的玉兰花,小心翼翼地插在母亲的耳际,顺手理理母亲的头发时,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

⑦我恍然大悟。原来,母亲身上的花影飘香,皆是父亲每天亲手插上去的。对父亲而言,这也许是极自然不过的一个举止,但跃入我眼里,却是温柔万分。我很难明确地描述出这份感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⑧我对玉兰花有很特别的记忆。我曾在它的枝干上,每年画一痕,以志成长;也和姐姐爬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但这都只不过是父亲无形中带给我的一些生活上的启示。

1.作者借玉兰花的“记忆”,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哪些美好感情?请分条概括。

2.选文第⑤段,写自己的“小家子气”,有哪些作用?

3.选文第⑥段写到“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美丽”的含义是什么?

4.请对选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任选一句加以评析。

(1)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2)也和姐姐爬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

5.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给上面这篇文章另拟一个题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