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马说》的“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与朱元思书》的“书”是指书信。

B. 词又称“散曲”“曲子词”,也叫“绝句”“长短句”等。

C. 《故乡》《藤野先生》都是我国近代作家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名篇。

D.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A 【解析】试题分析:B词,文体名,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又称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不能称为“散曲”、“绝句”。C《故乡》选自《呐喊》。D《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③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④只恐双溪舴艋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

⑤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⑥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 雪》)

⑦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⑧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

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阳光灿烂的时光

(2)文题二:十五六岁的你,刚刚走过最美好的花季年华,因为走过,也许你会明白亲情的可贵;因为走过,也许你会懂得友谊的难得;因为走过,也许你会知道成功的不易;因为走过,也许你会……

请以“走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④字数在6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一样爱他们

①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而出:学生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用一个树藤扎成的土轿子抬客人上山。

②这天,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③“对不起!”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④方子儒特别高兴。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方子儒殷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去洗漱一下?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⑤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⑥方子儒点了点头。

⑦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一份资助名单。

⑧年轻人看也没看,说:“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⑨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卦了,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⑩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

⑾“当然!”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倘若您不信,可以翻看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⑿年轻人笑了:“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⒀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条条小纸条 。然后,年轻人开始在小纸条上写上每一位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⒁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道:“您.....是想抓阄决定资助的对象?”

⒂年轻人点了点头:“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⒃方子儒着急地说:“不行,那样你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

⒄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那他们逃过学么?”

⒅方子儒想了想,说:“这......倒没有!他们只是功课不好,其他,没什么两样!”

⒆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一样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

⒇3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人的名字。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21)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学生道歉?”方子儒满脸惊愕,以为自己听错了。

(22)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因为不够好,只是运气差了一些!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

(23)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15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10个字以内)。

2.题目中的“他们”在文中指哪些人?

3.第二段写到“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读完全文,写出“客人”的“特别”之处。

4.确定“资助名单”,方子儒和年轻人的标准和方式有什么不同?

方子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小说情节展开过程中,年轻人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选文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写在括号内。

有点尴尬→___________→笑了→_____→满怀歉意

6.假如你正好是受到年轻人的资助,而原本不在方校长推荐之列的四名学生之一,你有何感受?(字数在30-5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莫过于对环境危机的发现。这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根本性转折,从畏惧自然对征服自然,在付出沉重代价后,人类才终于懂得了必须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地球臭氧层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科学家们研究发现,20世纪,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6摄氏度,而21世纪将加快上升。此外,我们还面临着另一些危机,比如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而利用太阳能发电预计到2030年也只达到世界电子供应的10%。

③在此背景下,摈弃20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④那么什么是低碳经济呢?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它的基础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它的目标是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它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⑤诚然,“发展是硬道理”,但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诚然“市场经济是看不见的手”,但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要有一个“绿色大拇指”。最近召开的2010中国低碳经济论坛,研究和展望了中国及全球低碳声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分享了国际低碳产业专家及企业家的思想和经验,我们相信如果我们有光明的未来,遥远的子孙在说说“千秋功罪”时,一定会把高效率应对这场环境危机的制度誉为最好的社会制度,会把引领人类从“大道多歧”中走出环境危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尊为真正具备雄才大略的历史英雄。

  (根据有关资料综合编写而成)

1.阅读文章第二小节,概括人类面临的危机。

2.根据文中画线的句子给“低碳经济”下一个定义。

3.第②段加点词“左右”能否删去?为什么?

4.某机构想就“低碳经济与生活”为话题作一个问卷调查,请你根据文章对“低碳”的解释,帮助完成下面这个问题的设计。

 

您愿意用哪些行为支持低碳生活行动?

1、使用节能电器、环保车辆。

2、交换、捐赠、改造多余废旧品,将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

3、生活用水循环用,家用电器不待机。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其他

 

 

查看答案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 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⑤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⑥给以书,遂成大学⑦。

【注释】①匡衡:汉朝人。②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及、到。③大姓:大户人家。④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⑤佣作:做工辛勤劳作。⑥资:借。⑦大学:大学问家。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 每借于藏书之家 _________

(2)礼愈  ______

(3)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_______

(4)主人问衡 ________

2.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是人多以书假余   计日    B. 怠  从乡先达执经叩问

C. 邻舍有烛不逮  以书映光读之    D. 穿壁引其光  衡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4.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例(故事)?

甲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