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B. 把他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C. 父母双双惨死之后,剩下了一个孤苦伶仃的他。

D. 大李是外科医生,他对手术技术精益求精,患者送他个绰号“李一刀”。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A项使用错误。“随声附和”意思是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与后面意思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沐浴  疲倦不堪  废寝忘食  呼朋引伴

B. 清冽  水波粼粼  美不甚收  人迹罕至

C. 急躁  煞有介事  翻来复去  人声鼎沸

D. 诀别  个得其所  混为一谈  不求甚解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伤(zhōng) 澈(chéng)  掺(he)   绵(yán)

B. 缈(piāo)   搓(niǎn)   感(kǎi)  斜(jī)

C. (lǜ)     行(zhuì)   充(pèi)  理(shū)

D. (yán)    黄(yùn)    发(jì)   志(dǔ)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以“为了你”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题目二:请以“二十年后,我……”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三)阅读《别人生病我吃药》,完成下列小题。

别人生病我吃药

①“嫦娥一号”奔月之旅,近乎完美,实现了“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精密测控,精

确变轨,成功绕月,成功探测”的目标。问及原因,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给了我们一个十分精妙的答案:“别人生病我吃药。”据栾总介绍,“嫦娥一号”研制过程中,做了大量自查自检的工作,别人的卫星一出事,我们马上就“吃药”——检查别人的问题在自己这儿是否存在,如果有问题便立即处理。三年多来科研人员进行了无数次系统检查,最终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研经典。  

②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会有一种“身在庐山中,不识真面目”的困惑,不能很好地认清自己。常言道,旁观者清,看别人生病,更能认清自身的薄弱环节,从而吸取别人的教训,改正自身的问题。当别人生病的时候,如果我们不及时警觉,不尽早预防,等到发生事故才去寻求解决办法,采取弥补措施,那就为时已晚,无力回天了。

③事后补救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防范。因此,我们应该做到“别人生病我吃药”!

④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和放射物泄漏事故后,德国总理默克尔立即宣布暂停延长核电站运营期限3个月的计划。而后,德国对所有核电站进行彻底检查,从而有效避免了重蹈他国覆辙的恶果。泰国从90年代开始实施新的金融开放政策,过度的外汇自由化政策使泰国金融受到了国际游资的巨大冲击,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吸取泰国的教训,调整政策,建立了适合自己国情的金融监管制度,从而有效预防了危机的发生。可见,              

⑤对于个人而言,何尝不是如此呢?孔子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要提高个人修养,除了向优秀的人学习以外,更要学会从他人的错误中反省自身,及时改进。既要从别人的错误中看到教训,提醒自己不要栽同样的跟头;也要从别人的错误中反观自身,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⑥“邻里失火,自查炉灶”,留心别人的问题,把它当作一面镜子,从中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努力改进提高,是避免错误取得成绩的重要方法。我们只有时刻保持警觉,防患于未然,才能稳步向成功迈进。

1.请你结合第④段内容,在横线处补写几句话,作为本段论述的结论。

2.根据文章观点,从下面两幅漫画中任选一幅,谈谈你对漫画寓意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换面》,完成下列小题。

换 面

夏艳平

母亲连着喊了几声连生,没听到应答,就走出门来,大着声朝着对面竹林里喊。一声刚喊出,脆嫩的回声就小鸟般扑楞着从竹林里飞过来,接着,钻出一个泥猴似的少年来。

连生只穿了一条短裤,手里握着一只蝉,蝉鸣悠扬,走一路叫一路。

母亲顺手在连生的屁股上拍了一巴掌,说,都这么大的人了,还整天疯玩,真是一个脏猴儿!我去打盆水,洗干净了,帮我做点正经事去。

母亲将一个装了麦子的提箩交给连生。连生惊喜地问,要换面?母亲点了点头。连生一把提起那个装了麦子的提箩,围着母亲打了两个转,边转边喊,换面哟,有面吃哟。母亲说,二婶家也要换呢,你一起带去换了。

夏日的午后,日头正毒着呢。连生两只手提着两个提箩,只好把蝉埋在麦子里。蝉很狡猾,不时地从麦子里探出头来,然后,一点一点地往上爬。连生哪会让它的阴谋得逞,待它差不多要爬出来时,就放下提箩,又将其埋进麦子里,让蝉白费了努力。

连生与蝉游戏着,一个人的路也走出了许多的滋味。

途中有一段田埂路,很窄,连生走得很谨慎,蝉趁机爬到了麦子上。连生有些急了,但又不敢放下提箩。蝉哪会放过这一良机,“吱”的一声飞到对面田边的一棵大柳树上去了。

连生本想放下提箩,再去把蝉捉回来,但怕耽误了换面,对着大柳树看了一阵,还是转身走了。

面房也就二里多的路程,很快就到了。牵面的是一个跛腿老头,人称二先生。

二先生牵的面,细如丝,白如霜,又劲道,煮出来,一根一根的,很好吃。二先生人品好,老少无欺,从不短人斤两。有了二先生,当地人就多了一道口福。人说,吃了二先生牵的面,寡淡的日子都平添了几分滋味。

连生一进门,慈眉善目的二先生就招呼说,连生,你来换面呀?看把你热的,快坐下来凉一下。说着,将一个大蒲扇递给连生。连生说,嗯,我二婶家也要换。

二先生称好了面,对连生说,天太热了,你凉一下再走吧。连生说,不嘞,我要回去了。

连生心里惦记着那只飞走的蝉呢。

连生提着两提箩面,感觉比来时还轻快,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那棵大柳树下。树上有好几只蝉在叫。听到蝉叫声,连生就有点走不动了,放下提箩朝着树上看。

连生听出,刚才那只飞走的蝉也正在使着劲叫呢,那叫声格外悠长,格外响亮。连生的心跳加快了,猫了腰就往树上爬,朝着那只飞走的蝉悄悄地爬去,突然手一扑,捉住了那只蝉,满心欢喜。

连生是不会让蝉再次逃走的,他用一根细麻绳,一头系住蝉,一头系在提箩上,蝉就只能在提箩周围打转转。

连生高兴地站起身,看了一眼两个提箩,心不由一紧:提箩里的面好像少了。他记得,从面房出来时,两只提箩都是满满的,这下都变得浅浅的,特别是二婶家那个暗花提箩,好像浅得更厉害些。

莫不是有人趁我上树捉蝉的时候,把面偷走了?连生又看了看四周,四周连个人影都没有。连生有些急了,自家的面少了还好说,顶多挨母亲一顿骂,二婶家的面少了就不好说了,二婶像母亲一样爱着自己,我可不能对不起二婶啊。

连生看了看自家的提箩,又看了看二婶家的提箩,然后弯下腰,从自家提箩里拿出一挂面来,放进二婶家的提箩里。二婶家提箩里的面,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而自家提箩里的面浅了。

那是一大碗面呢!连生记得,有天晚上,母亲煮了面,他觉得很好吃,就多吃了一碗。他吃完面,发现母亲的碗里没面了,最后,母亲只喝了一点面汤。为此,他责怪了自己好多天。这下,又无端少了一碗面,到时肯定又会少了母亲的。那不行!

连生弯下腰,把刚放进二婶家提箩里的那挂面,又拿出来重新放进自家的提箩里。可目光触到二婶家的提箩时,他一下子懵了,二婶家提箩里的面,少得他不敢看了。他连忙扭过脖子,但脸上发起烧来,心也跳得急了,像做了贼一般。

连生把那挂面又放进了二婶家的提箩里。可看了自家的提箩,他又心痛了。他想将那挂面重新拿回来,可手伸了几次,还是缩了回来。

此时,那只蝉因麻绳的拉拽,不停地鸣叫着,连生听得有些心烦,就解开麻绳,放了那只蝉。

母亲收工回来,见他像个蔫茄子,有些惊讶,问,你不舒服?连生不答,母亲疑惑地看着连生。这时,隔壁的二婶提着那箩面过来了,手里还捏着一杆小秤。二婶说,嫂子,二先生的面称错了。

母亲一惊,称错了?不会吧,二先生的秤向来称得准。二婶笑了笑,说,这次称得不准了。母亲看了一眼连生,又转过头来看二婶,问,少了多少?二婶说,不是少了,是多了,多半斤多呢,我回家提起那箩面时,觉得沉沉的,比我装的麦子还重,一称,还真的是重了。

母亲接过二婶手中的秤,也把自家那箩面称了一下。一称,母亲的脸就阴了,说,少了,少了半斤多呢。怎么会这样?

母亲和二婶一齐把目光转向连生。此时,连生的情绪明显地好了。看到情绪好转的连生,母亲的心情也好了,跟儿子比起来,多半斤面少半斤面太小菜了。

不过,母亲还是想问个清楚明白,连生就把路上的事说了。听连生说完,母亲和二婶都大笑起来。

连生更疑惑了,问,提箩里的面怎么看着比原来浅了呢?母亲说,我的傻儿子,你提着撞来撞去的,原来的空隙就撞没了,看着就浅了。

连生一下子跳起来朝门外跑去,一直跑到了那片竹林里。二婶在后面喊,连生,晚上在我家吃面呀。

没听到回声,只听到竹林那边,传来一片悠扬的蝉鸣

                                                                     (选文有删改)

1.小说结构精巧,在记述连生换面的过程中,“蝉”始终贯穿于情节的发展中。阅读小说,在下面横线处补全内容。

(1)连生竹林捉蝉,母亲唤回连生换面。

(2)___________,连生惦记换面未追。

(3)连生上树捉蝉,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烦躁不已放了鸣蝉。

(5)___________,跑进竹林畅听蝉鸣。

2.小说多处写到悠扬的蝉鸣,分析结尾画横线处写蝉鸣的作用。

3.这篇小说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意让我们体会到了浓郁的人性美。请结合小说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阅读积累,谈谈你的感受。(150—2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