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捞月亮的母亲 石兵 ①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捞月亮的母亲

石兵

  ①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天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在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②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很快,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他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 

  ③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两人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将水桶拴上绳子,放入井中,嘴里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了期待。 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黝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④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着,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踏上了归途。刚走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停下休息。她摸摸小男孩的头,看了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我不再犹豫,快步从低凹处走了出来,来到他们面前,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女人对我这个不速之客竟没有丝毫的不安与恐惧,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 

  ⑤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我正在攒钱给他治。听说这病不难治,但是耗不起时间,要早治。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  

⑥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地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回到家里,女人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山一般井然有序。 

 ⑦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母亲说:“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它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⑧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面对她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⑨时过境迁,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温暖与悲凉、伤痛与希望……

1.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母子俩”之间的故事。

2.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4.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⑦自然段“我” “泪流满面难以自抑”的原因。

 

1.①“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山村,遇到母子俩。②“我”跟随着母子俩,看见他们看月亮。③“我”跟着母子两去她家住宿,了解了她家的情况。④“我”深受触动,到城后接母子俩医治眼患。 2.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点明了“我”当时的心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下文;为下文写“我”遇见母子俩捞月亮(母亲无钱为儿子医治 眼病)的情节做铺垫(伏笔);与结尾“捞起迷途之心”的内容相呼应(与文末“我”的转变形成对比)。 3.①深爱着自己的儿子。为儿子吃苦耐劳,她为了给儿子治病,去帮人纺丝线,晚上还要去种田。生活贫困仍给儿子希望。她给儿子捞月亮,让儿子感受生活的美好。 ②不怨天尤人。因为同样的贫穷,她得不到别人家的帮助,她说起这些很平静;认为别人帮她够多了。③善良。她看到“我”这个不速之客并没有不安和恐惧;并且想下山时叫“我”回她家,因为山上凉。④温柔,有耐心。她对有眼疾的儿子关爱体贴,并且非常有耐心。(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母亲不惜自己的命也要为儿子治好病的这番话震撼了“我”;母亲辛勤劳动,拼命攒钱为儿子治眼病的行为打动了“我”;母亲的善良、真诚、淳朴及对我“我”的热情招待感动了“我”;母亲为儿子捞月亮的举动唤醒了“我”,让“我”懂得要珍惜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解析】 1.本题考查主要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出事件,用简洁的语句分析概括即可。注意事件要写全,内容要完整,意思要连贯。本文先写“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山村夜宿,遇到神秘的母子俩;接着写“我”跟随着母子俩,看见他们到水井边捞月亮;然后好奇的“我”发出疑问,母亲邀请我到她家居住,“我”跟着母子俩去她家住宿,了解了她家的情况;最后“我”被这对母子深深感动,回城后联系医院接母子俩医治眼患。 2.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段落在文章开头的作用一般是:统领全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营造氛围;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就本文而言具体是为下文做铺垫,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本文第一段,从内容上看,主要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点明了“我”当时的心情;从结构上看,引起下文,为下文写“我”遇见母子俩捞月亮的情节作铺垫,并与结尾相照应。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根据题干“联系全文”,该题的答案应从全文中寻找。从“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巳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一句,可以看出关键是母亲与儿子之间的对话,围绕着这一内容来阐述即可。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母亲善良、温柔、深爱孩子要,结合原文内容来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从上面图表中归纳出四条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举行怎样学习更有效主题班会,请你结合学习遗忘曲线和金字塔理论,写一段发言稿,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条理清楚,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下面两个小说回目都体现了蔑视皇权的精神,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故事情节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西游记》第五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谤徽宗(《水浒》第七十五回)

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给人以心灵的慰藉,请从《童年》中的外祖母和《朝花夕拾》中的长妈妈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故事简要叙述人物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   ①    。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  ,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   。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不同的人面对离别,态度也不同。王勃表现出了洒脱:“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岑参却表现出了惆怅:“_________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恻隐    孺子牛    满腹经伦    蔚然成风

B. 羁绊    三部曲    侍才放旷    相得益章

C. 绮丽    度假村    器宇轩昂    谈笑风声

D. 缔造    打擂台    舐犊情深    相濡以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