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上观专访:余光中谈乡愁 【人物档案】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随...

上观专访:余光中谈乡愁

【人物档案】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随父母迁居香港,次年迁入台湾。曾先后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等。在其众多作品中,为人们孰知的是诗歌《乡愁》。

【关于《乡愁》】

上观新闻:说到《乡愁》,相信每一个访问您的人都绕不开这首诗。您写这首诗时,是怎样一种心境?

余光中:我第一次回乡,是在离开大陆46年之后。回乡之前,类似《乡愁》这样主题的诗歌,我至少写过三四十首。不过《乡愁》流传到了一定程度,以至于我太太都不喜欢别人来朗诵它。有很多人对我说,我是读你的诗长大的。结果他除了《乡愁》之外,都没有读过我第二首诗。

上观新闻:看到资料说您二十多分钟就把《乡愁》写出来了?

余光中:可是这种感觉,在我心里面已经有二十年了。我离开大陆二十多年后才写出《乡愁》。

上观新闻:这二十多年间,您到很多地方工作、生活过,其中包括两度赴美。

余光中:到了许多地方总有乡愁,尤其到了美国之后乡愁特别高涨,因为美国社会跟中国实在太不一样了,我的英文在美国足以应付各种生活问题,可是比起来还是中文亲切得多。

【关于诗歌】

上观新闻:大陆诗人汪国真病逝之后,媒体曾广泛讨论过诗歌的处境。许多年轻人不太喜欢读诗,更不愿意写诗。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余光中:这个可以分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大陆改革开放之初,诗歌还是很受欢迎的。后来,西化的潮流进来了,很多小众化的现象就出现了。可是我们这样看,早在战国的时候就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故事。阳春白雪是非常高明的,下里巴人是比较流俗的。对于喜欢流行歌的人来说,那些歌词就是他们的诗。仅从这点看,诗歌是绝对不会被冷落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诗人自己写得不好,不要怪别人。所以诗人要反省一下,为什么没有人要看你的诗?诗人把诗写好了,写得雅俗共赏,自然还是有读者的。像我自己有的诗集也可以卖好几万册。

上观新闻:您的作品在大陆销量还是非常高的。

余光中:我并非畅销作家。我的书不滞销,也不畅销,美其名曰“长销”。

上观新闻:作为华语诗坛前辈,您对青年诗人有什么样的期许?

余光中:千万不要以为唐诗、宋词过时了,它里面的新手法不亚于现代诗,就看你怎么读。你认真读了,仍然可以从屈原、李杜等人身上学到东西,这些东西并没有完全过时。我现在对于中国古诗还是非常喜欢。

【关于传统文化】

上观新闻:现在大陆很多中小学很重视古典和经典作品学习,社会上也兴起“国学热”。在台湾,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还是非常好,但是也有人认为台湾年轻人不是特别重视语文学习,您怎么看?

余光中:大陆近年来很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和启蒙,像讲得浅一点的《百家讲坛》,也是一种启蒙。我一直觉得,一个中国作家一定要了解两种传统,一个是《诗经》、《楚辞》以来的大传统,一个是五四以来的小传统。如果你要从事中文写作,你多少都要熟悉一下。当然还有外国文学,不过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

上观新闻:前段时间大陆有一位学者忧虑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我们培养出来许多高学历的“野蛮人”。您怎么看待高学历的“野蛮人”?

余光中:本来大家都有一个笼统的名称就是知识分子,可是知识并不一定能够培养你的判断力,学了那么多知识,要能够判断是非,分别高下。头脑的开发,如果没有感性、感情来滋润、来补充,那就偏了。当然我们说理工科的人是这样,学文科的人不懂理工的也比比皆是。不过真正的科学家也往往是喜爱文学艺术的,像爱因斯坦喜欢音乐,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这些人都很喜爱传统文化。

【关于爱好】

上观新闻:听说您很喜欢摇滚乐,我觉得有点意外。在许多人印象中,您是一个非常儒雅冷静的人。

余光中:很多人对此也觉得不解。其实我对音乐爱好很广泛,一开始是喜欢古典音乐,像莫扎特、巴赫的曲子。后来喜欢上了爵士乐,然后再扩展到美国的民谣,以及美国白人的蓝调、黑人的灵歌这些。我是在四十多岁时开始喜欢上摇滚乐的,在台北还做过几次摇滚乐歌词的演讲。

上观新闻:在诗歌创作中,您是不是也从摇滚乐或者其他音乐形式中吸取了养分?

余光中:音乐的节奏感、韵律感,都会影响我的诗句跟文句。比如说《乡愁》,

                                                                   

1.“乡愁”是中国诗歌的永恒主题,请写出表现“乡愁”的一个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余光中曾说,《乡愁》这首诗像是他的名片,一方面介绍了他,但另一方面也遮住了他,因为不少读者只见名片而不见其人。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他这样说的原因。

3.从余光中与记者的问答中,你是否觉得余光中是一个“儒雅冷静”的人?请结合【关于传统文化】【关于诗歌】部分内容说明理由。(小贴士:可从余光中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表述时的措辞等角度入手分析

4.余光中认为,音乐的节奏感、韵律感,都会影响我的诗句跟文句。请以《乡愁》为例作简要分析。

 

1.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乡愁》介绍了余光中,指的是这首诗让他蜚声华人读者圈,多数人正是通过这首诗认识和了解余光中其人与其诗文创作的。而遮蔽了他,指的是很多人只读过他这一首,对他的了解也停留在了“乡愁诗人”上,哪怕对他其他的“乡愁”诗文也缺乏了解,更不用说他的散文创作,教育生涯以及其他兴趣爱好了。 3.示例:我认为他是一个儒雅冷静的人。在他的访谈过程中可以看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视,认为《诗经》《楚辞》是中国作家一定要了解的传统,我们今天依然可以从屈原和李杜身上学到很多,由此想见余光中也是一个儒雅有涵养之人。而他的冷静则体现在他从时代环境和诗人自身两方面全面而客观地分析当前诗歌不太流行的原因。 4.《乡愁》的韵律感节奏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诗四小节的句式基本一致,读起来颇为整齐,有韵律感;诗中多用“叠词”,如“小小”“矮矮”等词语,读来朗朗上口;全诗在构思上,按“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依次排列,既是时间的推进,同时又从个人过渡到家国层面的乡愁,无论是内容还是情感都有一种不断延伸不断加深的节奏感。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的日常积累。选择能表达“乡愁”的诗句作答即可。“完整诗句”是指由上下两句构成的“一联”的句子。 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理解分析。《乡愁》一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了,但是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通过这首诗了解了余光中诗歌的创作,通过这首诗理解了台湾诗人那浓郁的“乡愁”之情。而对于他的其它作品却是知之甚少了。分析时抓住“名片”“遮住”等词语理解作答。 3.试题分析: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作答时要认真阅读【关于传统文化】【关于诗歌】两部分的内容,结合文本内容从余光中对问题的看法方面和表述时的措辞等方面来分析。在访谈过程中,从余光中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视,认为《诗经》《楚辞》是中国作家一定要了解的传统,由此也可以知道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说余光中是一个儒雅之人。他又从时代环境和诗人自身两方面全面而客观地分析当前诗歌不太流行的原因这一事件来看,他又是个行为做事非常冷静的人。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答案为唯一。 点睛:分析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时,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内容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等。 4.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分析。本题重点分析余光中的《乡愁》诗的节奏感、韵律感方面的特点,结合诗句找到能体现其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内容分析作答即可。可以从“诗歌的结构”“句式的选用”“叠词的使用”等方面入手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面 包

沃尔夫冈·博歇尔特

(1)她突然醒来。两点半。她寻思,为什么会突然醒了。哦,原来是这样!厨房里有人碰了一下椅子。她仔细地听着厨房里的声音。寂静无声。太安静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边的床,发现是空的。这就是为什么如此特别安静的原因了——没有他的呼吸声。她起床,摸索着经过漆黑的房间来到厨房。在厨房两人相遇了。表针指着两点半。她看到橱柜边上有个白的东西。她打开灯。两人各穿衬衣相对而立。深夜。两点半。在厨房里。

(2)在厨房餐桌上是一个盛面包的盘子。她知道,他切过了面包。小刀还放在盘子旁边。桌布上留下了面包屑。每晚他们就寝时,她总把桌布弄干净的。每天晚上如此。然而现在桌布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还在那里。她感到地上的凉气慢慢传到她身上。她转过头来不再看盘子了。

(3)“我还以为这里出什么事了。”他说,并环视了一下厨房四周。

(4)“我也听见了什么。”她回答,这时她发现,他夜晚穿着衬衣看起来真是老了。跟他年龄一样老了。六十三岁。白天他看起来还年轻些。她看起来已经老了,他在想,穿着衬衣的她看起来相当老了。不过也许是头发的原因。夜里女人显老总是表现在头发上。头发使人一下变老了。

(5)“你应该穿上鞋子的,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6)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忍受他在撒谎,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后他现在撒谎了。

(7)“我原以为这里有什么事。”他又说了一遍,又失去了自制,把视线从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

(8)“我也听到了什么。于是我想,这里出了什么事了。”

(9)“我也听见了。不过,大概什么事也没有。”

(10)她从桌上拿起盘子,并用手指(A.捡起  B.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

(11)“没有,大概没什么事。”听到他不安地在说。

(12)她赶紧帮他说:“过来,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

(13)“走,睡觉去。站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14)他向窗户望去,“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点什么事。我还以为是在这里。”

(15)她把手伸向电灯开关。我必须现在就关灯,否则我必定还会去瞧盘子的,她想。我不能再去瞧那个盘子。“过来,”她说,同时把灯关灭。“这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刮风时檐槽常常碰墙壁。这肯定是檐槽之故。刮风时它总是哗哗乱响。”

(16)两人摸着走过黑黢黢的过道来到卧室。两双光脚在地板上拍击作响。

(17)“是有风,”他说,“已经刮了一整夜了。”当她睡在床上时,她说:“是的,刮了一夜的风。刚才大概就是檐槽在响。”

(18)“是呀,我刚才还以为是在厨房里。大概就是檐槽吧。”他说着话,仿佛已沉入半睡中。

(19)她注意到,当他撒谎时,声音多假。

(20)“真冷。”她说,并轻声地打着哈欠。“我可钻被窝了,晚安。”

(21)“晚安。”他回答,又说了一句,“是呀,可真冷呀。”

(22)随后是寂静无声。许多分钟后她听到,他在小心、轻声地咀嚼。她故意深沉又均匀地呼吸,使他不致发觉,她尚未入睡,然而他的咀嚼节奏均匀,倒使她慢慢进入梦乡了。

(23)当他第二天晚上回家时,她分给他四片面包;平时他只有三片。

(24)“你可以慢慢吃,吃四片。”她说着离开了餐桌。“我吃这面包消化不了。你多吃一片吧。我消化不好。”

(25)她注意到,他把头深深埋在盘子上。他没有抬头。就在此刻她对他非常同情。

(26)“你可不能只吃两片面包。”他对着盘子在说。

(27)“够了。晚上我吃面包消化不好。你吃吧,吃吧!”

(28)过了一会儿,她才又坐在桌旁的灯下。

(选自《外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包智星译)

【初读感知】

1.下列表述与《面包》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深夜两点半,妻子摸黑来到厨房,发现丈夫也在那里。

B. 外面刮风,檐槽碰到墙壁哗哗乱响,妻子被惊醒。

C. 天气很冷,妻子钻进被窝便睡着了。

D. 妻子吃面包不易消化,故让出了一片面包。

2.阅读《面包》第(10)段,根据语境为空缺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25)段中,丈夫为什么“把头深深埋在盘子上”,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联读发现】

4.余嘉颖在《读博歇尔特<面包>有感》一文中说道:博歇尔特作为德国“废墟文学”作家,在揭露战争的丑恶嘴脸的同时,也在精神废墟上聚拢起星星点点的希望之光——那就是爱。请结合《面包》一文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日前,连续15年匿名捐款的“兰小草”因病离世。读完相关事迹,你深受感动,决定向全班同学发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向兰小草学习,传承其精神,营造更加团结友善的班级氛围。

要求:目的明确,理由充分,语言得体,200字左右。

 

 

 

 

 

 

 

 

 

 

 

 

 

 

 

 

 

 

 

 

 

 

 

 

 

 

 

 

 

 

 

 

 

 

 

 

 

 

 

 

 

 

 

 

 

 

 

 

 

 

 

 

 

 

 

 

 

 

 

 

 

 

 

 

 

 

 

 

 

 

 

 

 

 

 

 

 

 

 

 

 

 

 

 

 

 

 

 

 

 

 

 

 

 

 

 

 

 

 

 

 

 

 

 

 

 

 

 

 

 

 

 

 

 

 

 

 

 

 

 

 

 

 

2017

11

2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这段话,在横线上写出相关人物的绰号。

《水浒传》中,人物的绰号可谓丰富多彩。我们发现,有些绰号是与人物的体貌特征相关的,比如说矮脚虎王英,__________杨志;有的是与人物的性格相关的, 比如足智多谋的_________吴用;还有的则与人物所使用的武器或擅长的技能相关,比如说金枪将徐宁,_____________ 戴宗。

(2)人们在提及水泊梁山上的人物时,经常会称他们为“梁山好汉”或“水浒英雄”,不过也有人认为梁山上并非都是“好汉”或“英雄”,对此,你是怎样看的呢?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其事例说说自己的看法。

武松    鲁智深    李逵    林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⑴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安陵,安陵君其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⑵由是先主遂诣亮,三往,见。(《隆中对》)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积累。

(1)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2)_________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3)____________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5)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6)在李商隐的《商山早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巧妙地以“月”与“霜”表现了“早行”的凄清,堪称千古名句。

(7)李清照在《武陵春》中赋予无形之愁以沉重分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