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节选)
①“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②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③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④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下面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不屈不挠,不断奋斗的中国人。)
B. 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古代封建统治者的欺骗宣传,这里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的反动宣传。)
C. 要自己去看地底下。(指土地下面)
D.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无法琢磨,飘忽不定。)
2.第②段中,作者列举“中国的脊梁”有何作用?
3.“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句中“简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
B. 此之谓战胜于朝廷(在)
C.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通“德”)
D.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判断动词)
2.下面对于“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B.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C.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D.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
B. 文章第一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形象易懂。
C. 文章第二段举例论证,以正反两个事例进行对比,说说人们对待利欲引诱的不同态度。
D. 本文从内容上看,孟子认为“不食嗟来食”是“失其本心”。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5.孟子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今许多仁人志士把它奉为行为准则,请举出两个符合此观点的人物,并写出相关的言论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的词眼是___________,本词上阕_______,下阕抒情,全词实中有虚,虚实相生。
2.请说说下阕划线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感情。
活动中明达中学捐赠给你校经典名著、科普类书籍500本。小亮代学生会写了一张收条,但在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改正。
收 条
今收到明达中学捐赠的经典名著、科普类书籍。
此据
2017年12月26日
经手人:小亮
更正:①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格式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明达中学元旦前到你校开展以“结对帮扶”为主题的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项内容,请按要求完成。为营造活动氛围,你校学生会要出一期黑板报,请你在横线上面设计两个栏目名称。栏目一:帮扶快讯
栏目二:帮扶故事
栏目三:____________
栏目四:____________
口语交际。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文明用语典雅而简洁。在现代社会交际中偶尔使用更能平添一分书卷和儒雅之气。下列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操场上碰到同学时说“久闻大名”。
B. 归还所借之物时说“请笑纳”。
C. 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父亲时说“令尊”。
D. 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说“不吝赐教”。