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民工父亲的“幸福” ① 刚搬入新居的一天,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从猫眼里往外看:一...

民工父亲的“幸福”

① 刚搬入新居的一天,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从猫眼里往外看:一个陌生人。他的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眼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问道:“你找谁?”只见那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哆哆嗦嗦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递过来,用一种近似乞求的语气说:“同志,我是在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② “什么事?你说吧?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香烟,一脸怀疑地看着他。

③ 见我态度缓和,他一冲动,脸涨得更红了,语速急促地说道:“是这样的,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冷假了,他就要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我了。孩子说,他想亲眼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的美丽房子。我想,孩子来了后,我能带他到您家看看吗?屋子盖了很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形,我很难对孩子说明白。”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然后,一脸企盼地看着我。

④ 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为了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真是一个心细的父亲!我点头答应了。

⑤ 他见我爽快地答应了,激动地说:“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脑子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以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民工棚……今天,我可遇到大好人了啊!”这位民工的脸上满是喜悦,眼神里也荡漾出一种快乐。

⑥ 几天后,他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那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皮肤黝黑,身体结实,还有一双很亮的眼睛。见到我,小男孩有一种怯生生的神情。

⑦ 父子俩套上我递过来的鞋套,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也许是第一次踩木地板,他们的步子迈得格外的轻缓。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的目光中有一种扭捏的拘谨。做父亲的好像在努力显示出一种老练和成熟,只见他边弯下腰,边对儿子讲道:“叔叔家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所在的建筑公司盖的。当时盖这栋楼房时,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这砌墙的活,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你看,这面墙上原来还留有一个洞口,为的就是运送砖块、水泥方便,待房屋建好后,再将这洞口堵上。哦,对了,我的中级技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⑧ 他竭力地想向孩子描绘出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细节,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城里工作的情景。儿子听了,不停地望着他的父亲,眼睛里流露出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瞬间直了许多。

⑨ 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只不过让这对父子进了我的新房看了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就这一下子,我感到我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周遭氤氲着一种温暖。

⑩ 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只听到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您盖的这么好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不要乱想了。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了,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11)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

(12)听了孩子的一番话,这位民工父亲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腰杆努力地挺了挺。顿时,他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一个父亲的伟岸和善良!

1.诵读全文,说说民工父亲的“幸福”指什么?

2.文章中“我”对民工父亲的态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3.民工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内容作简要分析。

4.结合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将第11段孩子要说的话续写出来。(50字以内)

 

1.示例:①父亲终于实现了带孩子看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的愿望.②父亲感到自己能进入城里人家,感受到一种城里人家的温暖.③父亲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别人的尊重.④儿子为父亲感到自豪和骄傲,父亲感到幸福. 2.起先“警惕”、“一脸狐疑”(不信任)后来“恍然大悟”、“点头答应”(理解),最后感到“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了”(感动). 3.示例:①他是一个既细心又富有爱心的父亲.例如他克服种种困难,乞求城里人让孩子看自己在城里盖得房子. ②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有上进心的农民工.例如他对儿子说:“我负责砌墙,……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我的中级技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4.示例:“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我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您在城里盖好的房子,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通读文章,我们可以概括出,结合全文内容可知,“幸福”来自于能带孩子到城里人家来看看,还来自于“我”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感受到了城里人家的温暖”,父亲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别人的尊重.儿子为父亲感到自豪和骄傲,父亲感到幸福。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文章信息与概括文本的能力。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一定要注意题目中已给出的信息,借助它们来确定范围,并根据范围内的关键语句提取出正确答案。要注意到题干中的“对这位民工父亲的态度的变化过程“这个要求,因此在文中从前向后找,最初是“警惕“,在听了父亲的来意后,变得“热情”,接着是“一下子,我也感动了,我和这位民工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再后来“我差一点把那位民工父亲的‘幸福’弄成了碎片,一种隐痛扎着我的心”,到最后“他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一个父亲的伟岸和善良”。 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结合文章内容,围绕“细心又富有爱心、对工作认真负责、有上进心”来具体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这篇文章为什么反复写“看花”?

2.赏析第1段划线的句子。

3.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芳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太丘去:                (2)不

2.翻译下列文句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元方是怎样的孩子。

4.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记录的是魏晋时代一些儿童的聪慧故事。除此之外,请你再举两个古代聪慧儿童的故事。(要求:要有人名,有概括的故事)

 

查看答案

7.默写。

(1) 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2)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洪波涌起。

(4) 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降城外月如霜。

(6) 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九堂前几度闻。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

(9) 乡书何处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仿写:仿造例句写一个句子,注意形式相同,内容相关。

例句:爱心是一股甘甜的清泉,使不幸的人忘记生活的苦涩。

仿句: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散步》——莫怀戚——散文

B.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戏曲家

C. 《论语》——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D. 《金色花》——泰戈尔——泰国诗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