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黄鹤楼》,完成下列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的前两联,借一个“____”字,写出了眼前景象的清寂苍茫,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失落。
2.阅读画横线诗句,展开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在你脑海中所呈现的景象。(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的文人们,一旦远离故土,总会涌起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份思念,是崔颢在暮色苍茫中“①_________?_________”的喟然长叹,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②________”的孤单冷寂,是王湾行舟于江水之上“乡书何处达,③__________”的殷殷期盼,是范仲淹驰骋于塞外边关“④________,________”的悲慨吟唱……漂泊异乡的游子们,仿佛不约而同地都有着一种思乡情结,这是割不断的精神命脉,因而成为诗歌中常见的题材。
某校组织同学们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了解近五年来我们伟大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文化展区的一个脸谱头盔(见左下图)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
中国队佩戴此头盔,获得了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金牌。请根据上面的提示语,用一句话写出头盔上所绘的人物和她的主要事迹。(不超过12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
(2)参观“数字故宫”项目展示时,借助清晰灵敏的触摸屏,同学们全方位、高清晰地观赏到文物的细节,真切体会了展览的主题:让文物“活”起来。下列选项中加点的“活”与主题中的“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_
A.两千多年前的庄子曾经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是告诉我们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B.那满天繁星多美呀!一颗颗洒在深蓝色布上,晶莹透亮,闪闪的,活像一双双眨啊眨的大眼睛。
C.文物修复这活儿最需要凝神静气,但凡有一点心浮气躁,在修复过程里都有可能毁坏整个文物。
D.为了让戏曲艺术活起来,老艺术家纷纷走进校园,传艺,传神,传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一个个造型独特、身怀绝技的机器人成为经济展区最亮丽的风景,让同学们感受到科技的神奇。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最“迷你”机器人:胶囊胃镜机器人
该胶囊机器人长约27毫米,直径约12毫米,体重不足5克。从外(xíng)上看,它只是 ,但实际上却是 。它的“肚子”里藏着300多个元件,集成了LED照明、成像和图像处理等技术,可以快速诊断胃内病症。受检者只需用温水将其吞服,15分钟内就能完成无痛无创无麻醉的胃镜检查。检查完毕,胶囊会随着胃肠蠕动被排出体外。它凭借 及 ,居然在“复兴号”“蛟龙号”这些国之重器前抢了一把风头,圈粉无数。同获得世界超算“六连冠”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世界领先新一代高速铁路技术等项目一样,这个小机器人由我国自主创新研发并投入应用,是血统纯正的“中国智造”,其技术水平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是医学领域的耀眼明星。
最“贴心”机器人:智能分拣系统
“双11”期间,你是不是也疯狂购物,并翘首企盼自己的快递早一点送达?你可知道,你拿到的快件很可能是由一个憨态可(jū)的机器人分拣出来的。因为,我国快递企业已自主研发了智能机器人分拣系统。这些机器人体积小,机身主要为黄色,被网友称为“小黄人”。它通过扫描快件上的条码,与终端实现信息【甲】,对路径进行智能【乙】,从而高效分拣,快速送达。据了解,350台“小黄人”,一天大约可以处理快递包裹60万件呢!
①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根据拼音所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蠕(rǔ)动 翘首企盼(qiáo) 外形 憨态可鞠
B. 蠕(rǔ)动 翘首企盼(qiáo) 外型 憨态可掬
C. 蠕(rú)动 翘首企盼(qiáo) 外形 憨态可掬
D. 蠕(rú)动 翘首企盼(qiào) 外型 憨态可鞠
②根据语意,从下列备选词语中分别选出一个,填入上面文段中的【甲】【乙】处。
【甲】_______(A.传达 B.传输)
【乙】_______(A.优化 B.优创)
③根据上下文,在文段画横线处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
①一个“有眼有脑”的小机器人 ②一颗小小的药丸
③自己小小的身躯 ④让人惊叹的实力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④根据文段的相关内容,解释文中加点词语“中国智造”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众留言区利用音频识别技术,将观众语音留言同步显示在电子屏上。同学们和其他参观者纷纷留言,表达参观感受。对下列四则留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上天、入地、下海,厉害了我的国!
分析:简明指出我国取得的成就涵盖各领域,“厉害了我的国”用倒装句强烈抒发了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B.墨子、悟空,齐齐升空;蛟龙、海斗,海下走走。
分析:巧妙嵌入了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名称,并运用排比手法,使得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彰显出大国自信。
C.五年成绩傲人,源自不忘初心;展望美好愿景,继续砥砺奋进。
分析:以整齐的句式,对五年成就的原因做了精炼的总结,并且勉励国人为了美好蓝图而继续奋力前行。
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分析:引用毛泽东的诗词,为各领域杰出的工作者点赞,为这个伟大的时代点赞,简洁有力,豪迈昂扬。
任选一题作文。
(l)题目:你用___ _温暖了我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除诗歌外600字左右的文章。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群孩子在公园放风筝,其中一个孩子怎么也不能把风筝放飞起来,放着、放着,风筝就掉下来了。一个大一点的孩子走过去,对这个孩子说:“风筝往往是在顺风时掉下来,逆着风放,就不会这样。”果然,这个孩子按照指点,很快就把风筝放飞起来。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二)叔文败,(刘禹锡)坐①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士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选自《旧唐书·刘禹锡传》)
注释:①坐:连带受罚。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名: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
B. 是:斯是陋室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C. 素:可以调素琴 素湍绿潭
D. 劳:无案牍之劳形 劳其筋骨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文段(一)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4.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文段(一)(二)中刘禹锡安贫乐道的情怀表现在哪里。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一榫一卯总关情
黄秀芳
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
②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作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①。
③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一点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
④榫卯的功能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
⑤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有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
⑥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对外来能量有着巨大的消耗作用,于是即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
⑦榫卯的结构极其简单,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中最终如同一体。
⑧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但它一旦出现,便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便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的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有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注】①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1.文章介绍了榫卯的哪些功效?
2.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
【材料】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这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
3.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
(2)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
4.结合全文,说说题目“ 一榫一卯总关情”的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