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子路问于孔子曰:“贤君治国,所先者何在?”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由闻晋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矣,其亡何也?”子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必己贱而仇之。怨仇并存于国,邻敌构兵于郊,中行氏欲无亡,岂可得乎?”

注:①由:指子路。②中行氏:晋国六卿之一。③构兵:交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此贞良死节之臣______       (2)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

(3)贱不肖而不能______         (4)中行氏欲无亡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B. 贤者知其不用而怨   楚人怜

C. 亡何也              安陵君许寡人

D. 咨臣当世之事        物喜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在于尊贤而贱不肖。

4.甲、乙两文对于贤君治国持什么观点?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

 

1.全、都;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使……离开即使。 2.B 3.(1)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了委任。(2)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 4.甲文所持观点是“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乙文所持的观点是“用贤去不肖”(重用贤臣,远离无能的人) 【解析】(甲)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作者:诸葛亮 年代:三国 (乙)选自《论语》 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年代:春秋 参考译文: (甲)亲近贤良的忠臣,远离奸佞(nìng)的小人,这是汉朝前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汉朝后期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的做法,没有一次不叹息并且感觉到痛心和遗憾。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大官。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委屈自己降低身份,三次到草庐中来探访我,拿当代国家大事来询问我,因此我感慨激动,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军事失利,(我)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命,(我)在危机患难期间受到委任,从那时起已有二十一年了。 (乙)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卑鄙”意思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A项“所以”意思是分别是“……的原因”和“用来”;B项“之”都是“代词”;C项“其”意思分别是“代词”和“加强语气”;D项“以”意思分别是“用”和“因为”。 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于”是“在”的意思,“不肖”是“不成材”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深挚沉痛的感情,极具艺术感染力。

B. 颔联写了大宋危在旦夕的形势和诗人的坎坷身世。写此诗后22天,设在崖山的南宋流亡朝廷覆亡。

C. 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D. 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艺术效果。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A.柔弱  B.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①yīn(A.阴阴  B.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A.líng  B.léng)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A.诱惑  B.迷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就完全驱走了冬天,就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1)根据文中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____

(2)为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出师表》中的“表”为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B. “令”是一种敬辞。因此,我们在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C.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与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分别是纪传体史书和编年体史书的代表作。

D. 江河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星星变奏曲》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等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典型特征。

 

查看答案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3)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4)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9)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10)《渔家傲·秋思》一词中表达征人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写作。

在成才这个问题上,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古人说得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只有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才能成才;也有人认为有好的条件才能成才。

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请围绕这个问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观点鲜明,说理充分。2.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