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子路问于孔子曰:“贤君治国,所先者何在?”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由①闻晋中行氏②尊贤而贱不肖矣,其亡何也?”子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必己贱而仇之。怨仇并存于国,邻敌构兵③于郊,中行氏虽欲无亡,岂可得乎?”
注:①由:指子路。②中行氏:晋国六卿之一。③构兵:交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______) (2)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
(3)贱不肖而不能去(______) (4)中行氏虽欲无亡(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B. 贤者知其不用而怨之 楚人怜之
C. 其亡何也 安陵君其许寡人
D. 咨臣以当世之事 不以物喜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在于尊贤而贱不肖。
4.甲、乙两文对于“贤君治国”持什么观点?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深挚沉痛的感情,极具艺术感染力。
B. 颔联写了大宋危在旦夕的形势和诗人的坎坷身世。写此诗后22天,设在崖山的南宋流亡朝廷覆亡。
C. 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D. 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艺术效果。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 甲 (A.柔弱 B.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①yīn(A.阴阴 B.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 ② (A.líng B.léng)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 乙 (A.诱惑 B.迷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就完全驱走了冬天,就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1)根据文中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____)
(2)为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出师表》中的“表”为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B. “令”是一种敬辞。因此,我们在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C.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与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分别是纪传体史书和编年体史书的代表作。
D. 江河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星星变奏曲》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等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典型特征。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3)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4)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9)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10)《渔家傲·秋思》一词中表达征人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
在成才这个问题上,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古人说得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只有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才能成才;也有人认为有好的条件才能成才。
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请围绕这个问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观点鲜明,说理充分。2.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