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话题作文 面对朋友,一个微笑,代表着友谊;面对过错,一个微笑,代表着宽容;...

(一)话题作文

面对朋友,一个微笑,代表着友谊;面对过错,一个微笑,代表着宽容;面对考验,一个微笑,代表着自信;面对失败,一个微笑,代表着成熟……

一个微笑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微笑可以使生活更加美妙!

微笑是一种生活态度,而态度,决定着一切!人生就应当如此。

请你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二)全命题作文

请以《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4)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替代。

 

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 我曾经是一个很不爱学习的学生,总想着玩,每一天都想玩,直到老师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才意识到我在浪费光阴,很可惜。于是我向自己下了一个约定:我要认真读书,长大之后报答父母。 以前总是幻想,幻想着自己的人生有多么精彩,自己以后会过得有多好,其实自己就是在做白日梦。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不是幻想的。要想自己以后过得很好,就必须努力。 我和自己有个约定,那就是把握好时间,把每分每秒抓住,要对自己有信心。俗话说得好——光阴似箭,所以我要把握身边的每分每秒,我对自己的约定我一定要实现。 我和自己有个约定,我想长大之后报答父母,我要认真读书,我这个约定一定要实现。父母叫我复习功课,叫我做作业,我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复习。那时我也后悔:在学校不认真听讲,回家后复习有困难。我的成绩很差,后来我给自己下了一个约定,就是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复习,回家按时做作业,果然,我的成绩上升了不少,但是我要想今后的学习更好,我必须遵守我的约定。 我和自己有个约定,我对自己说:“约定了就要服从。”以前,我经常浪费时间,有时间学习,而我不去学习,现在我明白了,时间就是生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以后会更加珍惜时间,我不会让有限的生命变成无限的结局。 我和自己有个约定,我约定自己要给自己写一句座右铭,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一定要遵守我的约定,珍惜时间。 我和自己有个约定,在期末考试中,我要努力考入前三名,目标并不远,但我要努力,一定要努力。父母对我的期望很高,我不想让他们失望,我相信一定会成功。 我和自己有个约定,我有不懂的题课下请教老师怎么做,自己的约定一定要完成。哪怕是简单问题,我和自己有个约定,约定了我的人生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管是时间,学习等都是我的目标,目标越远,我越要去靠近目标。 【解析】试题分析:“微笑”这一话题作文,可以进行如下思考:一,微笑是什么?微笑是最美的表情。微笑有时是自己会心的一笑,有时是对别人的赞扬,有时是对别人的欣赏,有时可能是对熟人和朋友真心的安慰,有时也可能仅仅是对一个路过的陌生人表示的礼貌性的友好。二,微笑的作用。微笑虽然只是一种看似很简单的表情,却是亲切的符号。一个微笑有时会把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的生命从此联结在一起,成为他和她铭心刻骨的记忆。一个微笑有时会给一个对自己的生活感到绝望的人,重新输进一线希望,这时候我们甚至可以说,对于挽救一个生命来说,一个微笑就已经足够。微笑是富有感染力的,一个微笑往往带来另一个微笑,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可能会变得单纯得多、松快得多。 《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这个命题作文,审题时要注意关键词“明天的自己”和“约定”。“明天的自己”也就是未来的自己,“约定”在此可以理解为期许、期望,也就是自己对未来的自己有个怎样的期许。注意作文内容应该是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 点睛:话题作文,应审清话题,明确主旨;扣住话题,选准角度;围绕立意,拟好文题。命题作文,审题难度小,考生要明确写作范围及写作要求,文章的立意和选材可围绕“大题小做,以小见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偶像介绍】偶像是成长的心灵力量。下面三个人物都是同学们心中的青春偶像。请选择其中一个,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备选人物:①诸葛亮 ②文天祥 ③袁隆平

示例:苏轼——宋代词人,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

 

查看答案

【演讲比赛】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准备以“只有勤奋才能成功”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只填序号)

①高山流水 ②孙康映雪 ③车胤囊萤 ④宋濂抄书 ⑤岳母刺字

⑥苏秦刺股

 

查看答案

【活动设计】学校将围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主题举行系列主题活动,已设计出“活动一”和“活动二”,请你再设计出“活动三”。

活动一:举行“青春最美”演讲比赛

活动二:举行“我的青春”征文比赛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两棵树

墨 村

①胖子和瘦子那时候很年轻,结伴到山里去,在一风景绝佳处,游兴正浓的胖子和瘦子同时发现了一种很奇特的树。两人生性好抬杠,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胖子说,这树肯定能长成栋梁之材!瘦子说,那不一定。胖子说,咱各弄一棵树苗试一试!瘦子说,那就弄吧。

②于是,胖子和瘦子两家的庭院里便都有了这种树,只不过胖子栽在地上,瘦子植在瓦盆里。他们较着劲儿为各自的树苗儿浇水、施肥、松土、修剪。日子一晃悠,胖子头顶秃了,瘦子脑袋光了。

③胖子的树长得有一搂粗细,铜杆铁臂,挺拔巍峨,冠盖如伞,遮天蔽日。胖子笑眯眯搔着脑壳对瘦子说,咋样,不错吧?

④瘦子的树虽只一米有零,且疙疙瘩瘩,歪歪扭扭,枝丫纤弱,却被瘦子侍弄得盘龙虬扎道骨仙风,随便站在哪个角度上看,都能让人陡生一种云天雾地深奥难测之感。

⑤一日,被一采风的摄影记者撞见,记者被其别有洞天的玲珑奇绝与怪诞飘逸的鬼斧神工所深深折服,惊叹之余,“叭叭叭”一口气拍完了整卷胶卷。月余,一封来自首都北京的牛皮大信径送瘦子家,竟是那位记者寄给他的一份画报。瘦子一蹦三尺高,乖乖,咱的大名咱的树竟上了《人民画报》咧!瘦子笑眯眯哗啦啦地抖着画报对胖子说,咋样,不错吧?

⑥胖子撇撇嘴,熊样儿,烧火都嫌碍事!瘦子吊吊眉,整形,谁愿跟你换!

⑦忽一日,县里来辆卡车,从车里跳下一个瘦猴样的人,要出大价钱买胖子这棵树。胖子头摇得如拨浪鼓,冲着在门口晒暖的瘦子夸张地扯着嗓门吼,啥?你说啥?九百?不中不中,再添五十也不卖。

⑧最后,那人阴着脸甩出十张领袖票,吃亏似的连树根都挖出来拉走了。那几日,胖子红光满面,进出家门,嘴里都韵味十足地老哼着“包龙图我打坐在开封府……”

⑨又一日,市里来辆轿车,从里面钻出一个弥勒佛样的人,操着一口普通话嚷嚷着要找瘦子。胖子自告奋勇领那人来到了瘦子家。那人一进院门就被瘦子的那棵树惊得老半天都没合上张大了的嘴,他激动地一边搓手一边连声地嚷:“名不虚传!名不虚传!”

⑩那人毕恭毕敬地朝瘦子直擩过滤嘴烟:“早闻其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啊!不知道您老舍不舍得忍痛割爱,这个数送给小辈,咋样?”那人迫不及待地伸出了一只手掌。瘦子耷拉下眼皮,抽出了自己的旱烟袋。那人忙又加上了另一只手掌的三个指头。

11一旁的胖子急得不行,朝着瘦子直嚷,你你你,你神经病啊,八十了你还不卖?瘦子睁开眼,不紧不慢地往烟锅里装着旱烟丝,冲那人懒懒一笑,你是内行,呵,给两个巴掌不多吧?你说。那人一愣,随之点头如捣蒜,啊,您老说得对,是不多,是不多!

12乖乖,这东西也值一百?胖子一声惊叫。瘦子鄙夷地哼了一声。

13多了,还是少了?胖子一脸问号。瘦子白了丈二和尚般的胖子一眼,沉默良久。瘦子突然一磕烟袋锅,声音朗朗地对那人说,成,就冲你刚才的那句掏心窝子的话,九千八你赶紧搬走吧,免得一会儿我后悔了……

14那人受宠若惊点头哈腰喜出望外,在滚圆肚子下边的钱袋里掏钱的手都激动得颤抖不已。临走,从车上拿出一条烟往瘦子怀里塞。

15胖子愕然。

16两棵树没有了,胖子和瘦子心里都空落落的没了根底,再见面时,你望望我,我看看你,再也激不起打赌的欲望了。

1.阅读全文,请分别概括两棵树的特点。

2.请从词语运用或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

3.文章第⑤段写瘦子和他的树上了《人民画报》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4.品味第13段画线句,发挥想象,试将“瘦子”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不超过60字)

5.联系全文,谈一谈你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创新的根基在文化

苏 北

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的口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响亮。创新的脚步,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急促。

②创新驱动发展,文化驱动创新。谈及加快创新的话题,自然离不开投入的增加、科技的突破和政策的跟进、制度的变革。我以为,不可疏忽的还有文化的进步。创新的根基,还在全社会的创新观念、创新心态和创新素养。

③如何培育社会的创造力?还得从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毋庸置疑,应试教育的路已越走越窄,格式化的讲授,标准化的答案,空洞化的说教,有意无意地在压抑着孩子们的天性。教育的使命,既是传承知识,更在培养新人。天空多么辽阔,大地多么丰饶,儿童的天真烂漫、憧憬梦想,是多么阳光!独立的人格力量,创新的人生志业,正是要在这一片广阔和丰饶中发育、生长、成熟。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在同一个模式中的温驯听话,在同一种取向中的蹑手蹑脚。有专家直陈其弊:教育先是把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扼杀掉,再要求他们把创新能力开发出来。所幸的是,在社会舆论的呼唤中,在用脚投票的倒逼中,中国教育开始了痛切的反思。新一轮教育改革,既要从教育公平正义切入,更要向自由全面发展着力。

④社会是校园的镜像。万众创新,需要不拘一格的包容,让各种类型的人才脱颖而出;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各种新奇的探索互相砥砺;需要体制变革的激励,让全社会每一个细胞的生命活力充分释放。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颠覆性创新已形成科技新潮,新生代创客已登上创业舞台,自由创造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能量必将进一步彰显。

⑤创新的底蕴,还是全社会的素养,不仅指科学素养,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

⑥在发展和就业的倒逼中,我们习惯以实用主义衡量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由此倾斜于专业才干的培养。这也无可厚非。而改革和创新的导向,则另有更高的要求,着眼于每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不可或缺人文精神的熏染和终极关怀的启迪。知识固然十分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更宝贵的是素养。

⑦创新驱动发展,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只争朝夕,快马加鞭,还当登高望远,固本培元。创新所向,不仅是科技进步,也不仅是经济增长,它的深层价值,更在于发展方式的变革、民族精神的高扬和文化力量的崛起。

(选自《半月谈》,有删减)

1.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中第③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请找出相应的论据并分析其作用。

3.作者在文中说创新需要一定的条件,请找出相关的句子。

4.创新是中华民族流淌不息的血脉,是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动力,作为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创新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